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711705)
- 作品数:9 被引量:101H指数:6
- 相关作者:李朝柱蒋复初傅建利王书兵王燕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土资源部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甘肃灵台邵寨红粘土的磁性地层及其色度记录被引量:16
- 2014年
- 对位于甘肃灵台的邵寨红粘土剖面进行了系统的磁性地层研究,并对色度的古气候意义进行了探讨.磁性地层研究结果表明,邵寨剖面典型风尘堆积的底界年龄约为5.23Ma B.P.;色度测试结果显示,红粘土的红度和黄度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是反映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的理想指标;邵寨红粘土的亮度值变化在2.6~3.6Ma B.P.期间与成壤强度的相关性较好,但3.6Ma B.P.以后,两者相关性较差,可能与该时期形成的大量非成壤碳酸盐有关.进一步的研究并结合与已有研究成果的对比分析揭示出,邵寨红粘土剖面的红度、黄度及磁化率指标完整的记录了上新世4.4Ma B.P.以来东亚夏季风阶段性增强的演化过程,该过程与青藏高原西北缘的主体隆升及巴拿马海峡关闭在时间上是一致的,这二者可能是该时期东亚夏季风增强的主要驱动因素.
- 程瑜乔彦松刘宗秀李敬卫彭莎莎李朝柱綦琳王燕
- 关键词:红粘土磁性地层色度
- 关于黄河形成时代的一些认识被引量:23
- 2013年
- 以黄河中游河套盆地-晋陕峡谷-三门峡盆地-三门峡峡谷-郑州邙山段黄河形成时代为主要研究内容,辅以黄河上游兴海盆地-共和盆地段黄河出现的时代来探讨统一黄河形成的时代。黄河上游兴海盆地共发育9级黄河阶地,ESR和OSL年代结果表明,最高三级阶地分别形成于200ka,100ka和80ka; 中游河套盆地普遍发育一套湖相沉积,其中盆地东南端托克托台地郝家窑剖面湖相沉积的亮度和烧失量数据呈现一致的由下向上波动上升变化趋势,反映沉积物碳酸盐含量在不断增高,湖水盐度在增大,可能指示了湖泊处于封闭的环境,OSL结果显示湖相沉积结束的年代在100ka前后; 三门峡盆地东端发育的最高黄河阶地年代为150ka,而指示古三门湖湖水外泄的河湖相白砂层结束时间是200ka。文章总结对比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共和运动才是形成统一黄河的主因,尽管如此,上游兴海-共和河段及中游三门峡河段黄河(分别形成于200ka和200~150ka)出现要早于河套地区(100ka),而晋陕峡谷最晚贯通。也就是说,现今统一的黄河形成于100ka前后。
- 王书兵蒋复初傅建利李朝柱蔡瑶姚海涛乔彦松张自森李毅
- 关键词:河套盆地
- 垣曲盆地最高阶地风尘堆积形成时代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5
- 2008年
- 对垣曲盆地原土坪阶地剖面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学和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原土坪剖面地层自下而上由水下河湖相-漫滩相-风尘堆积构成,整个剖面记录了一个水位下降、由水下沉积环境转变为气下环境的连续堆积过程。剖面地层记录的1.84~1.62MaB.P.期间由河湖相沉积环境转变为典型风尘堆积的沉积转型及风尘堆积反映出的1.21MaB.P.前后古气候变化事件是对青藏高原青藏运动C幕和昆黄运动的区域沉积响应。开始于1.62MaB.P.的典型风尘堆积底界年龄代表了该级阶地的形成时代,表明该段黄河至少在此时已经形成。
- 傅建利王书兵蒋复初蔡遥
- 关键词:风尘堆积垣曲盆地黄河
- 松山-布容地磁极性倒转在黄土高原东南缘记录的可靠性探讨被引量:16
- 2007年
- 中国黄土的剩磁获得机理和Lock-in深度问题是目前黄土古地磁研究的焦点和核心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黄土时间标尺的精确度和海陆古气候对比的可靠性。文章以黄土高原东南缘三门峡曹村剖面获得的高分辨率古地磁极性界线作为年代控制点,通过黄土-古土壤序列1.1Ma以来的磁气候记录与近年来中、高纬度大西洋ODP/DSDP钻孔中获得的具有高分辨率古地磁年代约束的深海氧同位素记录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提出与传统的海陆对比不同的基于古地磁界线的海陆对比方案:松山/布容地磁极性转换界线记录在曹村剖面S8的顶部,可对应深海沉积的MIS19,而不是前人认为的MIS21。黄土高原不同地区记录东亚冬、夏季风的差异性和变化性可能是全球具同时性的松山/布容地磁极性转换在黄土高原不同地区产出层位不一致性的主要原因,而基于Lock-in模型的天文年代标尺则可能高估了黄土/古土壤的年龄。
- 王喜生杨振宇R.Lφvlie裴军令孙知明
- 关键词:海陆对比
- 内蒙古托克托湖相地层时代讨论被引量:3
- 2013年
- 采用岩性描述以及OSL和ESR测年方法,研究内蒙古托克托台地郝家窑剖面和郝家窑钻孔的地层时代。研究表明,郝家窑剖面出露地层厚度47.0 m,湖相层顶部的年龄约为距今100 ka,剖面底部的年龄约为距今150 ka。郝家窑钻孔岩性大致分3段:0~12.77 m为棕黄色粉砂质黏土、黏土质粉砂,OSL年龄为距今120~40 ka,应属晚更新世马兰黄土;12.77~72.23 m为淡黄绿、灰褐色粉、细砂层和粉砂质黏土,湖相沉积层,OSL年龄约为距今400~100 ka,属上更新统—下更新统;72.23~118.45 m为棕红色粉砂质黏土层夹钙质层,属受流水影响的风成黄土,ESR年龄为距今476~990 ka,对应于中更新统离石黄土。托克托湖相层的时代与萨拉乌苏河流域经典的萨拉乌苏组(距今75~150 ka)有较大差距,似乎不宜归入萨拉乌苏组,建议暂称为托克托组。
- 蒋复初傅建利王书兵李朝柱
- 关键词:萨拉乌苏组湖相地层ESR年龄
- 川北若尔盖高原表土孢粉的特征及其与现代植被的关系被引量:16
- 2010年
- 通过对若尔盖高原不同植被带34个表土样的孢粉分析,研究了各植被带的表土孢粉组合与现代植被的关系。结果显示:表土孢粉组合基本上能够反映出现代植被的整体特征,与现代植被带在空间分布、建群种和优势种属方面基本相同,但不完全等于植被组成,影响其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人类活动、孢粉保存、孢粉产量、外来孢粉和孢粉鉴定。表土花粉的代表性因种属的不同而各有差异。乔木花粉中,松属具有超代表性,云杉属代表性较好,而桦木属不具有超代表性;草本花粉中,菊科具较好的代表性,蒿属和藜科等具代表性,而禾本科和莎草科具低代表性;蕨类孢子具等代表性。
- 蔡遥王燕蒋复初李朝柱
- 关键词:表土孢粉植被若尔盖高原
- 内蒙古托克托台地湖相地层及其初步意义被引量:18
- 2012年
- 内蒙古河套地区广泛分布着一套晚第四纪河湖相地层,前人将其与萨拉乌苏组对比。托克托台地位于河套盆地最东部,晋陕峡谷上峡口,地貌上构成二级台地。台地前缘湖相地层出露良好。本文主要研究了郝家窑剖面湖相地层的时代与沉积环境。郝家窑剖面出露地层厚约47m:上部为棕黄色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层,风成黄土,厚约3m;下部为青灰、黄、灰白色粉砂、粘土质粉砂、粉砂质粘土层,湖相地层,厚约44m。湖相层顶部的OSL年龄约100kaB.P.,剖面底部的OSL年龄约为145kaB.P.,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郝家窑剖面沉积物色度指标显示,L^*曲线和a^*曲线在3m处有明显的转折,之上为风成沉积,之下为湖相沉积。烧失量测试结果,LOI550的最高值为8.39%,最低值为0.44%,平均值为3.16%;LOI950的最高值为18.05%,最低值为0.51%,平均值为6.39%。郝家窑剖面湖相沉积物的亮度L^*和烧失量LOI950的趋势基本同步,由下向上呈波动上升趋势,反映沉积物碳酸盐含量在不断增高,湖水矿化度在增大,指示了湖泊处于封闭的环境,黄河当时可能没有通过河套盆地。托克托地区约于100kaB.P.左右结束湖泊沉积,转型发育风成黄土。
- 蒋复初王书兵李朝柱傅建利阎浩
- 关键词:湖相地层色度烧失量黄河
- 川北若尔盖高原玛曲—红原一带表土中孢粉组合的特征被引量:4
- 2007年
- 通过对四川若尔盖高原玛曲—红原一带20个表土孢粉样的分析,研究了该区域表土孢粉组合与现代植被的关系。结果显示,玛曲—红原一带表土的孢粉组合基本反映了现代植被的整体特征,与现代植被在植被类型、植被带的空间排列、主要建群种属和优势种属等方面基本一致。依据孢粉的百分含量,可以划分为亚高山灌丛植被区,亚高山灌丛、亚高山草甸植被区和高寒草甸、草原植被区3个植被带。表土花粉的代表性因种属的不同而各有差异,松属和菊科花粉具超代表性,云杉属花粉的代表性较好,禾本科和莎草科具低代表性,而桦木属则不具有超代表性,可能与桦木属花粉不易搬运有关。3个植被区中的表土孢粉的种类、比例与现代植被均存在一定的差别,这可能与植被退化有关。
- 蔡遥王燕蒋复初李朝柱
- 关键词:表土孢粉组合孢粉分析植被
- 鄂尔多斯高原距今15ka以来环境演化被引量:7
- 2014年
- 通过鄂尔多斯高原中部折家梁海子湖泊沉积物的粒度、磁化率、色度等环境指标综合分析,探讨鄂尔多斯高原距今15 ka以来的环境演化。鄂尔多斯高原在距今14.3-11.9 ka,深度205-235 cm,为冷干环境;距今11.9-4.0 ka,指标特征反映了降水较为丰富,湖泊扩张,湖泊演化为稳定的深湖环境。潮湿气候环境可能是由于季风活动加剧所致;距今4.0-0 ka,深度85-0 cm,以大幅度波动为特征,表明气候干冷和湿暖交替,风沙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加强。其中又以距今1.2-1.4 ka期间,深度25-30 cm时气候最为干旱,沉积了较粗的砂,为一强沙尘暴多发时期。
- 蒋复初王书兵傅建利李朝柱蔡遥
- 关键词:湖泊沉积环境演化鄂尔多斯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