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3CB716502)

作品数:33 被引量:417H指数:12
相关作者:刘福来薛怀民许志琴孟繁聪杨经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3篇变质
  • 12篇锆石
  • 9篇地球化
  • 9篇地球化学
  • 9篇中国大陆科学...
  • 9篇片麻岩
  • 9篇高压变质
  • 9篇超高压变质
  • 9篇大陆科学钻探
  • 8篇定年
  • 6篇造山带
  • 6篇同位素
  • 6篇矿物
  • 6篇高压变质带
  • 6篇U-PB定年
  • 6篇变质带
  • 6篇超高压变质带
  • 5篇中国大陆科学...
  • 5篇苏鲁造山带
  • 5篇主孔

机构

  • 30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南京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江苏省地质调...
  • 1篇台湾成功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美国迈阿密大...
  • 1篇法兰克福大学

作者

  • 23篇刘福来
  • 18篇薛怀民
  • 15篇许志琴
  • 8篇孟繁聪
  • 7篇杨经绥
  • 6篇李天福
  • 4篇叶建国
  • 3篇张泽明
  • 2篇周开富
  • 2篇史仁灯
  • 2篇梁凤华
  • 2篇王勤
  • 2篇刘顺生
  • 1篇戚学祥
  • 1篇朱永峰
  • 1篇殷秀兰
  • 1篇董树文
  • 1篇刘平华
  • 1篇董海良
  • 1篇刘建辉

传媒

  • 15篇岩石学报
  • 4篇岩石矿物学杂...
  • 3篇中国地质
  • 3篇地质学报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地质通报
  • 2篇Acta G...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8篇2007
  • 12篇2006
  • 8篇2005
  • 2篇2004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别山造山带前陆阳新二长质侵入体的矿物化学、地球化学与锆石SHRIMP定年被引量:24
2006年
阳新岩体是个由三期侵位形成的复式岩体,其中作为主体的第二期占了整个岩体出露面积的90%以上,其锆石U-Pb SHRIMP年龄为134±2Ma,为典型的燕山晚期侵入体,而不是早先认为的属燕山早期.该岩体内主要暗色矿物角闪石和黑云母都以富镁为特征,表明其母岩浆来源深,与地幔具有近缘性.地球化学上该岩体以高铝(Al2O3=15.92%-16.38%)、偏碱(Na2O+K2O为6.95%-7.37%)、富钠(Na2O/K2O为1.47-1.94)、高Sr(816-897μg/g)、富集强不相容元素Rb,U,Th,K及轻稀土元素,而亏损重稀土元素和Y为特征,轻、重稀土元素的分馏程度强((La/Yb)N=17.83-20.86),地球化学的总体特征虽与典型的埃达克岩有所差别,但非常类似.推测岩浆的形成可能与大别山造山带山根拆沉后底侵玄武岩的部分熔融有关.该岩体自固结至今大约抬升了5km,抬升速率仅约0.04mm/a,远低于造山带内晚中生代的剥蚀程度,只是到了新生代,两地的抬升剥蚀速率才可能相近.
薛怀民董树文简平
关键词:锆石SHRIMP前陆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3000~3500m花岗质片麻岩地球化学性质及其成因机制被引量:3
2006年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CCSD-MH)3000~3500m深度范围内的岩心揭示的主要岩石类型以正、副片麻岩为主,夹少量的榴辉岩、片岩及斜长角闪岩等。正片麻岩可进一步划分为钾长花岗质片麻岩和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花岗质片麻岩的SiO2含量普遍高,为73.56%~79.01%,Al2O3含量为10.49%~13.75%;TiO2、Fe2O3、FeO、MnO和MgO的含量明显偏低,其中Fe2O3为0.26%~2.56%,FeO为0.09%~1.13%,MgO为0.01%~0.63%;岩石明显富含Na2O、K2O,强烈贫钙,Na2O+K2O的含量为6.20%~9.15%,K2O的含量为1.26%~5.67%,CaO的含量为0.08%~1.59%。花岗质片麻岩在洋脊玄武岩标准化蛛网图上都表现出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Th)的特点,高场强元素Ti、Ta和Nb表现为明显的负异常,而Hf和Zr则为明显正异常。3000~3500m花岗质片麻岩的原岩具A型花岗岩的特征,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记录了Rodinia超大陆裂解时苏鲁地区的花岗岩浆事件,表明新元古代晚期扬子板块北缘的构造属性为大陆裂谷环境。
周开富刘福来许志琴李天福杨经绥薛怀民叶建国
关键词:花岗质片麻岩地球化学性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南苏鲁晚中生代花岗岩的形成年龄及源区被引量:10
2006年
本文对苏鲁造山带西南端(南苏鲁)的中生代花岗岩采用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方法进行了年代学测定,李埝岩体为122±5Ma(6个测点的加权平均值),抗日山岩体的年龄为119±2Ma(5个测点的加权平均值),这些结果表明,南苏鲁地区的花岗岩主要形成于燕山期,相当于早白垩世。两个花岗岩体中还分别检测出新元古代的锆石,年龄范围为751~639Ma,表明有新元古代的岩石参与了中生代花岗岩的形成。花岗岩与围岩花岗质片麻岩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以及锆石特征的对比表明,经历超高压变质的花岗质片麻岩不是中生代花岗岩的主要源岩。花岗岩中存在暗色包体,结合该地区存在大量同时代的幔源岩浆活动,推测壳幔岩浆的混合可能是南苏鲁花岗岩形成的主要方式。
孟繁聪史仁灯李天福刘福来许志琴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SR-ND同位素花岗岩片麻岩
大别-苏鲁地体超高压变质岩中的副矿物——锆石被引量:1
2007年
激光拉曼和锆石阴极发光图像研究结果表明,大别-苏鲁强退变质岩石(包括正片麻岩、副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含蓝晶石石英岩、大理岩、云母片岩等)的锆石中,均保存以柯石英为代表的超高压矿物包裹体,且记录了十分一致的超高压变质温压条件:T=732~866℃,p=2.8~4.0GPa,表明大别-苏鲁地体曾发生过巨量物质深俯冲-超高压变质的壮观的地质事件。
刘福来
关键词:锆石
榴辉岩的地震波性质:对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地壳成分和折返机制的探讨被引量:12
2005年
本文总结了榴辉岩的高温高压弹性波速测量结果,并将其应用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地震资料的解释。由于榴辉岩具有高密度和高波速,它们和长英质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角闪岩、麻粒岩、蛇纹石化橄榄岩的界面可以产生强反射。如果俯冲的陆壳物质以榴辉岩与围岩互层的形式在上地幔保留下来,就可能在造山带的上地幔产生地震反射。根据CCSD孔区地震剖面所建立的地壳成分模型表明:苏鲁超高压带地壳浅部的高速层可归因于夹在花岗质片麻岩、副片麻岩、角闪岩等岩石中的榴辉岩和超基性岩;中地壳主要由中酸性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和副片麻岩组成;下地壳以中基性麻粒岩为主。在该超高压变质带现今的深部地壳,榴辉岩含量很少或几乎没有。因此,折返的超高压变质岩是以构造岩片的形式沿一系列剪切带逆冲并覆盖在正常的中下地壳之上,深部榴辉岩的缺乏可能与下地壳拆沉作用无关。
王勤嵇少丞许志琴Matthew H.SALISBURY夏斌潘明宝
关键词:榴辉岩地震波速地震波各向异性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终孔及研究进展被引量:47
2005年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经过1309天的努力奋斗,于2005年1月23日,钻井终孔深度达到5118.20m。成为中国钻探技术发展的新里程碑。全面研究正在开展,在巨量物质深俯冲、超高压深俯冲与折返的精确定年、超高压岩石的原岩形成背景、上地幔流变学、地幔特殊新矿物发现、地下流体异常及地下微生物发现等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
许志琴杨经绥张泽明刘福来杨文采金振民王汝成罗立强黄力董海良
关键词: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终孔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榴辉岩Sm-Nd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6
2005年
南苏鲁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CCSD-MH及地表的榴辉岩Sm-Nd同位素年龄测试结果显示,每件样品中全岩(Wr)与石榴石(Grt)和绿辉石(Omp)点均在一条直线上。除样品B210R186以外,其余5件榴辉岩均给出十分相近的Sm-Nd等时线年龄,位于202.6~219Ma之间,这与榴辉岩围岩——片麻岩锆石边缘记录的近等温减压退变质年龄(200~220Ma)十分接近,表明测试的榴辉岩中石榴石的Sm-Nd同位素体系有可能在近等温减压退变质时重置,并在向角闪岩相退变质过渡时封闭。因此,笔者测定的202.6~219Ma的Sm-Nd全岩-矿物等时线年龄,应代表了南苏鲁榴辉岩在构造折返过程中近等温减压阶段的退变质年龄,而不能代表苏鲁地体的超高压变质年龄。
刘福来薛怀民孟繁聪许志琴李天福陈世忠
关键词:榴辉岩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西北缘五莲断裂外侧浅变质花岗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原岩成因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五莲杂岩中的正片麻岩主要为正长花岗质片麻岩,少数石英正长质片麻岩,具有适度碱性的演化趋势。以贫CaO、低MgO、高Na2O为特征,岩石中虽然碱度较高,但仍属较强过铝型。这套正片麻岩还表现为较强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和强的负Eu异常,尤以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K)和亏损高场强元素Ti、Zr、Hf、Nb、Ta(部分样品中Zr、Hf除外),明显的Ba、P负异常为显著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的总体特征与苏鲁造山带内的花岗质片麻岩有一定的可比性,而与华北克拉通内的前寒武纪正片麻岩明显不同。推测五莲地区正片麻岩的原岩是晚元古代由大陆下地壳富钾的变质玄武质组分部分熔融形成的,母岩浆的演化主要表现为以长石(奥长石和钾长石)的分离结晶为主,其中可能还有少量黑云母和角闪石,以及副矿物锆石和磷灰石的分离结晶。
薛怀民刘福来许志琴
关键词:花岗片麻岩地球化学苏鲁造山带
Zoned Zircon from Eclogite Lenses in Marbles from the Dabie-Sulu UHP Terrane,China: A Clear Record of Ultra-deep Subduction and Fast Exhumation被引量:18
2007年
摘要:在从 Dabie-Sulu 的云石的 Eclogite 透镜超离频压力(UHP ) 岩层是深深地 subducted 元沉积的岩石。在这些岩石中的锆石被用来抑制年龄与其他天体作同方并且 UHP 变态在 subduction 期间,并且以后后退变态在发掘期间。继承(由岩屑形成) 并且变形锆石根据播送轻显微镜学,阴极射线发光(CL ) 成像,踪迹元素内容和矿物质包括被区分。矿物质包括的分发与变形锆石的 CL 成像结合了使联系锆石地区(领域) 到不同变形舞台可能。域 1 由组成圆,长方形和细长纤弱的核心与黑暗光想象,并且包含石英 eclogite 外形矿物质包括集合,显示的形成在下面高压(HP ) T = 的变形条件
LIU FulaiA. GERDESP. T. ROBINSONXUE HuaiminYE Jianguo
关键词: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剥露
苏鲁地体副片麻岩锆石微区的矿物包体及其对SHRIMP定年的意义被引量:6
2004年
采用激光拉曼和阴极发光技术,确认南苏鲁副片麻岩中锆石微区的矿物包体分布特征与阴极发光图像存在完好的对应关系,在同一副片麻岩锆石样品中,有的锆石具有继承性(碎屑)锆石的核部、超高压的幔部和退变边,其中核部包体矿物为Qtz+Phe+Ap+杂质和Qtz+Phe+杂质等,超高压幔部的矿物包体为Coe和Coe+Phe等,表明该类锆石是在继承原岩碎屑锆石的基础上,于超高压变质阶段开始增生;而有的锆石则具有超高压变质的核部和幔部以及退变边,其中核部和幔部超高压矿物包体以Coe,Coe+Ap和Coe+Phe为特征,而退变边的矿物包体则为Qtz等,表明该类锆石是在超高压变质阶段开始结晶生长,并经历了后期退变质作用的改造.采用SHRIMP离子探针技术,在上述副片麻岩不同成因类型的锆石微区中进行定年测试,结果表明继承性(碎屑)锆石微区的。^206Pb/^238U年龄为284~754Ma,离散性强,表明片麻岩的原岩继承性碎屑锆石来源的复杂性,并明显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事件的改造;含柯石英锆石微区所记录的超高压变质年龄为238~266Ma,平均值为245±14Ma;而锆石的退变边所记录的退变质年龄则为213~223Ma之间,平均值为217±15Ma,这些SHRIMP定年结果表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在220Ma左右开始折返抬升。
刘福来杨经绥许志琴
关键词:苏鲁地体副片麻岩锆石SHRIMP测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