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522902)

作品数:13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魏来王江华杨静王升启丁晓然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肝炎
  • 7篇乙型
  • 6篇乙型肝炎
  • 6篇肝炎病毒
  • 6篇病毒
  • 4篇蛋白
  • 4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细胞
  • 2篇乙肝
  • 2篇乙型肝炎患者
  • 2篇人肝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基因
  • 2篇肝细胞
  • 2篇肝炎患者
  • 2篇阿德福韦
  • 2篇表面抗原

机构

  • 9篇北京大学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华大学
  • 1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药品生物...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北京市红十字...

作者

  • 8篇魏来
  • 3篇丁晓然
  • 3篇王升启
  • 3篇杨静
  • 3篇王江华
  • 2篇王松霞
  • 2篇丛旭
  • 2篇王学军
  • 2篇杜绍财
  • 2篇饶慧瑛
  • 2篇陈红松
  • 2篇张敏丽
  • 2篇张恒辉
  • 2篇费然
  • 2篇郭芳
  • 2篇管文莉
  • 2篇苏婧
  • 1篇祁自柏
  • 1篇胡伟
  • 1篇王豪

传媒

  • 4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生物技术通讯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7
  • 2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Far-Western印迹技术筛选人肝组织中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PreS1相互作用的蛋白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利用Far-Western印迹技术从正常人肝组织中筛选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PreS1结合蛋白,为阐明HBV的感染致病机理提供依据。方法:提取正常人肝组织细胞膜蛋白,双向电泳展示后转膜,对表达纯化获得的PreS1的重要片段与GST的融合蛋白PreS/1-48myr-GST进行Far-Western印迹实验,对筛选获得的蛋白点切胶,质谱鉴定。结果:对PreS/1-48myr-GST融合蛋白进行Far-Western-2D筛选,共获得22个蛋白点,经质谱鉴定获得15个候选相互作用蛋白,其中膜蛋白Ezrin可能在HBV感染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结论:Ezrin蛋白能够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PreS1结合,其在HBV感染致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值得探索。
苏婧杨静张松丁晓然王学军胡伟朱向前张敏丽王升启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PRES1结合蛋白EZRIN
不同来源人肝细胞系β干扰素诱生及其信号通路的比较被引量:3
2009年
β干扰素(IFN-β)是一种在抗病毒固有免疫应答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而肝细胞作为肝炎病毒的宿主细胞被认为具有IFN-β诱生的能力,但目前尚未建立合适的体外人肝细胞模型用以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与肝细胞干扰素系统的相互作用。为此,本研究选取了3株人肝细胞系PH5CH8、Huh7、HepG2作为研究对象,以IFN-β诱生剂新城疫病毒(NDV)与多聚次黄苷酸-胞苷酸〔poly(I∶C)〕处理细胞,从转录、蛋白水平及功能学角度检测产生IFN-β的能力。结果显示,与Huh7和HepG2细胞相比,PH5CH8细胞经NDV与poly(I∶C)诱导可产生高水平的IFN-β。进一步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比较3株细胞系内IFN-β诱生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PH5CH8细胞相比,Huh7和HepG2细胞内多种信号蛋白的表达水平偏低。本研究结果为选择合适肝细胞系用于HBV与干扰素系统作用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并为重建IFN诱生系统选择性缺陷的肝细胞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陈辉邬敏于士颜陈捷亮袁正宏
关键词:肝细胞Β干扰素
α-2-HS-糖蛋白对聚乙二醇干扰素alfa-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e抗原血清转换预测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利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仅在约1/3的患者中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采用基于双向电泳的血清蛋白质组学技术,寻找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时发生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预测标志物.对发生/未发生血清学转换组的患者基线和治疗24周血清进行差异蛋白的筛选和鉴定,并对筛选得到的α-2-HS-糖蛋白在训练组和验证组患者个体中进行了基线和第4周的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发现,α-2-HS-糖蛋白从治疗基线至治疗第4周的变化趋势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alfa-2b治疗过程中e抗原血清学转换具有预测意义.
马慧王江华郭芳魏来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前后蛋白质组学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比较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治疗前后有病毒学应答患者和无病毒学应答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变化差异,探讨预测 ADV 治疗效果的特异性的标志。方法利用双向凝胶电泳-质谱技术获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蛋白表达图谱,并寻找 ADV 治疗后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经与治疗前比较,有病毒学应答组触珠蛋白、触珠蛋白2α、α-1-抗胰蛋白酶前体在治疗后上调;因子 B、转甲状腺素 B 链、谷胱甘肽过氧化酶、α-2-巯基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前体、载脂蛋白、载脂蛋白 A-I 前体在治疗后下调。无病毒学应答组转甲状腺素在治疗后上调;富含亮氨酸α-2-糖蛋白、触珠蛋白、α-2-肌动蛋白、载脂蛋白 A-I 前体在治疗后下调。两组相比:治疗后载脂蛋白 A-I 前体呈相同下调趋势;触珠蛋白、转甲状腺素表达呈相反变化趋势。结论双向电泳-质谱技术可发现 ADV 治疗过程后有病毒学应答组触珠蛋白、转甲状腺素表达与无病毒学应答组比较呈相反变化趋势,从而为寻找 ADV 治疗有效的预测指标奠定基础。
郭芳王江华饶慧瑛王松霞管文莉孙焱王豪魏来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蛋白质组学电泳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的诊断性能评价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通过与 Ortho 3.0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诊断试剂盒比较,分析评价 EIAgenHCV 抗体诊断试剂盒(EIAgen)的诊断性能。方法应用考核试剂 EIAgen 和参比试剂 Ortho 3.0HCV 抗体诊断试剂盒对2881份样本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不一致时,应用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确证试剂 RIBA HCV 3.0或核酸试验(NAT)确证试剂进行确证,以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881份样本中,考核试剂及参比试剂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且参比试剂的测量值/临界值(S/CO)≥3.8,或检测结果符合确证试验阳性结果的阳性标本为274份,考核试剂及参比试剂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且参比试剂的S/CO<3.8为59份,阴性标本2539份,不确定的9份被剔除。考核试剂检测真阳性274份,无假阴性结果;真阴性2527份,假阳性12份。考核试剂敏感度为100%,高于参比试剂的98.91%;特异度为99.53%,略低于参比试剂的99.88%。考核试剂对部分国内常见 HCV 基因型(1a型、1b 型、2a 型、3型和6型)样本27份,均为真阳性,敏感度为100%,对于非 HCV 感染的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妊娠样本具有良好的特异度,特异度均为100%。溶血、脂血样本对考核试剂检测结果无影响。考核试剂阳性预测值为95.80%,阴性预测值为100%,准确性为99.57%。考核试剂S/C0≥5.9的样本301份,其中用参比试剂检测S/CO≥3.8占88.70%;考核试剂S/CO<5.9的29份,其中用参比试剂检测S/CO<3.8占86.21%。结论 EIAgen 敏感度100%,特异度较好,是一种优秀的检测抗-HCV EIAgen 试剂,尤其适用于阳性样本的筛选。采用 EIAgen 试剂检测样本,当S/CO≥5.9时,样本的阳性预测值较高。
饶慧瑛管文莉任芙蓉杜绍财刘长丽于洋谷金莲龚晓燕杨振祁自柏魏来
关键词:肝炎抗体丙型试剂盒
鄂温克族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初步调查被引量:1
2006年
鄂温克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根据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共有鄂温克族30505人,其中27507人居住于呼伦贝尔市。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民族的习惯,鄂温克族人一般分为从事农业、从事牧业和从事驯鹿三种生活形式,最后一种鄂温克族人后迁入城镇”。
王海兰刘艳刘桂荣隋献昌堂吉斯李殿斌魏来
关键词:鄂温克族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少数民族人口普查
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频率、表型及功能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CD4^+CD25^+Treg)在HCC患者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的频率、抑制功能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8例原发性HCC患者的PBMC、肝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以及10例CHB患者和15名健康对照的外周血标本,以三色与四色流式分析法分析PBMC以及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中CD4^+CD25^+Treg的频率及表型,并同时分析其与HBV持续感染、肿瘤TNM分期和其他临床指标的关系,用BrdU掺入法评价CD4^+CD25^+Treg的免疫抑制功能。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CC患者、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频率明显上升(P<0.01),且HCC患者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中CD4^+CD25^+Treg的频率也明显上调(P<0.01);随着肿瘤的进展HC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呈上升趋势(P<0.05); HCC患者CD4^+CD25^+Treg可非特异性地抑制自身活化的CD4^+CD25^- T淋巴细胞,并呈剂量依赖性,且抑制能力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CC患者外周血中及肿瘤组织中CD4^+CD25^+Treg的频率升高,增多的CD4^+CD25^+Treg可能参与抑制抗HCC的免疫应答,从而使肝癌细胞逃脱机体的“免疫监视”作用。
张恒辉费然梅铭惠廖维甲王雪艳丛旭覃理灵季颖王松霞魏来陈红松
关键词:T淋巴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rtA181V/T和rtN236T变异阿德福韦耐药株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病毒学特征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阿德福韦耐药变异株(rtA181T/V 和 rtN236T)表达载体并对其体外复制能力和耐药性等病毒学特征进行体外研究。方法以含1.2倍拷贝 HBV DNA 全基因的质粒 PUC-HBV1.2WT为模板,PCR 定点诱变技术构建含阿德福韦耐药株(rtA181V/T和 rtN236T)的目的质粒,测序验证并利用变异株特异检测引物进行 PCR 检测;转染人肝癌细胞系 HepG2,ELISA 检测上清中分泌的 HBsAg 和 HBeAg 水平,荧光定量 PCR 检测上清中病毒 DNA 水平,Southern blotting 检测胞浆 HBV 复制中间体水平,比较野生株和变异株体外复制能力和对阿德福韦敏感性的差异。结果构建的 rtA181T、rtA181V 和 rtN236T 表达质粒可用于变异株特异检测引物检测相应变异的阳性对照品;转染 HepG2细胞后均可获得高水平的病毒抗原表达,胞浆和细胞培养上清中可以检测到 HBV 复制中间体和病毒颗粒的存在;三种变异均可单独导致对阿德福韦耐药,IC_(50)为野生株的2.8至4.7倍;体外复制能力较野生株降低,分别为野生株的94.2%、89.0%和77.7%。结论成功构建乙型肝炎病毒阿德福韦变异株表达质粒并应用于变异株特异引物扩增检测技术,体外实验证实 rtA181V/T 和rtN236T 单独变异均可导致 HBV 对阿德福韦耐药,且变异株的病毒复制能力较野生株有所下降。
王江华李俊强蒋栋费然丛旭杜绍财魏来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阿德福韦
调节性T细胞在病毒性肝炎免疫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7年
张恒辉陈红松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CD8^+T细胞HBV感染HCV感染T细胞介导
拉米夫定治疗前后乙型肝炎病毒P区基因的动态变化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区的变异情况。方法从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的血清标本中,扩增目的片段,阳性结果双酶切后克隆至JM105感受态细胞。每份标本随机挑取20个阳性克隆,以错配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YMDD基因序列,出现变异者进行双向测序。结果 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拉米夫定治疗12个月后,其中2例HBV DNA为阴性;2例HBV DNA转阴后又转阳,测序结果提示出现M552I变异;1例HBV DNA始终阳性,和治疗前一样存在D553G的变异。结论 D553G变异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治疗无效的原因之一;拉米夫定治疗后出现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P 区YMDD变异是抗病毒药物诱导的结果。
封波魏来陈明韩方正汪莉萍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基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