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60086)

作品数:14 被引量:156H指数:9
相关作者:宝音陶格涛刘美玲包青海杨丽娜仲延凯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草原
  • 8篇群落
  • 6篇羊草
  • 5篇植物
  • 4篇典型草原
  • 4篇生物量
  • 3篇典型草原区
  • 3篇植物群
  • 3篇植物群落
  • 3篇植物群落组成
  • 3篇群落组成
  • 3篇割草
  • 3篇草地
  • 3篇草原区
  • 2篇地上生物量
  • 2篇多样性
  • 2篇羊草草原
  • 2篇羊草群落
  • 2篇植物多样性
  • 2篇退化草原

机构

  • 14篇内蒙古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4篇宝音陶格涛
  • 4篇刘美玲
  • 3篇包青海
  • 2篇杨持
  • 2篇杨丽娜
  • 2篇仲延凯
  • 1篇呼格吉勒图
  • 1篇王泽环
  • 1篇孙维
  • 1篇潘庆民
  • 1篇王建英
  • 1篇张新时
  • 1篇乔江
  • 1篇刘丹辉
  • 1篇张振琦
  • 1篇王炜
  • 1篇李早霞
  • 1篇熊樱
  • 1篇王静
  • 1篇王静

传媒

  • 4篇中国草地学报
  • 2篇中国沙漠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草原与草坪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牧交错区5种禾本科牧草与草原二号苜蓿混播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研究5种禾本科牧草与草原二号苜蓿在不同混播方式下种群的生长高度、种间竞争率(CRi)及产草量。结果表明:草原二号苜蓿的生长不受单播、混播的影响,混播促进了禾本科植物的生长。随着豆科播种量的增加,各试验小区的产量增加。人工草地较天然草地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混播人工草地比单播人工草地又有显著的增产效应,其中2/3草原二号苜蓿+1/3披碱草的混播组合比其他组合增产现象明显。综合结果表明,草原二号苜蓿和缘毛雀麦的混播组合具有合理的禾/豆比例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为较合理的物种组合。
张振琦宝音陶格涛熊樱潘庆民
关键词:禾本科牧草农牧交错区混播组合人工草地
人工培育条件下羊草与冷蒿的种间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通过人为控制种群密度的盆栽实验,研究羊草的高度生长和播种比例的关系以及羊草、冷蒿的地上生物量与播种比例的关系。结果表明:羊草的高度生长不受单播、混播的影响,其增长曲线为H=a+bt+ct2;不同的播种比例,羊草的生长速率不同。当两者株丛数接近相等时,冷蒿对羊草的高度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株丛数相差较大时,冷蒿促进羊草的生长。对总生物量而言,羊草的混播比例增大不利于总体生物量的积累。
刘丹辉宝音陶格涛乔江王炜
关键词:羊草冷蒿种间关系
氮素添加对典型草原区割草场植物群落结构及草场质量指数的影响被引量:27
2011年
养分添加对维持割草场养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不同割草制度下添加氮素试验,探讨了氮素添加对割草地产量、群落物种多样性及草群质量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素添加对一年割1次草地的增产效果显著。添加氮素当年N3(64.4kg/hm2)、N4(78.2kg/hm2)较对照显著增产,幅度近50%,且次年也表现出明显的肥料残效;对一年割2次,仅在N4梯度上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表现出肥料施用量不足。对不割草处理区,添加氮素未达到显著增产(P<0.05)。2)割草处理下,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氮素添加梯度的增加呈波动状增长趋势;而均匀性指数呈下降走势。3)添加氮素后羊草和大针茅在一年割1次和不割草处理中都表现出等补偿和超补偿,但在一年割2次中均为不足补偿;糙隐子草则相反,在不割草处理中仅为等补偿而在割草处理后刈割频度越高超补偿现象越明显。添加氮素后3种群的氮含量都明显提高,但在不割草处理中的糙隐子草在N2(50.6kg/hm2)梯度达到最高之后,基本保持该水平。4)氮素添加对不同轮割制度下草地质量有明显的提高作用。施用N4梯度的试验区在2年的综合效果中表现最佳,草地质量维持的最好。
宝音陶格涛刘美玲包青海呼格吉勒图
关键词: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组成
添加氮磷钾元素对典型草原区割草地植物群落组成及草地质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试验发现添加氮磷钾元素对割草地产量、群落组成及草地质量的影响有:(1)对一年割一次的草地,添加氮磷钾水平K2(120kg.hm-2)的小区增长最为显著;对一年割两次的草地,惟有最高水平K4(180 kg.hm-2)可见到显著的增产效果;对于不割草对照区,添加氮磷钾元素有一定增产作用,但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2)添加氮磷钾元素能使羊草和大针茅种群在一年割一次和不割草对照中都表现出等补偿和超补偿,但在一年割两次中均为不足补偿;对糙隐子草则相反,在不割草对照中其仅为等补偿,而在割草处理后刈割频度越高超补偿现象越明显。(3)添加氮磷钾元素可提高草地质量,其中K2水平添加量的效果最为明显,草地质量维持的最好。
刘美玲宝音陶格涛杨持张新时
关键词: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组成
不同改良措施下羊草群落生物量的研究被引量:20
2010年
对1983年通过不同改良措施(播种羊草、浅耕翻、围栏封育)处理过的退化羊草草原群落生长季节动态进行比较研究,旨在寻求退化草地恢复的最佳途径。23年的恢复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呈单峰曲线,曲线形状基本一致;三种措施增产效果都很明显,自然恢复、浅耕翻、播种羊草群落地上生物量分别比围栏外提高了102.69%,130.5%,107.1%,不同改良措施之间生物量并无显著差别;干物质含量的季节变化很明显,生长初期和生长末期的干物质含量较高,土壤含水量与干物质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只有围栏外达到显著水平。
杨丽娜宝音陶格涛
关键词:地上生物量
内蒙古阿拉善盟退牧还草工程效益评价被引量:15
2010年
内蒙古阿拉善盟是退牧还草工程的典型项目区,自2003年到2008年已实施了6期项目。结果表明: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很好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社会效益明显,地区经济和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有力促进了当地劳动力的转移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但在生态移民的过程中,由于搬迁成本过高以及后续产业和政策的缺乏,对退牧户的安置不够彻底,导致部分地区出现"返牧"现象,退牧还草工程的成果难以巩固。
张鹤宝音陶格涛
关键词:退牧还草工程
割一年休一年割草制度下羊草群落植物多样性动态变化被引量:12
2007年
利用1982—2002年样方观测资料,对典型草原区羊草草原群落割一年休一年刈割处理过程中的植物多样性变化规律及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植物种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建群种羊草的个体数量先下降然后略有上升,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偶见种和伴生种增加,但组成有所不同。就群落多样性而言,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均呈现一个明显高峰值的单峰曲线,物种分布的均匀度是影响多样性指数变化的主要因子。群落主要植物种群密度、生物量与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与它们在群落中的作用有关。
王泽环宝音陶格涛包青海仲延凯
关键词:羊草草原刈割处理多样性
退化羊草草原在浅耕翻处理后植物多样性动态研究被引量:20
2006年
利用多年样方资料的统计分析,对退化草原群落浅耕翻处理后恢复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变化规律及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植物种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退化羊草草原在浅耕翻恢复过程中其多度分布特征表现为个别种个体的快速富集(建群种)和少数种随演替进程的富集(优势种),多度很少的种类(偶见种和伴生种)增加的过程,以上特征与恢复过程中羊草的增加密不可分。退化羊草草原在浅耕翻恢复过程中出现多样性指数的3个高峰期,但多样性指数总变化趋势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状。物种多样性可作为丰富度与均匀度的一个综合反映,在退化草地改良恢复过程中均匀度起着更主导的作用。均匀性指数的整体趋势与多样性指数相似。群落主要植物种群与多样性指数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羊草、冷蒿、冰草、针茅、糙隐子草、变蒿、星毛萎陵菜的密度和生物量与多样性指数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黄蒿的生物量、双齿葱的密度与多样性指数呈显著的线性关系。
宝音陶格涛王静
关键词:退化草原恢复演替多样性
施用磷酸二胺对典型草原区割草地植物群落组成及草场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通过设计的割草施肥试验,研究了施用磷酸二胺对割草地产量、群落组成及草场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磷酸二胺对1年割1次草地的增产效果显著,施肥当年,P2(40kg·hm-2)、P3(60kg·hm-2)、P4(80kg·hm-2)分别较不施肥对照增产28.98%、22.28%和24.37%(P<0.05),翌年P4残效仍较对照增产17.59%(P<0.05);对1年割2次和不割草对照都没有显著增产,前者表现出肥料施用量不足,后者是由于多年围封系统自身养分亏缺量较少且厚实的凋落物阻碍养分的有效利用。(2)1年割1次的物种多样性最高,1年割2次的最低。3种割草制度下,随着磷酸二胺施用量增加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呈波动性地增长趋势,而均匀性指数却呈波动下降,但变幅不大。(3)在P4条件下,大针茅和羊草在1年割1次和不割草对照中能实现等补偿,而在1年割2次中均为不足补偿,而糙隐子草恰恰相反,在P3、P4水平下表现出超补偿的现象,最高C值均出现在1年割2次中;施用磷酸二胺后,羊草与大针茅的氮含量均随施肥梯度的增加而增加,且提高的幅度在不割草对照中较1年割1次要高;糙隐子草的氮含量几乎未见增长。3种植物的全磷含量均随着施肥梯度的增加而增加,但羊草与大针茅在不割草处理中的增长幅度要高于1年割1次,而糙隐子草却正好相反。(4)施用磷酸二胺在1年割1次中对草地质量指数的提高明显优于其他两种轮割制度,且施肥量为80kg·hm-2的处理下草地质量维持的最好。
刘美玲宝音陶格涛杨持
关键词: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组成
羊草草原不同退化阶段群落蒸散量比较被引量:4
2007年
运用微型蒸渗仪法对重度、中度和无退化羊草草原群落的日蒸散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与土壤含水量、日均气温、大气湿度等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群落的日蒸散量均随着生长季推移逐渐增大,于6月中旬至7月中旬达到最大,而后逐渐降低;表层土壤含水量和日均气温是影响群落日蒸散量的主要因子,这2个因子与群落日蒸散量的回归关系极显著;群落生长季的累积蒸散量随着羊草草原群落的退化程度加深逐渐降低,且该值均低于生长季累积降水量。
王静宝音陶格涛
关键词:退化群落蒸散量土壤含水量平均气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