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FWW002)

作品数:4 被引量:50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向远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主题

  • 2篇日本文学
  • 2篇俳谐
  • 2篇文学
  • 1篇幽玄
  • 1篇松尾芭蕉
  • 1篇文学理论
  • 1篇物语
  • 1篇系谱
  • 1篇乐论
  • 1篇关键词
  • 1篇汉译
  • 1篇汉译问题
  • 1篇和歌

机构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王向远

传媒

  • 2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日本古代文论的生成、发展、特色及汉译问题被引量:1
2012年
日本的和歌论、连歌论、俳谐论、能乐论、物语论等各体文学论的相关文献,可以统称之为"文论"。日本古代文论经历了对中国文论的引进、套用再到活用的过程,形成了"物哀"、"幽玄"、"寂"等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概念范畴,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理论见解。日本古代文论基本上是纯文学论,对文学的抽象本质问题、本源问题、社会价值与功能问题等缺乏关心和探讨。在著述方式上,具有私人性、非社会性、家传化的特点,文体上具有散文化、随笔化的特征。
王向远
释“幽玄”——对日本古典文艺美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的解析被引量:21
2011年
"幽玄"是日本古典文论中借助汉语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学概念和美学范畴,至少在公元12至16世纪约五百年间,"幽玄"不仅是日本传统文学的最高审美范畴,也是日本古典文化的关键词之一。如果说"物哀"是理解日本文学与文化的一把钥匙,那么"幽玄"则是通往日本文学文化堂奥的必由之门。"幽玄"概念的成立主要是出于为本来浅显的民族文学样式"和歌"寻求一种深度模式的需要,以此促使和歌、连歌、能乐实现雅化与神圣化。"幽玄"是日本贵族文人阶层所崇尚的优美、含蓄、委婉、间接、朦胧、幽雅、幽深、幽暗、神秘、冷寂、空灵、深远、超现实、"余情面影"等审美趣味的高度概括,并体现于能乐等各种文学艺术样式乃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王向远
关键词:幽玄日本文学
论“寂”之美--日本古典文艺美学关键词“寂”的内涵与构造被引量:32
2012年
"寂"(さび,sabi)是日本古典文艺美学、特别是俳谐(haikayi)美学的一个关键词和重要范畴,在日本古典俳谐论中的"寂"论及松尾芭蕉等人的俳谐创作中,"寂"有三个层面的意义:第一是听觉上的"寂之声";第二是视觉上的"寂之色";第三是精神内涵上的"寂之心"。"寂之心"中又包含了"虚与实"、"雅与俗"、"老与少"、"不易与流行"四对范畴。"寂"体现于具体的俳谐创作中则是"寂之姿",是一种摇曳飘忽、余情余韵的"枝折"(しおり,shiori)乃至"细柔"(ほそみ,hosomi)之美,由此,"寂"概念的内在逻辑结构得以显现。
王向远
关键词:松尾芭蕉俳谐
日本近代文论的系谱、构造与特色被引量:1
2012年
日本近代文论,以文学思潮、文学运动为依托和动力,以"主义"为标榜,以启蒙功利主义为开端,经历了写实主义、浪漫主义的相生相克,发展到总括性的自然主义文学主潮,又由反抗自然主义而衍生余裕派文论,由顺应自然主义而衍生出私小说论与心境小说论,显示了较为清晰的理论系谱和内在构造。对西方文论的东方化的理解与改造、用汉字词组所创制的一系列文论概念与范畴等,都体现了日本近代文论的独到贡献与理论特色,并对中国现代文论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显示了日本近代文论大规模汉译的意义与价值。
王向远
关键词:文学理论日本文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