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6138)

作品数:4 被引量:39H指数:1
相关作者:陆豪吴祖良谢德援岑可法高翔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等离子体
  • 2篇挥发
  • 2篇挥发性有机
  • 2篇催化
  • 2篇VOCS
  • 1篇等效
  • 1篇毒性当量
  • 1篇多环芳烃
  • 1篇多孔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机物
  • 1篇生物降解
  • 1篇脱除
  • 1篇气态
  • 1篇气中
  • 1篇黏土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特征
  • 1篇灰霾
  • 1篇挥发性有机化...

机构

  • 4篇浙江工商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篇陆豪
  • 3篇吴祖良
  • 2篇高翔
  • 2篇岑可法
  • 2篇谢德援
  • 1篇姚水良
  • 1篇江博琼
  • 1篇唐秀娟
  • 1篇周松秀

传媒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化工环保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广州化工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杭州冬季灰霾日大气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被引量:1
2016年
对2016年1月杭州灰霾日与非灰霾日进行了PM2.5和气态多环芳烃(PAHs)的大气采样与分析。结果表明,灰霾日气态和PM2.5上的PAHs的平均浓度为515.93 ng/m3和14.98 ng/m3,分别是非灰霾日的1.88倍和1.62倍。空气中16种PAHs癌症风险值超标。此外,气固相分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造成PAHs在灰霾日向气态迁移的趋势较非灰霾日强的主导因素。吸收作用是PAHs气固相分配的主要机制。
王晟升陆豪John C.Litte
关键词:灰霾多环芳烃
多孔黏土异构材料对气态萘的吸附
2016年
以膨润土为基质,添加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制备了多孔黏土异构材料(PCHs),采用SEM和BET技术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气态萘的吸附。考察了吸附效果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吸附机理。表征结果显示,PCHs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均匀,兼具微孔和中孔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当吸附温度为30℃、初始萘质量浓度为560 mg/m3、相对湿度为0时,PCHs对萘的平衡吸附量达370 mg/g,远高于膨润土和有机膨润土;吸附为放热过程,温度越高平衡吸附量越低;平衡吸附量随初始萘质量浓度的增加呈非线性增长;水蒸气的存在导致萘的平衡吸附量减小;萘在PCHs上的吸附机理主要为表面物理吸附和有机质的分配作用。
周松秀陆豪吴祖良姚水良江博琼唐秀娟
关键词:影响因素
非热平衡等离子体协同催化脱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单纯运用非热平衡等离子体(NTP)技术脱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效率和能量利用率并不高,而且在降解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某些有害副产物。为了克服NTP技术在VOCs治理方面的缺陷,可将NTP和化学催化方法组合运用,结合两者的优势使系统的VOCs脱除率、能量利用率和CO2选择率显著提高。从催化反应器结构、NTP与催化剂协同作用的原理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NTP协同催化技术在VOCs脱除方面的应用状况。最后指出,NTP协同催化技术在VOCs脱除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要真正实现其工程应用,仍有很多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吴祖良谢德援陆豪高翔骆仲泱岑可法
关键词:VOCS等离子体催化剂
挥发性有机物处理新技术的研究被引量:37
2012年
随着VOCs处理要求的不断提高,新型的VOCs处理技术日益受到关注。详细分析了生物法、光催化氧化法以及等离子体催化氧化法VOCs处理新技术的研究进展。高效微生物的筛选、新型生物填充材料的研究使生物法VOCs处理更加实用;光催化剂的表面改性有助于防止催化剂钝化,保证光催化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等离子体催化氧化VOCs过程中能耗的降低以及副产物的控制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吴祖良谢德援陆豪高翔骆仲泱岑可法
关键词:VOCS生物降解光催化等离子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