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春晖计划”(Z2009-1-15030)

作品数:43 被引量:260H指数:10
相关作者:李晓陵王丰曹丹娜刘晓慧张帆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2篇针刺
  • 25篇成像
  • 25篇磁共振
  • 24篇功能磁共振
  • 23篇磁共振成像
  • 21篇功能磁共振成...
  • 8篇脑功能
  • 7篇脑功能磁共振
  • 6篇FMRI
  • 5篇脑功能磁共振...
  • 5篇静息态
  • 4篇穴位
  • 4篇针刺治疗
  • 4篇配穴
  • 4篇脑激活区
  • 3篇影像
  • 3篇影像学
  • 3篇原络配穴
  • 3篇针法
  • 3篇网络

机构

  • 41篇黑龙江中医药...
  • 40篇黑龙江中医药...
  • 9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青岛滨海学院

作者

  • 40篇李晓陵
  • 34篇王丰
  • 31篇曹丹娜
  • 10篇刘晓慧
  • 8篇张帆
  • 8篇李昂
  • 5篇李崖雪
  • 5篇李艳
  • 4篇许宇飞
  • 4篇刘潇
  • 4篇曹丹娜
  • 4篇张贺
  • 4篇姜晓旭
  • 4篇梁军
  • 4篇杨晶晶
  • 3篇徐英杰
  • 3篇曲冰
  • 3篇李孟
  • 3篇吴迪
  • 3篇焦明秀

传媒

  • 10篇磁共振成像
  • 7篇中国老年学杂...
  • 6篇中医药学报
  • 4篇中医药信息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黑龙江医药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医药导报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年份

  • 11篇2021
  • 13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脑fMRI技术针刺支沟穴特异性及脑网络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1年
支沟穴临床疗效显著且应用普遍,但其针刺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已成为研究针刺作用脑神经机制的重要手段。经过查询、整理应用脑fMRI技术研究针刺支沟穴的相关文献得知,针刺支沟穴特异性激活脑区与主管胃肠道疾病相关脑区结构变化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主治作用与脑肠轴的调节密切相关。针刺支沟穴与假穴、支沟与配穴在脑部激活区并没有明显差异,但也存在对部分优势脑区的相对倾向性。与针刺前的纯静息态相比,针刺支沟穴后多个脑区具有时变效应,针刺后其受试者脑内暂时的动态平衡网络被打破,额下回与部分脑回间形成了随时间序列变化的功能连接网络。作者通过阐述针刺支沟穴特异性脑激活区及脑网络连接变化情况来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临床治疗。
李晓陵刘世平曹丹娜刘晓慧蔡丽娜姜晓旭崔璇刘潇王丰
关键词:针刺支沟穴功能磁共振成像特异性
基于高分辨率MRI测量日月穴乳根穴针刺深度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MRI精准解剖定位,测量针刺日月穴及乳根穴的危险深度并计算其安全深度,为临床安全针刺操作提供参考数据,减少针刺意外。方法:选择BMI在18~22.5范围内的健康青年学生志愿者24人(男女各12人),用维生素E胶囊标记日月穴及乳根穴。采用飞利浦公司Achieva3.0T TX多源发射磁共振扫描仪,分别行高分辨率MRI扫描,对获得图像在飞利浦工作站(EWS)后处理软件上测量日月穴及乳根穴的危险深度,参考安全深度≤危险深度×75%计算。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日月穴直刺危险深度(安全深度),男性:左侧18.75±0.42(14.06±0.38),右侧18.22±0.48(13.67±0.54);女性:左侧19.86±0.35(14.90±0.49),右侧18.12±0.39(13.59±0.41)。乳根穴直刺危险深度(安全深度),男性:左侧15.62±0.37(11.71±0.41),右侧14.53±0.29(10.90±0.27);女性:左侧18.46±0.30(13.85±0.52),右侧17.97±0.36(13.48±0.48)。结论:男性左、右侧日月穴针刺危险深度无显著差别P>0.05,女性左、右侧日月穴针刺危险深度有差别P<0.05;在男、女性中,左、右侧日月穴针刺危险深度无显著差别P>0.05。女性与男性比较,针刺乳根穴左、右侧危险深度均有差别P<0.05;男、女性左、右侧乳根穴针刺危险深度无显著差别P>0.05。
王丰范越李晓陵徐英杰姚家琪许宇飞曹丹娜曲冰温颖
关键词:针刺深度安全性高分辨率MRI
基于fMRI技术针刺神门穴脑成像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21年
通过整理、阅读与分析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技术研究针刺神门穴的相关文献,探索生理与病理状态下针刺神门穴特异性激活脑区的情况。手少阴心经神门穴激活的脑区与经络循行密切相关,会形成复杂协调功能连接效应,激活的脑区多与自身情绪控制与情绪加工相关,印证了"心主神明"的中医理论。运用f MRI技术在无创条件下分析神经系统内的化学变化及其神经活动或行为的相关性,揭示针刺神门穴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失眠症及精神发育迟滞等神志方面疾病内在疗效机制。f MRI具有可精确定位的时空分辨性,结合多样化数据处理方法,以功能分化和功能整合为处理原则,为针刺脑效应提供更广泛的理论支持。
李晓陵李冰昕李昂王丰曹丹娜刘晓慧蔡丽娜姜晓旭崔璇
关键词:针刺神门穴功能磁共振成像
针刺飞扬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疼痛的疗效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应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Bold-f MRI)观察针刺右侧足太阳膀胱经飞扬穴脑部激活信号改变情况,探讨针刺飞扬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疼痛的机制。方法应用3.0T TX磁共振扫描仪,收集针刺18名健康志愿者右侧飞扬穴Bold信号数据,使用SPM12软件对收集的图像数据进行后处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针刺飞扬穴引起正激活脑区为双侧颞上回、小脑,左侧顶叶、中央后回,右侧丘脑、岛叶、额下回、中脑、额中回;负激活脑区为左侧边缘叶、前扣带回、中脑、梭状回、中央后回,右侧杏仁核、海马回、额叶、小脑后叶、枕叶。结论针刺飞扬穴引起的激活脑区情况与其临床主治有一定相关性;针刺飞扬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疼痛的机制可能与其调节下丘脑、中脑、海马回、杏仁核及扣带回等多个脑区神经元活动有关。
李晓陵张帆焦明秀李昂王丰梁军张贺王珑
关键词:针刺腰椎间盘突出疼痛磁共振成像
老年抑郁症影像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20年
老年抑郁症(late-life depression,LLD)作为一种异质性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目前,关于老年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以往诸多研究往往强调其发生与血管损害、神经炎性等改变相关。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老年抑郁症的发生机制与脑结构、脑功能及脑代谢改变关系密切。影像技术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日臻成熟,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临床诊断方法相比,它能够提供更直观的可视化证据,且可以减少因主观因素对结果造成的误差。现影像学已广泛应用于老年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中,这为老年抑郁症的诊治及评估预后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治疗方法。作者对影像学在老年抑郁症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李晓陵姚春丽王丰曹丹娜曹丹娜刘晓慧蔡丽娜姜晓旭聂守萍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影像学脑结构脑功能脑代谢
针刺足三里穴脑fMRI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足三里穴,具有健脾和胃、舒经活络、强身保健作用,通过整理、阅读和分析应用脑fMRI技术研究针刺足三里穴的相关文献,总结归纳经验,提出展望。方法:运用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以"针刺and足三里and fMRI"或"针刺and足三里and功能磁共振"为检索词开始检索,筛选出所需文章,进行分析与整理。结果:通过两种数据库检索分别得到85、33篇相关文献。大量文献表明,针刺足三里穴能够引起脑内相关区域多处激活,主要包括额叶、颞叶、中央后回及扣带回、岛叶、下丘脑、海马回等边缘系统。结论:脑fMRI研究针刺足三里穴主要集中在激活脑区的分布、针刺作用机理、针刺后效应等方面;大量实验结果证实针刺足三里穴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多个脑区形成复杂协调的功能网络达到治疗效果;针刺足三里穴在改善认知功能、镇痛、调节胃肠道疾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李晓陵杨晶晶张帆李艳刘晓慧仲丽丽王丰焦明秀
关键词:针刺足三里FMRI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西药组(口服奥拉西坦)、针药组(口服奥拉西坦+醒脑开窍针),各30例。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效果评价,观察指标为相关安全性指标、相关临床指标、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治疗后,西药组临床有效率为56.67%(17/30),针药组临床有效率为7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相关安全性指标肝功(ALT、AST、AKP)、肾功(Cr、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积分均提高,且针药组均优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实验室指标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升高,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CGRP和VILIP-1的表达相关。
曲冰王丰李晓陵曹丹娜刘晓慧姜晓旭蔡丽娜杨旭高瑞雪
关键词:醒脑开窍针法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探究针刺内关穴治疗神志病证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21年
内关穴为临床治疗神志病证常用的穴位,效果显著,但其神经机制复杂。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针刺内关穴的研究发现,针刺单侧穴位,不同针刺方法其脑部区域激活的趋势不同;针刺双侧穴位,不同人群的脑部区激活改变与其病理状态密切相关。针刺内关穴及其配穴可产生脑区的广泛激活及特异性功能脑网络的重叠,这可能是临床上针刺内关穴治疗神志病证的机制所在。
李晓陵聂守萍李昂李孟王丰曹丹娜刘晓慧蔡丽娜
关键词:针刺功能磁共振成像内关穴
原络配穴法治疗小儿遗尿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原络配穴法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例纳入临床观察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原络配穴组和常规穴位组(每组30例),原络配穴组选穴肾经原穴太溪、膀胱经络穴飞扬加常规穴位,常规穴位组选取关元、中极、膀胱俞、肾俞、三阴交、命门、太溪。一疗程为7 d,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每个疗程间隔1 d。观察治疗前后患儿临床症状变化,比较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其血浆抗利尿激素(ADH)变化情况;1个月后随访,计算复发率。结果:原络配穴组和常规穴位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28/30)、70.00%(21/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均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DH水平均有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月后原络配穴组与常规穴位组复发率分别为7.1%(2/28)、38.1%(8/2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络配穴法治疗小儿遗尿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复发率,通过提高患儿的血浆ADH水平减轻症状,为本法治疗该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李晓陵刘晓慧蔡丽娜王丰刘潇高瑞雪李崖雪刘阳聂守萍
关键词:小儿遗尿抗利尿激素
针刺丰隆穴脑激活区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应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探讨针刺丰隆穴脑效应机制。材料与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对16名受试者右侧丰隆穴及非穴进行针刺并采集fMRI数据,利用DPARSF、统计参数图(SPM12)及XJVIEW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相比非穴,针刺丰隆穴增强脑激活区包括:右侧额下回(BA45)、顶上小叶(BA7),左侧顶下小叶(BA40);减弱脑激活区包括:右侧边缘叶、丘脑、前扣带回(BA32)、额中回(BA46)、小脑后叶,左侧海马旁回(BA35)、脑岛(BA13)、小脑前叶。结论针刺丰隆穴与非穴比较脑激活区具有相对特异性,这些脑区与认知、痛觉处理等功能相关。
李晓陵张坤宇蔡丽娜刘晓慧竺柏年姜晓旭马健李崖雪王丰
关键词:针刺丰隆穴非穴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