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40533011)

作品数:17 被引量:137H指数:7
相关作者:吴超李明李孜军欧家才周勃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建筑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矿业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篇湿润剂
  • 6篇粉尘
  • 4篇粘附
  • 4篇玻璃表面
  • 3篇清洗剂
  • 3篇毛细管
  • 2篇铅锌矿
  • 2篇外墙
  • 2篇锌矿
  • 2篇井下
  • 2篇井下应用
  • 2篇环境工程
  • 2篇建筑
  • 2篇建筑外墙
  • 2篇TIO2
  • 1篇阴离子
  • 1篇阴离子型
  • 1篇有色
  • 1篇有色金属
  • 1篇有色金属矿

机构

  • 18篇中南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安全生产...

作者

  • 18篇吴超
  • 4篇李孜军
  • 4篇李明
  • 3篇夏长念
  • 3篇彭小兰
  • 3篇周勃
  • 3篇欧家才
  • 2篇贺兵红
  • 2篇李艳强
  • 2篇吴国珉
  • 2篇吴桂湘
  • 1篇易斌
  • 1篇黄小梅
  • 1篇王黎静
  • 1篇余时芬
  • 1篇廖慧敏
  • 1篇陈沅江
  • 1篇左治兴
  • 1篇廖国礼
  • 1篇向维

传媒

  • 3篇安全与环境学...
  • 2篇工业安全与环...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中国安全科学...
  • 2篇清洗世界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采矿技术
  • 1篇安全与环境工...

年份

  • 2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阴离子型湿润剂与硫化矿尘的耦合性实验被引量:12
2006年
为了研究粉尘与湿润剂的耦合性,采用毛细管正向渗透实验方法,研究了3种阴离子型湿润剂溶液的含量(质量分数)、温度、湿润液添加钠盐等因子对10种硫化矿尘湿润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当温度为20℃左右时,对部分硫化矿尘,湿润剂含量越高,湿润效果越差;2)矿尘的氧化性强弱对湿润剂的效果没有明显的影响;3)湿润剂溶液添加钠盐后能提高其湿润硫化矿尘的效果,使湿润剂的成本有所降低;4)溶液的湿润效果与温度有显著关系,温度为20℃左右,湿润剂对有些硫化矿尘不仅没有改善湿润效果,反而起了负作用,温度为20~35℃,湿润效果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从35℃增加到55℃,湿润效果没有变化,继续增加溶液的温度,湿润效果反而降低.
吴超欧家才吴国珉
关键词:钠盐
化学试剂预处理玻璃表面防尘保洁实验
2009年
应用玻璃清洗剂和TiO2试剂对载玻片表面进行预处理,将其按照不同角度(与水平面夹角)放置一定时间进行采样,研究不同时间载玻片表面沉积、粘附粉尘微颗粒的规律和清洗的难易程度,以便分析不同试剂预处理玻璃表面的防尘效果和清洗粘附粉尘的功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在相同条件下,经过试剂预处理的载玻片表面粘附的粉尘比较容易清洗干净,玻璃表面经预处理后具有一定防尘保洁功能。2)载玻片粘附粉尘的时间越长,越难清除。3)夹角为0°、45°时,清洗前后栽玻片的粉尘微颗粒总数变化与采样时间成正比关系,夹角为90°时则不明显,说明后者主要以物理化学粘附为主,比前者重力自然沉降粘附作用力大,不易清除。4)微颗粒平均粒径与采样时间、放置夹角和试剂类型没有明显关系,粒径主要集中在12~22μm,遮光比的变化与载玻片粘附的微颗粒总数变化类似。
李明吴超
关键词:玻璃表面清洗剂预处理TIO2
室内颗粒物在玻璃表面的沉积与黏附特性被引量:2
2008年
为研究室内颗粒物的自然沉降和黏附玻璃表面的规律,将普通硅酸盐玻璃载玻片以与水平面呈不同夹角(0°,45°和90°)放置于实验室中,研究载玻片表面在未处理、经玻璃清洗剂或TiO2处理条件下,不同放置时间(1,3,10和30 d)内其黏附颗粒物的特性. 结果表明:经TiO2预处理的载玻片表面黏附的颗粒物质量与放置时间呈正比,与水平面夹角呈反比;而未处理和经玻璃清洗剂处理的载玻片的上述关系不明显.经清洗剂预处理的载玻片表面的颗粒物数浓度、遮光比相对较小,说明可以通过表面预处理防止玻璃表面黏尘. 载玻片表面黏附颗粒物的平均粒径不随放置时间、与水平面夹角和预处理试剂种类变化而明显改变,粒径主要集中在15~25 μm.
李明吴超李孜军
关键词:颗粒物粒径玻璃表面清洗剂TIO2
湿润剂溶液在硫化矿矿尘中的反向湿润行为研究被引量:16
2005年
采用毛细管反向渗透湿润实验方法,研究了两种阴离子型湿润剂对两种硫化矿矿尘的反渗长度与反渗时间的关系。在实验中,环境和溶液的温度不高(20℃左右),所选的两种湿润剂对硫化矿矿尘都具有一定的改善湿润效果作用,试剂A比试剂B稍好。在反渗长度1cm内,其反渗长度与反渗时间接近线性关系;反渗长度增大,其反渗长度与反渗时间近乎成抛物线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用毛细管反渗湿润法研究湿润剂对硫化矿矿尘的湿润行为时,反渗时间与反渗长度的关系基本可用Washburn方程描述;但除了方程中所含的参数外,还存在着诸多的影响因素,如几何条件、矿尘的物理化学性质、湿润剂的种类和浓度梯度等。
吴超欧家才周勃陈沅江
关键词:环境工程毛细管
微颗粒在表面粘附的力学模型可视化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通过中外文数据库对微颗粒在表面粘附的力学模型研究成果进行了检索,分析发现这些模型抽象、不直观,不利于理解和研究粘附的机理,基于此,利用MATLAB软件对这些粘附力学模型进行可视化模拟,通过归纳、分析和总结评价,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李艳强吴超
关键词:微颗粒表面粘附力学模型可视化
受限空间内粉尘流动的浓度分布模型及其数值模拟被引量:20
2007年
受限空间内颗粒的流动规律对研究颗粒输送和净化等有很大的作用,在其基础上运用气固两相流动理论中的欧拉-拉格朗日离散相模型和湍流等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软件,以通风管道为例,对受限空间内粉尘浓度分布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和讨论气体风速、管径的变化对通风管道内浓度分布的影响,同时对管道后底部附近的直线和点处浓度随进口风速变化进行模拟和监测。通过结果和对比表明该模拟较好地体现了粉尘等颗粒在管道等受限空间实际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李艳强吴超易斌黄小梅
关键词:通风管道气固两相流粉尘分布数值模拟
不同实验装置测定粉尘湿润剂的湿润效果相关性被引量:20
2005年
采用滴液法、正向渗透法和反渗湿润法分别研究了3种阴离子型湿润剂对10种硫化矿粉尘的湿润效果,比较了不同实验装置研究湿润剂湿润粉尘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温度约20℃时,使用上述3种实验方法对相同的试剂和粉尘做湿润实验没有相关性,许多情况下还出现完全相反的结果;而对于相同的实验装置,3种湿润剂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由此可以看出,实验室研究湿润剂所采用的方法在原理上要与应用现场的特征相适应,否则就将适得其反。
吴超左治兴欧家才周勃李孜军
粉尘湿润剂的性能测定新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6
2007年
介绍了一种粉尘湿润剂的性能测定方法。该方法是将一定质量的粉尘分散在制备好的湿润剂溶液中并搅匀,经过短时间的沉淀后,采用高精度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悬浮在溶液中的粉尘粒径和分散度。结果表明:悬浮在溶液中的粉尘颗粒大小和分散度随着溶液中的湿润剂类型、湿润剂质量浓度和沉淀时间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应用高精度激光粒度分析仪可以间接地研究粉尘湿润剂的性能,从而达到开发新的粉尘湿润剂的目的。以湖南某铅锌矿矿尘为研究对象,对粒径小于20μm的微尘进行实验,证明了该测定方法的可行性,并获得一组抑制铅锌矿矿尘的湿润剂配方。
吴超彭小兰李明吴国珉
关键词:粉尘激光粒度分析仪
有色金属矿山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被引量:25
2006年
以湖南某铅锌矿山为研究对象,在对矿区水体和土壤进行了取样、化验和分析的基础上,对矿山的重金属污染迁移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矿区重金属污染进行了系统的评价。通过对采矿活动重金属污染的事故树分析,认为尾矿库是矿山重金属污染环境的主要场所。并建立了尾矿重金属离子随AMD迁移的数学模型,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根据采矿活动不同工序的重金属污染特性,将矿区划分为4个不同的污染片区,各片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递降的顺序为:尾矿污染区污染>精矿运输污染区污染>污风沉降污染区污染>坑道废水污染区污染,其中尾矿库是重金属向环境迁移最主要的场所,矿山治理和控制重金属污染重点应放在尾矿污染区。依据环境风险评价理论和方法,建立了矿区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研究区重金属污染程度、重金属毒性响应系数和生态危害系数的计算,得出了研究区土壤不同片区的生态风险指数,其风险级别属重污染级。最后就如何治理和控制有色金属矿山重金属污染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吴超廖国礼
关键词:有色金属矿山重金属污染迁移
一种测定建筑物外墙表面黏附粉尘的方法
2008年
提出了一种测定建筑物外墙表面黏附粉尘的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选择建筑物外墙面污染有代表性的部位,确定建筑外墙的粉尘采样面积,通常取0.1~0.5m2;2)用玻璃烧杯量取适量蒸馏水,作为从外墙面采得粉尘的载体,通常一次测定使用的蒸馏水为0.1~0.5L;3)用干净小刷子或布片将圈定面积的外墙表面打湿,将粉尘搽洗到蒸馏水中;4)将含有悬浮粉尘的蒸馏水用超声波振动分散,适宜时间和温度分别为2~5min和20~35℃;5)测定单位面积墙面黏附粉尘质量,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溶液的粉尘浓度和分散度(如果粉尘浓度较大,可制作粉尘涂片,在显微分析系统上测定粉尘的粒径分散度)。含尘溶液产生泡沫时会影响测定效果,因此测定粉尘浓度前需先加消泡剂消泡。该测定与评价方法对评价建筑物表面粉尘的污染程度和清洁剂效果等具有重要意义。
吴超余时芬夏长念贺兵红
关键词:环境工程建筑外墙粉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