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02168)

作品数:11 被引量:169H指数:6
相关作者:岳中刚蔡冬青周经黄卫东杨小军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对外直接投资
  • 3篇实证
  • 2篇实证研究
  • 1篇地方政府
  • 1篇地方政府行为
  • 1篇动机
  • 1篇新兴产业
  • 1篇信息技术
  • 1篇信息技术应用
  • 1篇信息甄别
  • 1篇引力模型
  • 1篇战略性
  • 1篇战略性新兴产...
  • 1篇甄别
  • 1篇政府
  • 1篇政府行为
  • 1篇中国对外直接...
  • 1篇人人
  • 1篇融资
  • 1篇实证考察

机构

  • 10篇南京邮电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2篇安徽财经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立信会计...

作者

  • 6篇岳中刚
  • 4篇蔡冬青
  • 2篇周经
  • 1篇陈启斐
  • 1篇黄卫东
  • 1篇戴竹青
  • 1篇桑瑞聪
  • 1篇刘志彪
  • 1篇刘厚俊
  • 1篇王晶晶
  • 1篇周勤
  • 1篇杨小军
  • 1篇王晓亚

传媒

  • 2篇财经科学
  • 1篇国际贸易问题
  • 1篇商业经济与管...
  • 1篇科学学与科学...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国际经贸探索
  • 1篇产业经济研究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市场周刊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外直接投资反向技术外溢的国际经验——基于母国吸收能力的考察被引量:20
2014年
本文利用国际面板数据对投资母国对外投资反向技术外溢的吸收能力进行了实证考察。实证结果发现:以人力资本、研发投入、技术基础设施以及金融发展为衡量指标的母国吸收能力对反向技术外溢具有强化作用,在母国对外投资规模不变时,这些指标对母国技术进步具有正向贡献。同时,非线性回归结果发现,反向技术外溢对母国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具有"门槛效应",即母国吸收能力达到"门槛值"时,反向技术外溢才会促进母国技术进步,否则这种效应不会显现,甚至反而为负。实证结果还发现:投资母国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并非"越大越好",较大的技术差距必须具有更强的母国吸收能力与之相适应,否则母国难以吸收这种反向技术外溢。
蔡冬青周经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消费者在线评论:述评与展望被引量:1
2015年
在线评论是解释网络口碑传播、体验型产品销量增长的重要概念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线评论的研究单元从专家评论转向消费者评论,基于宏观市场层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论文以在线评论为主题,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对消费者在线评论的发布动机、影响机制和管理策略进行总结和概括,并从微观视角分析了目前在线评论研究在方法和内容上的最新趋势。
王晓亚岳中刚
关键词:管理策略
地方政府行为与产业转移——基于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对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地方政府行为在我国产业转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微观层面来说,地方政府行为主要是对企业的投资成本产生影响,从而引发产业在空间上的重新配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0—2010年间中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498家上市公司的企业层面数据,利用随机效应面板数据的Probit模型,分地区和分行业就地方政府行为对产业转移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行为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存在地区和行业异质性。(1)从转出地来看,广东和江苏企业重点关注的则是地方信息化水平,浙江企业对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较敏感,而上海企业对投资地的税负较为敏感;(2)从承接地来看,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地方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东北和西部地区尚未发挥成效;(3)从行业层面来看,地区通信水平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影响最大,而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影响最小。地方交通设施和政府行政管理效率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地方政府应以市场运作为基础,既要重视改善硬环境又要加强营造软环境,进而实现产业有序转移。
桑瑞聪彭飞康丽丽
关键词:地方政府行为产业转移微观数据PROBIT模型
OFDI反向技术外溢效应研究——一个理论模型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两个国家、N种中间投入品以及两个企业的简单模型分析,发现相对于通过吸引外资以及通过国际贸易获取的中间产品,通过本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生产中间产品比本国的生产更加具有针对性,提高了中间产品的效率,从而对本国最终产品技术的提升比其他渠道的国际技术外溢更加有效。同时,均衡分析的结果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反向技术外溢的效应受到母国人力资本、研发投入的交互影响。在本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母国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和研发投入可以强化这种反向技术外溢效应;而这种反向技术外溢又受到母国与东道国技术差距的交互作用。在本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更大的技术差距有助于更强的反向技术外溢;最后,母国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与母国吸收能力之间具有交互作用。
蔡冬青周经
关键词:内生技术进步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研究被引量:48
2014年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发展中国家实施"赶超战略"的机会窗口。新兴技术链是产业发展的"能力"或"内核",新兴产业链是把这种能力引入新市场并实现价值的媒介,二者的协同发展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关键。理论探索和物联网产业的实践表明:要以专利和标准战略构建自主技术链,避免产业发展陷入"技术空心化";以商业模式创新整合自主产业链,避免技术创新进入"尘封的殿堂"。
岳中刚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信息技术应用、包容性创新与消费增长被引量:34
2016年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究竟是以线上渠道替代实体零售,还是刺激了新增消费?本文从包容性创新视角提供了信息技术应用与消费增长的分析框架和理论假说,利用我国2004-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消费增长的边际效应和普惠效应。实证研究表明,从总量而言,信息技术普及率对居民消费的效应显著为正;从结构而言,中西部地区的消费者将从信息技术应用中获益更多。研究结论对于我国实施"互联网+"战略促进消费增长和区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黄卫东岳中刚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
众筹融资、信息甄别与市场效率--基于人人贷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4
2016年
本文以债权型众筹融资平台——人人贷的大样本数据为基础,以众筹平台的信息中介功能为切入点,考察众筹市场的异质化信息对投资人参与行为的影响以及对筹资人事后违约行为的预测价值。研究表明:众筹平台显现出一定的信息挖掘能力,筹资人的信用评级和社交网络信息不仅是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而且真实有效地揭示了违约风险,可以提高市场的匹配效率;筹资人的个人信息披露存在信息噪音,但由于众筹平台在风险揭示方面的重要作用,降低了个人信息披露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岳中刚周勤杨小军
关键词:信息甄别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反向技术外溢的实证考察
2014年
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反向技术外溢进行了实证考察,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并未显示出反向技术外溢效应;但在分地区的回归中,我国东部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已经产生了显著的反向技术外溢效应,这表明反向技术外溢规律在中国是适用的。基于上述实证结果,初步判断其成因是我国的技术吸收能力不足。把与国际经验分析相似的指标作为吸收能力代理指标,经实证考察发现:我国总体上的吸收能力并未达到反向技术外溢的要求,除人力资本强度、研发强度以及技术基础设施外,其他吸收能力均未对我国反向技术外溢效应产生正的贡献,且资本强度、研发强度、技术基础设施的贡献不显著。
蔡冬青戴竹青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技术吸收能力
零供发展困境、协同战略与内生化产业升级被引量:3
2013年
全球化竞争以及网络化购物方式的冲击,使得我国制造商与零售商不同程度地陷入了发展困境。文章以零供发展困境为切入点,突破零供纵向竞争的研究框架,从发展中国家基于本土市场需求构建国内价值链的视角,探讨零售商与制造商采用协同战略,以不同的角色共同合作创造价值,从而培育一批本土企业成为全球价值链的"链主"以及全球创新链的主导者,进而使得"中国制造"超越国际代工、实现内生化产业升级以及经济结构的战略转换。
岳中刚刘志彪
关键词:国内价值链
对外直接投资与区域比较优势动态转变被引量:4
2017年
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内生增长模型,本文发现区域内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增加区域内工业制成品的产量,促进区域比较优势从劳动要素向资本要素转变,且这种转变在增强资本比较优势的同时不会改变劳动要素的绝对优势。利用我国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本文的理论结论得到了较好的验证,同时本文还发现:相对于吸引外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区域比较优势动态转变效应,外资的利用长期来看对比较优势转变具有抑制作用;我国东部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内比较优势转变的贡献显著大于中西部地区;此外,区域内市场规模、人力资本积累以及基础设施均有效促进本区域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变。在理论和实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对政策建议。
蔡冬青刘厚俊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区域比较优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