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08ZCGYSF01600)

作品数:12 被引量:66H指数:5
相关作者:闫华刘暌段世博薛静梁恩和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颅脑
  • 6篇颅脑创伤
  • 6篇颅脑损伤
  • 6篇脑创伤
  • 6篇脑损伤
  • 6篇创伤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瘦素
  • 2篇重型
  • 2篇重型颅脑
  • 2篇重型颅脑损伤
  • 2篇细胞
  • 2篇骨折
  • 2篇白质
  • 1篇代谢
  • 1篇蛋白质酪氨酸...
  • 1篇蛋白质类
  • 1篇电刺激
  • 1篇电刺激治疗

机构

  • 11篇天津市环湖医...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天津市人民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北京军区天津...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作者

  • 10篇闫华
  • 6篇刘暌
  • 3篇薛静
  • 3篇段世博
  • 2篇李冰
  • 2篇张国斌
  • 2篇梁恩和
  • 2篇武俏丽
  • 2篇只达石
  • 1篇任欢
  • 1篇孔繁明
  • 1篇孙志明
  • 1篇侯永新
  • 1篇刘保龙
  • 1篇张琳瑛
  • 1篇梁禹
  • 1篇唐帆
  • 1篇夏天
  • 1篇张洪伟
  • 1篇徐鹏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螺旋CT灌注成像检测急性中重度颅脑损伤局部脑血流参数的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通过螺旋CT灌注成像(CTP)检测局部脑血流参数,探讨其在中、重度颅脑损伤中的相关性,对比研究其变化规律。方法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选择32例中型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CTP检查,检测局部脑血流量(r CBF)、局部脑血容积(r CBV)、血液通过组织的平均通过时间(MTT),分析三者间的相关性及其与颅脑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患者脑组织损伤部位的r CBV和r CBF明显低于对侧,MTT显著高于对侧(均P<0.05);重型组r CBF和r CBV明显低于中型组(均P<0.05)。手术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第3 d对比,患侧r CBV明显高于术前,而术后MTT则显著低于术前(均P<0.05);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创伤部位的r CBV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呈正相关,而MTT、r CBF与GOS评分无相关性。结论通过CTP检测患者损伤部位的r CBF、r CBV和MTT可判断脑损伤的程度和预后,对指导临床医师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曹一波封灏于君韩宁马晶闫洪生李献福甄杰陈银海侯英泊马亚辉金纬丁玉珀刘暌
关键词:颅脑损伤CT灌注成像局部脑血流量
电刺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观察电刺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2组患者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止血、营养脑神经、抗炎、抑酸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头部电刺激和正中神经电刺激促醒疗法(MNS)。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采用单光子发射CT扫描(SPECT)技术评定患者的脑血流灌注情况,治疗期间连续7d监测患者的颅内压(ICP)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GCS评分较组内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GCS评分改善程度[(10.53±3.8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8.73±2.27)分](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脑血流灌注值均高于组内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治疗第5、6、7天,治疗组ICP水平[(2.72±O.10)分、(2.48±0.19)分、(2.09±0.2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03±0.14)分、(2.89±0.12)分、(2.53±O.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治疗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意识状态水平,对其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于洋张琳瑛朱志中梁恩和闫华
关键词:电刺激重型颅脑损伤昏迷小脑顶核电刺激正中神经电刺激
磷酸肌酸钠辅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评价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用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的辅助治疗作用,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40例患者,随机分为:磷酸肌酸钠组(n=20)和对照组(n=20),磷酸肌酸钠组给予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基础上于术中输注磷酸肌酸钠2 g,记录输注前、输注后、硬脑膜切开、输注后2 h和手术结束时5个时点(T1T5)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排出量(CO)、每搏指数(SI)、肺血管阻力(PVR)、颅内压(ICP)及脑氧分压(PbrO2)。测量术前及术后血S100β蛋白含量,记录术后恶心、寒战等不良反应病例,并于术后3个月时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术中,两组各时点MAP和HR差异无显著性。CO和SI在T2T5时,磷酸肌酸钠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4.019,P〈0.05),磷酸肌酸钠组PVR则明显低于对照组(t=3.517,P〈0.05)。T5时磷酸肌酸钠组ICP低于对照组,同时前者PbrO2则高于后者(P〈0.05)。血S100β蛋白含量术后24 h与基础值差值比较,磷酸肌酸钠组上升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预后,磷酸肌酸钠组良好9例、中残4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3例和死亡2例,对照组良好2例、中残4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2例和死亡6例(U=116.0,P〈0.05),磷酸肌酸钠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应用磷酸肌酸钠可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脑组织微循环及能量代谢,促进预后。
张秀山刘暌张彦闫华刘海根梁禹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颅脑损伤能量代谢
颅脑创伤致瘦素渗漏人脑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兔颅脑创伤后血清瘦素、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及脑脊液瘦素水平。方法15只兔麻醉后血管内注射外源性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兔瘦素,分别给予单侧液压打击致颅脑创伤(9只)及假手术(6只),伤后30min取双侧脑组织行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颅脑创伤组和假手术组脑组织荧光范围。33只兔随机分为实验组(血)、对照组(血)、实验组(脑脊液)和对照组(脑脊液),实验组建立兔脑单侧液压打击创伤模型,对照组只开骨窗。实验组(血)和对照组(血)均于伤后第1、3、7和14天早晨空腹取耳缘静脉血2ml,分离血清;实验组(脑脊液)和对照组(脑脊液)均于上述各时间点取脑脊液0.5ml;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瘦素、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和脑脊液瘦素水平。结果颅脑创伤组打击侧脑组织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到荧光显影,多于假手术组。实验组颅脑创伤后各时间点血清瘦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脑脊液瘦素水平在颅脑创伤后第1、3和7天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颅脑创伤后血液内瘦素能渗漏入脑组织,引起血液内生长激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浓度增加,可能是颅脑创伤促进骨折愈合的内分泌因素。
闫华段世博张洪伟刘暌薛静武俏丽孙志明
关键词:颅脑损伤瘦素骨折愈合
开颅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头皮携带细菌与感染的关系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调查接受清洁切口开颅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头皮内携带细菌的构成及其与术后感染的关系,为术前合理选择预防性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以前瞻性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准备接受清洁切口开颅手术的患者672例,分别采集刚入院时、术前24h、术后24h和拆线时切口附近头皮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将检出的菌株与同时期内科室空气中和医护人员体表采集到的细菌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结果 672例手术患者在入院时头皮中共检出细菌35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76株占78.4%,术前24h共检出细菌43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92株占66.7%,术后24h共检出细菌46株,伤口拆线时共检出细菌211株,术前、术后24h、拆线时检出的细菌,多数为致病力强、高耐药的医院细菌,与同时期内科室环境中的细菌有高度的同源性。结论住院病房环境中的细菌是围手术期内患者头皮致病菌的主要来源。
卓杰刘春生亢建民闫华
关键词:围手术期头皮
颅脑创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早期骨折复位的生长激素变化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动态观察颅脑创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探讨骨折手术复位时机的选择。方法选取单纯性颅脑创伤患者23例和颅脑创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22例,分别于创伤后1d、3d、7d、14d测定血清GH水平。比较两组各时间点GH水平,两组各时间点GH升高患者的构成比及伤后14d内GH升高患者构成比。结果伤后单纯颅脑创伤组和颅脑创伤合并四肢骨折组患者各时间点GH升高发生率分别为13.64%~36.36%和21.74%~30.43%;伤后14d内两组患者出现过GH升高的发生率分别为52.17%和59.09%,两组各时间点G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H升高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创伤急性期患者GH水平升高;结合文献报道,对合并有手术指征的四肢骨折患者应尽早行骨折手术复位,依据GH升高提出颅脑创伤合并骨折需手术复位的手术"窗口期"。
李冰闫华段世博梁恩和薛静刘暌
关键词:骨折固定术生长激素骨折四肢
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FK506对脊髓损伤病理和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移植对大鼠损伤脊髓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影响,以及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FKS06)对神经再生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制作B节段脊髓压迫损伤模型。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FKS06组、NSCs组和NSCs+FKS06组。伤后7,14,28,56d应用运动诱发电位(motor-evoked potential,MEP)监测、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超微结构观察及有髓纤维图像分析比较各组神经再生差异。结果伤后28dNSCs+FKS06组MEP潜伏期与其他各组比较明显缩短(P〈0.05)。HE染色显示,56d时NSCs+FKS06组只出现灶性坏死。与对照组比较,BrdU和NF-2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各组阳性细胞数增多,且NSCs+FKS06组阳性细胞数高于其他两组。电镜扫描结果显示,56d时对照组仍可见大的神经髓鞘轴膜下水肿,NSCs+FKS06组可见典型的新生髓鞘和轴索,神经纤维再生效果均比其他各组好(P〈0.01)。结论脊髓损伤大鼠移植NSCs后,早期联合应用FKS06可改善神经再生纤维的病理和超微结构,具有良好的促神经再生作用。
武俏丽唐帆李庆国孔繁明孙异临刘暌任欢
关键词:他克莫司结合蛋白质类干细胞移植超微结构
颅脑创伤基础与临床研究十年回顾被引量:13
2010年
针对颅脑创伤(TBI)救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始终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虽然,在21世纪的最初10年该领域未能出现里程碑式的突破性进展,但在与其相关的诸多领域内,医学工作者仍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本文将对此进行简要回顾、总结、展望。
只达石张国斌闫华
关键词:颅脑损伤
颅脑创伤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迁移能力和CD147表达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迁移能力和CD147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96例颅脑创伤患者伤后6h~6d外周血进行EPC分离培养,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和CD147表达。结果EPCs迁移能力在伤后6h-4d高于正常对照组,CD147表达自伤后6h-3d高于正常对照组。EPCs迁移能力与CDl47表达呈正相关(r8=0.485,P〈0.05)。在伤后12h和24h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5组的EPCs迁移能力及CD147水平均低于GCS6~8组(P〈0.05)。在致伤后7d内死亡的患者,其EPCs迁移能力及CD147水平均低于生存的患者(P〈0.05)。预后不良组EPCs迁移能力及CD147水平在伤后6、24h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颅脑创伤后EPCs迁移能力与CD147水平密切相关,预后较好具有更高GCS评分的颅脑创伤患者的EPCs具有更好的迁移能力及更高的CD147水平。
魏铭李生辉李宏闫华张建宁
关键词:颅脑创伤内皮祖细胞CD147
男性颅脑创伤后神经内分泌改变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中、重型男性颅脑创伤(TBI)患者伤后血清神经内分泌激素变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GCS12分以下男性患者95例(排除内分泌疾病史),分别于伤后第1、3、7、14、21天采取静脉血,收集血清置于-80℃冰箱保存,统一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进行PGN、COR、T3、T4、E2、TES、FSH、GH、INS、LH、PRL、TSH、ACTH的检测。以正常值作为参照,计算各个时间点高于、低于正常值的发生率。结果中、重型颅脑创伤男性患者内分泌发生改变的概率较高,其中甲状腺功能类激素多表现降低后逐步向正常范围恢复;FSH和LH可高可低,但多数异常者表现为增高;PRL表现异常者主要是增高;E2异常者表现为伤后增高;PGN异常者主要表现一过性增高;INS异常者主要表现为增高;GH异常者存在明显的增高;COR异常者主要表现为增高,但也有少数患者COR不升反降;TES异常者存在明显降低;ACTH异常者主要表现为增高。结论男性颅脑创伤后神经内分泌发生改变的概率高,进行相关治疗将促进患者恢复。
闫华李冰张国斌薛静段世博徐鹏侯永新刘暌只达石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系统颅脑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