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PLN018)

作品数:18 被引量:220H指数:8
相关作者:孙雷孙良田常志强杨小松张国强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西南石油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水利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8篇凝析
  • 6篇凝析气
  • 5篇相态
  • 4篇凝析水
  • 4篇气藏
  • 4篇气井
  • 4篇强化采油
  • 4篇CO2吞吐
  • 4篇采油
  • 3篇单井
  • 3篇选层
  • 3篇选井
  • 3篇选井选层
  • 3篇元素硫
  • 3篇吞吐
  • 3篇凝析气藏
  • 3篇凝析气井
  • 2篇单井吞吐
  • 2篇低渗
  • 2篇低渗透

机构

  • 12篇西南石油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天然...
  • 6篇西南石油学院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
  • 1篇青海油田

作者

  • 16篇孙雷
  • 8篇孙良田
  • 6篇常志强
  • 4篇杨小松
  • 3篇张国强
  • 2篇庞进
  • 2篇曾有信
  • 2篇周小平
  • 2篇谢剑飞
  • 2篇吴应川
  • 2篇李士伦
  • 2篇汤勇
  • 2篇郑小敏
  • 2篇康征
  • 1篇王连习
  • 1篇妥宏
  • 1篇严文德
  • 1篇吕道平
  • 1篇刘伟洲
  • 1篇刘永兵

传媒

  • 5篇特种油气藏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钻采工艺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试采技术
  • 1篇西南石油学院...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凝析气井井筒动态分析方法及软件研制被引量:6
2005年
常规凝析气井井筒动态分析仍多沿用单相气井的节点分析进行经验修正的方法去近似分析,忽略了井筒中流体相态变化和组成变化的影响。特别对于富凝析气井,更应该考虑井筒中相态变化的影响。文章在常规方法基础上,按流态的不同综合利用垂直管流公式,根据井筒内气液比高低将凝析气井井筒动态分析分为高气液比和低气液比两种情况,结合流体相平衡热力学闪蒸计算,运用状态方程模拟,对其中的偏差因子、气液界面张力、粘度等进行修正,该预测方法就比常规方法更适用于凝析气井。同时根据文章给出的凝析气井井筒动态预测方法和计算模型,采用VB语言结合Access数据库,编制了相应的凝析气井井筒动态计算软件包,运用该软件,可以准确预测凝析气井的井筒动态,改善数值模拟一体化动态分析效果。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李媚常志强孙雷康征何志雄孙良田
关键词:凝析气井ACCESS数据库相态变化计算软件包气液比垂直管流
压裂酸化选井选层中的变权评判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首先通过求解模糊综合评判的逆问题,得到各因素对压裂酸化选井选层影响的重要程度,然后对比分析了当某一因素缺少时变权和常权选井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的贴近程度,发现变权评判结果比常权评判结果更合理。通过对比不同因素缺少时变权评判结果,发现缺少的因素越重要,评判结果与现场实际符合程度越低。
杨小松孙雷张国强刘永兵孙良田
关键词:压裂酸化选井选层变权
低渗凝析气井反凝析、反渗吸伤害及解除方法被引量:28
2005年
凝析气藏衰竭开采过程中,受相态变化影响,在近井带地层将形成反凝析液堆栈和井筒积液。井筒积液在井筒回压、岩石润湿性及微孔隙毛管压力作用下将产生反渗吸水锁效应,造成地层渗流通道的堵塞,从而引起气井产能下降,特别是对低渗凝析气井影响更大。在分析了反凝析、反渗吸地层伤害机理和国内外现有降低和解除反凝析、反渗吸堵塞技术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低渗凝析气藏,建议采用一种有效的解除凝析气藏近井地层反凝析、反渗吸堵塞,提高气井产能的技术方法:即在注气吞吐之前注入一个甲醇(乙醇、表面活性剂)溶液前置段塞来有效地解除反凝析特别是反渗吸水锁效应所产生的地层伤害和堵塞。
高奕奕孙雷张庆生汤勇陈宝金王连习田常青
关键词:凝析气井注气吞吐气井产能
缝洞型油藏大尺度可视化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及机理被引量:11
2010年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由于其缝洞组合关系的复杂性,使得储层流体的渗流规律有别于常规油藏。根据某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的实际情况设计制作了大尺度可视化物理模型,并按照现场实际设计了二注三采的实验井网及注采方案,以应用物理模拟实验来研究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开发特征及油井生产规律。结合实验结果,利用J.Cruz-Hernández建立的数学模型对生产数据进行拟合,以研究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中流体的渗流机理,J.Cruz-Hernández数学模型中的空间系数和流动速度对采收率影响较大,提出模型的改进应考虑重力分异作用、溶洞比例等影响因素。
郑小敏孙雷王雷易敏杨大千董国敏
关键词:缝洞型碳酸盐岩水驱油机理
苏北复杂断块油田CO2吞吐提高采收率被引量:8
2009年
苏北复杂断块油田具有"小、碎、深、薄、低"的特点,油田开发的突出问题是油田开发程度低,含水率高,油藏压力下降快,尚有2/3的低渗、稠油油藏的地质储量未能开发动用。由于含油面积小,储量丰度低,大油田普遍适用的提高采收率方法技术,并不完全适用于复杂小断块油田。针对这一特点,利用苏北地区丰富的CO2资源优势,开展了CO2单井吞吐提高采收率机理及开发应用研究,通过注CO2吞吐提高采收率机理物理模拟、数值模拟和应用技术分析,形成了适合苏北复杂断块油田低渗、高含水和稠油三种类型油藏的CO2单井吞吐提高采收率技术,经矿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刘伟秦学成唐建信李实孙雷
关键词:复杂断块油田CO2单井吞吐强化采油提高采收率
WC54井区CO_2单井吞吐强化采油室内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鉴于WC54井区油藏单元目前处于低产、无法形成注采井组补充能量的开采状态,开展单井注CO2吞吐强化采油工艺措施,这是最为可行的增产提高采收率方法之一。为此,文章针对WC54井区油藏的地质开发特征,在对油井目前地层流体进行相态分析基础上,通过CO2—油藏流体膨胀实验,确定CO2吞吐的驱替机理,再通过CO2吞吐长岩心驱替实验,确定CO2吞吐增产原油的程度和时效性,并与WC211井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原油物性和注气时期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然后利用数值模拟对CO2吞吐强化采油过程中的工艺操作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为WC54井区油藏实施CO2吞吐强化采油可行性方案设计,提供了系统的室内综合评价结果。
庞进孙雷孙良田吴应川陈德斌
关键词:CO2单井提高采收率实验室数据
关于易挥发原油物性实验分析标准的几点讨论被引量:8
2006年
通过对新疆准噶尔盆地卡因迪克油田多个易挥发性油藏流体样品的PVT相态实验的测试研究认为,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6435—2000《易挥发原油物性分析方法》中对易挥发原油的实验测试方法和物性计算方法存在不适应性,其中挥发性油藏原始地层流体中的重质含量计算、饱和压力的确定、单次闪蒸实验以及定容衰竭实验等内容和方法值得商榷,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方法。该研究对于正确认识易挥发性原油流体的相态特征,有效地指导该类特殊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妥宏吕道平汤勇李遇江刘伟洲
关键词:体积系数准噶尔盆地
低渗透凝析气藏反凝析水锁伤害解除方法现状被引量:33
2005年
低渗透凝析气藏的反凝析污染、水锁伤害对气井生产、气藏采收率等产生严重影响,因此研究解除凝析气藏近井地层反凝析、反渗吸地层伤害,提高气井产能的技术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调研了国内外文献,详细阐述了反凝析和水锁效应机理,提出了各种解除此两种伤害的方法,并提出在注气吞吐之前先注入一个有限尺寸的甲醇溶液前置段塞来解除反凝析油和水锁产生的地层堵塞,以改善注气吞吐,提高凝析气井产能的效果,该方法在现场得到了成功应用。
周小平孙雷陈朝刚
关键词:低渗透凝析气藏水锁伤害
富含凝析水、元素硫气井生产动态预测方法被引量:1
2008年
在稳态条件下推导了考虑油、气、水三相流动区及油、气、水、硫四相相态变化影响的气井流入动态模型,建立了气井井筒动态预测模型、井筒携固模型、井筒携液模型。结合地层流入、井筒流出、井筒携液、井筒携固等模型,提出了更为综合、全面的气井生产动态预测方法,并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更好地进行考虑凝析水、元素硫多相流体复杂相态变化影响的气井生产系统敏感参数分析,指导该类气井实现最优化生产,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常志强杨永全张尚锟孙雷徐文圣谢剑飞曾有信
关键词:凝析水元素硫渗流相态携液
一种改进的综合评判方法在CO2吞吐选井选层中的应用
2006年
CO2吞吐选井选层可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来进行研究,但评价因素的权重求取方法通常带有很强的主观人为性,从而对吞吐措施井层的正确评判与选择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对传统的权重求取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了一种新的求取权重的非线性优化模型,解该模型获得的权重可以消除计算者的主观性。将该方法计算得到的权重和常规的反求综合评判逆问题所得的权重比较,发现该方法求得的权重更符合客观实际。将改进的综合评判方法用于CO2吞吐选井选层中,其评判结果和现场实际一致,从而说明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简单、实用,因而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杨小松孙雷孙良田郑云川李玉勇张国强常志强
关键词:CO2吞吐选井选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