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6119)

作品数:6 被引量:45H指数:3
相关作者:王斯民文键顾昕吴晨龙李亚梅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河南城建学院陕西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矿业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换热
  • 3篇换热器
  • 2篇折流板
  • 2篇数值模拟
  • 2篇螺旋折流板
  • 2篇螺旋折流板换...
  • 2篇传热
  • 2篇值模拟
  • 1篇短路
  • 1篇数值仿真
  • 1篇平直翅片
  • 1篇气固
  • 1篇气固两相
  • 1篇气固两相流
  • 1篇腔内
  • 1篇热系数
  • 1篇温下
  • 1篇两相流
  • 1篇流场优化
  • 1篇流动及传热特...

机构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河南城建学院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王斯民
  • 3篇文键
  • 2篇顾昕
  • 1篇胡鹏睿
  • 1篇卢闻
  • 1篇李彩霞
  • 1篇厉彦忠
  • 1篇李亚梅
  • 1篇许世峰
  • 1篇吴晨龙

传媒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Chines...
  • 1篇国际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火积理论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优化结构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为了比较平面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和折面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传热和阻力性能,应用了换热器常用评价标准PEC准则和火积理论对两种换热器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火积耗散极值原理对两种换热器的传热火积耗散率、阻力火积耗散率以及总火积耗散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火积耗散理论分析换热器性能的结果与传统换热器评价标准PEC准则相符,说明了火积耗散理论的可靠性;折面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综合性能得到了有效的改进,火积耗散率也均优于原始结构,表明折面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性能得到较大改善;两种换热器传热火积耗散率值要远远大于阻力火积耗散率,约为阻力火积耗散率的一千余倍,说明传热损失为换热器的主要不可逆损失。
刘海燕王萌萌金劲涛顾昕
关键词: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板翅式换热器平直翅片表面流动及传热特性被引量:26
2012年
为了提高板翅式换热器的换热性能,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翅片结构参数和入口Re数对板翅式换热器平直翅片的表面传热与流动阻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流体被加热时,翅片通道内部靠近固体壁面的流体温度较高,通道中心主流体区温度较低。流体在翅片通道内的温度分布呈一定梯度,靠近一次表面的流体温度梯度较大,而靠近二次表面的流体温度梯度较小。随着翅片高度和翅片间距的增加,平直翅片的表面传热因子和摩擦因子增大。而且,增加翅片的厚度,可在一定程度提高其换热性能,但翅片厚度存在一个最优值。研究结果可为板翅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文键李亚梅王斯民厉彦忠吴晨龙
关键词:板翅式换热器平直翅片表面性能数值模拟
鼻腔内物理场及气固两相流数值仿真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掌握鼻腔内物理场及气固两相流运动沉积规律,对于探索鼻腔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和认识鼻腔疾病及防病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数值仿真研究手段的Ej趋成熟,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技术已成为研究鼻腔内流体流动及颗粒沉积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相关的数值仿真研究主要集中在鼻腔内速度场、压力场、温度场和湿度场等物理场的研究以及鼻腔结构变化对鼻腔内气流场所带来的影响,同时对于微纳米级颗粒的沉积特性,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鼻腔内部物理场、鼻腔结构改变对物理场的影响以及颗粒在鼻腔内的沉积规律等方面,对近年来人体鼻腔内物理场及气固两相流数值仿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王斯民顾昕许世峰卢闻文键
关键词:鼻腔气固两相流数值仿真
无短路区新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为了消除目前在工业过程中大量使用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的三角区漏流,首次采用折面折流板代替平面折流板,对其进行了结构改进.通过采用折面折流板,封闭了相邻两块平面折流板在搭接处产生的三角形豁口,消除了由于豁口导致的壳程短路流道,从而改进了换热器壳侧的流场.实验结果表明,用折面折流板代替平面折流板后,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增加了7.9%~9.7%,有效地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虽然换热器壳程的阻力损失有所增加,但泵耗功率的增量小于2W,相对于换热量的增加可以忽略不计.此项研究对于换热器的节能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斯民文键
关键词: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流场优化节能
Numerical Prediction for Subcooled Boiling Flow of Liquid Nitrogen in a Vertical Tube with MUSIG Model被引量:3
2013年
Multiple size group(MUSIG) model combined with a three-dimensional two-fluid model were employed to predict subcooled boiling flow of liquid nitrogen in a vertical upward tube. Based on the mechanism of boiling heat transfer, some important bubble model parameters were amended to be applicable to the modeling of liquid nitrogen. The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discrete bubble classes was demonstrated numerically and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void fraction in the wall-heated tube were analyz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average void fraction increases nonlinearly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with wall heat flux and it decreases with inlet mass flow rate and subcooled temperature. The local void fraction exhibited a U-shape distribution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The partition of the wall heat flux along the tube wa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eat flux consumed on evaporation is the leading part of surface heat transfer at the rear region of subcooled boiling. The turning point in the pressure drop curve reflects the instability of bubbly flow. Good agreement was achieved on the loca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gainst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which demonstrated the accuracy of the numerical model.
王斯民文键李亚梅杨辉著厉彦忠JiyuanTu
关键词:模型参数过冷沸腾局部传热系数
等壁温下平行微通道内层流换热的数值模拟
2012年
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模拟了矩形微通道内层流流动换热过程,使用的工质为去离子水。模拟结果揭示了以下结论:矩形微通道侧面的面积热阻会显著随流速而变化,在整体范围内,面积热阻会随流速的增加而减小,且减小的幅度会越来越小。微通道内流体流速的设置还因考虑到泵的承受能力,若流速过高,对泵性能的要求也会提高,因此流速的设置要综合考虑面积热阻和泵的性能。微通道的横截面积尺寸对微通道性能的影响不大。当微通道长宽比为1时,阻力系数最小。
李彩霞王斯民胡鹏睿
关键词:层流流动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