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011GGF01005)

作品数:1 被引量:19H指数:1
相关作者:李健高保全丁金强刘萍王清印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地理群体
  • 1篇日本蟳

机构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1篇陈萍
  • 1篇王清印
  • 1篇刘萍
  • 1篇丁金强
  • 1篇高保全
  • 1篇李健

传媒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中国沿海日本蟳4个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比较分析被引量:19
2012年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以体质量和12个形态性状为指标,对分别采自中国大连(DL)、莱州湾(LZ)、海州湾(HZ)和象山湾(XS)海区的4个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地理群体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蟳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大,雌、雄间的差异显著(P<0.0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莱州湾群体(LZ)和大连群体(DL)间的遗传距离值最小,象山群体(XS)与莱州湾群体(LZ)间的遗传距离值最大。主成分分析显示,4个群体雌蟹的前5个主成分差异贡献主要集中在大螯相关指标和甲长,累积贡献率为74.021%,群体间的差异受大螯和甲长的相关参数影响最大,而雄蟹前5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73.212%,群体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一侧齿和第一步足方面,主成分散点图的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逐步判别分析结果显示,4个群体雌蟹的综合判别率为84%,其中以大连群体(DL)最低(64%),象山湾群体(XS)最高(100%);4个群体雄蟹的综合判别率为70%,其中莱州湾群体(LZ)和大连群体(DL)的判别率最低(56%),象山湾群体(XS)的最高(100%)。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日本蟳群体间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形态差异,但这些差异尚未达到亚种水平。本研究旨在为日本蟳不同地理种群的识别、亲缘关系的比较、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提供基础资料。
丁金强刘萍李健王清印高保全陈萍
关键词:日本蟳地理群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