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315301-4)

作品数:25 被引量:162H指数:9
相关作者:吕西林钱江蒋欢军周知刘中坡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海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抗震
  • 7篇混凝土
  • 6篇抗震性
  • 6篇抗震性能
  • 6篇高层建筑
  • 5篇地震
  • 5篇建筑
  • 4篇应力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剪力
  • 4篇剪力墙
  • 4篇值模拟
  • 3篇预应力
  • 3篇振动
  • 3篇振动台
  • 3篇振动台试验
  • 3篇台试
  • 3篇混凝土框架
  • 3篇非线性
  • 2篇弹塑性

机构

  • 24篇同济大学
  • 2篇中船第九设计...
  • 1篇海南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中铁第四勘察...
  • 1篇中国铁建股份...

作者

  • 15篇吕西林
  • 10篇钱江
  • 6篇蒋欢军
  • 4篇周知
  • 3篇黄维
  • 3篇刘中坡
  • 2篇姜淳
  • 2篇鲁正
  • 2篇乌建中
  • 2篇吴浩
  • 2篇徐佳琦
  • 2篇胡凯
  • 2篇周颖
  • 2篇王栋
  • 2篇王菁菁
  • 2篇张文娜
  • 1篇蒋瓅
  • 1篇高文俊
  • 1篇杨梓
  • 1篇吕尚文

传媒

  • 7篇建筑结构学报
  • 5篇结构工程师
  • 3篇振动与冲击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工程力学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7
  • 8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轨道型非线性能量阱振动控制的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通过对附加轨道型非线性能量阱的5层钢框架进行振动台试验,考察了该装置对建筑结构振动控制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相对于主体结构总体质量比很小(2%)的轨道型非线性能量阱可以减小主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顶层位移、位移均方根和加速度响应;试验中非线性能量阱安装于试验框架的顶层,顶层位移与绝对加速度的响应与框架固有频率和地震波频谱特征有关,从而使其振动控制效果受地震波的频谱特征影响较为明显;在框架动力响应的频域分析中,非线性能量阱表现出宽频控制的特点。试验中非线性能量阱的小车滑轮分别采用钢轮与橡胶轮,对比分析表明,不同非线性能量阱本身的阻尼对振动控制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
刘中坡吕西林鲁正王菁菁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结构振动控制
复杂竖向混合结构的交界面楼层反应谱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了解中国航海博物馆工程这一包括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复杂竖向混合结构的地震响应特点,利用ANSYS程序对该工程进行了抗震分析,分析中采用了谱分析法和时程分析法,并求出了该混合结构的交界面楼层反应谱.计算结果表明:结构变形满足规范限值,下部混凝土结构对地震动输入有放大作用,使得钢网架底部加速度输入远大于地震地面运动加速度,建议上部钢结构单独进行抗震设计时,采用多条地震波输入下的楼层反应谱的包络作为设计地震输入谱.
李培振钱江吕西林张其林
关键词:混合结构楼层反应谱混凝土框架
高烈度地震区带软钢阻尼器的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减隔震技术是当前抗震研究的热点,其中,软钢阻尼器是结构被动控制中耗能减震装置的一种。软钢阻尼器在地震时,通过软钢发生塑性屈服滞回变形而耗散输入结构中的能量,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由于构造简单,力学概念明确,技术性能可靠且易实现,软钢阻尼器已成为较多应用于高层建筑抗震的减震技术之一。本文利用NosaCAD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高层建筑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并对该高层建筑应用软钢阻尼器进行设计,计算中用斜向阻尼器进行模拟。基于9度罕遇地震进行设计,通过分析结构的位移响应、损伤发展以及阻尼器的滞回曲线等性能指标,验证了软钢阻尼器对于高烈度地震区高层建筑减震的作用。
徐佳琦吕西林
关键词:非线性时程分析软钢阻尼器高层建筑
考虑混凝土不同约束效应的型钢混凝土柱抗震性能模拟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对于型钢混凝土柱,考虑型钢和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将混凝土截面分成无约束混凝土部分、部分约束混凝土部分和强约束混凝土部分。基于附加约束应力作用效应的原理,构建了统一考虑混凝土约束效应影响的本构方程,建立了适用于型钢混凝土构件的数值分析模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考虑混凝土不同约束效应及型钢与混凝土间的组合效应,对型钢混凝土柱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最后采用该方法研究了轴压比、剪跨比和箍筋配置等参数对型钢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的影响。
黄维钱江周知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柱约束应力本构方程ABAQUS抗震性能
超高层建筑结构benchmark模型的地震损伤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通过弹塑性动力分析,对超高层建筑结构的benchmark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与损伤分布进行研究。该模型的总高度为606.1m,采用巨型框架一核心筒.伸臂桁架钢一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利用PERFORM-3D软件建立了整体结构的非线性数值分析模型,对其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结构在多遇、设防、罕遇地震与超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和结构的破坏过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抗震性能良好,在9度罕遇地震输入下结构未发生倒塌;结构的损伤主要集中在4—8区加强层的相近楼层,并随输入地震动强度的增强逐渐向各区中部开展;各类构件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依次进入塑性状态,实现了结构多道防线的抗震设防目的。
吕西林姜淳蒋欢军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BENCHMARK模型弹塑性动力分析地震损伤
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模拟地震倒塌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是高层建筑结构中常用的结构形式。如何有效地探寻此类结构体系在强震作用下的倒塌机理是目前高层及超高层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核心问题之一。设计了1:15的框架-核心筒结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该结构底层一个角柱由千斤顶代替,通过千斤顶卸载模拟结构角柱破坏在地震作用等偶然作用下的破坏;再输入31个地震工况直至结构倒塌破坏,模拟角柱失效后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以及倒塌过程。试验分析表明,底层柱的失效加剧了地震作用破坏的集中效应,底层竖向构件严重破坏并最终导致结构倒塌。
王鹏吕西林杨梓鲁正胡凯蒋瓅
关键词:框架-核心筒地震倒塌
竖向混合结构阻尼矩阵近似解耦计算的误差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将竖向混合结构等效成两自由度结构模型,对该两自由度模型进行不同子结构参数取值下的近似解耦计算,分析其模态阻尼矩阵对角占优程度和近似解耦计算结构响应误差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子结构特性下,模态阻尼矩阵对角占优指数和位移误差指数的衰退特征具有相似性。因此在竖向混合结构动力分析时,可以采用对角占优指数来判定采用近似解耦计算的可行性。
黄维钱江梁飞飞周知
关键词:竖向混合结构
某寺庙殿堂厅柱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分析
2014年
某清真寺拟建于高烈度地震设防地区(相当于8度区),其主体建筑祈祷大厅中心区由32根总高度约45 m钢筋混凝土柱构成,柱顶设钢制伞状柱头形成屋盖。厅柱设计外形为八角形、中空,最大截面尺寸1 620 mm,拟采用离心、分段预制,现场拼套接。厅柱全高基本无侧向约束,结构整体及分段预制拼接的空心柱体的抗侧力性能不详。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建立祈祷大厅整体结构计算模型,分别进行了小震作用下的线弹性分析及大震作用时的静力弹塑性分析,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评价。根据整体分析结果,进一步对受力最不利的厅柱单体进行局部受力性能详细分析,用非线性弹簧模拟拼接界面作用。计算结果表明:与无分段的混凝土完整柱相比,套接段套筒局部可能出现应力集中现象,进而导致厅柱抗侧承载能力降低。抗震设计应慎用预制套接构件。
钱江周知韩定夺
关键词:离心混凝土结构抗震
核电站特种气密防火门在风致飞射物冲击作用下安全性能研究
2017年
采用LS-DYNA程序分析研究了某型核电站气密防火门在龙卷风及其飞射物冲击荷载联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计算给出了气密防火门在F4级龙卷风及风致飞射物作用下的冲击力曲线、结构变形和耗能情况,分析了冲击过程的能量耗散机制,考察了冲击位置对防火门响应性态的影响,指出了门体抗飞射物冲击设计和安全检验的关键问题,发现飞射物撞击位置不同对防火门的耗能机制和冲击力曲线有一定的影响。
张文娜钱江
关键词:龙卷风安全性能
基于ANSYS的复杂钢管混凝土-环梁节点承载力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对某建筑中设计采用的复杂钢管混凝土-环梁节点利用ANSYS软件建立精细化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进行了设计工况下的承载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这种复杂钢管混凝土-环梁节点的极限承载力性能远高于设计水准,节点的安全裕度是足够的。分析了该形式节点的应力分布状态和损伤特征,结果表明,该节点可以达到"强柱弱梁"和"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要求。对关键设计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本文分析结果可以为今后的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吴强钱江周颖胡凯陈祎
关键词:有限元数值模拟抗震设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