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项目(122-GK110026)
- 作品数:12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王毓红冯少波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更多>>
- 指称对象的类比转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以《文心雕龙》为例证
- 2012年
- 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纹理"、"花纹"意义上的"文"通常又被用来泛指事物所呈现出来的外在形貌。基于人与自然万物的基本相似性和统一性,刘勰把文纳入到对整个宇宙人生、自然界的统一思考中,由天地万物有文类比推出人也有文,人文的可理解性作为书本,作为言语道出自身。作为"群言之祖",《五经》就是形文、声文和情文的统一体。这种"文"既指称一切用书面文字固定下来的文本,亦指历代以口头形式流传下来的话语。它提供着一种关系结构的模式,在最直接的同时也是最广泛的意义上,它在言说中使一切陈述、一切文本因为言语而联系起来。
- 王毓红
- 关键词:文心雕龙
- 胡旋舞与缠足之起源
- <正>缠足的起源无疑是中国历史研究的一个难题。最早记载缠足的宋代学者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就说:"妇人之缠足,起于近世,前世书传皆无"。宋元明清历代学者,车若水、周密、杨慎、余怀、胡应麟、赵翼、钱泳等均对缠足进行过记载或...
- 冯少波王毓红
- 文献传递
- 贺兰山岩画美感的宏观结构
- 2012年
- 我们能知觉到的贺兰山岩画的真实就是某种物体的形状,也即由一定的点、线、面要素组成的形式。有象性、节奏感和情感态度是一些贺兰山岩画能指层面的显著特征,并由此构成了其美感的宏观结构。一些贺兰山岩画千类万象,或实象或虚象,形体或正或斜,各尽物形,奇古生动。其间充盈着动态的节律,既能带给我们以鲜明的静态节奏感和平衡、宁静感,又不断唤起我们的情感,愉悦我们。
- 王毓红
- 关键词:贺兰山岩画美感节奏感情感态度
- 贺兰山岩画能所关系研究
- 2012年
- 贺兰山岩画是联结概念和视觉形象的、能所统一的视觉语言符号系统。就能所关系而言,整个贺兰山岩画里基本上存在着指称、摹态和表现三种基本能所关系。其中最基本的是指称关系。贺兰山岩画整体追求的是一种确定的指称关系或者摹态关系,但是一些贺兰山岩画在此基础上,还同时追求一种能指与所指之间和谐的表现关系。
- 王毓红
- 关键词:贺兰山岩画指称关系
- 论岩画的符号属性——从贺兰山岩画谈起
- 2014年
- 贺兰山岩画是被人类想象过的图像或者形式:人类同时生活在自己构造的形式世界里。这种具有指称性、功能性价值的形式就是一种符号。它是我们的感觉给我们证明的视觉表象,是拥有一定组合关系和联想关系的能指与所指不可分解的统一体。由特殊制作法形成的点、线和面是结构贺兰山岩画能指层面的三个形式元素。而各种线以及线与面之间的组合是贺兰山岩画内部比较普遍存在的两种基本组合关系,它们借助于联想关系发生作用。
- 王毓红
- 关键词:岩画贺兰山岩画
- 甲骨文象形造字法及其基本结构表义方式被引量:1
- 2013年
- 甲骨文基本以象形方法构筑字形结构,所象事物之形通常就代表它所表示的意义。这就是说甲骨文基本上也是通过能指表示意义的。大凡生活中有着一定具体形状的事物甲骨文皆以象形表示,尤其是象正面人、侧面动物之形的字占大多数。象形动物和人字在甲骨文里经常互用。而它们之间的再次组合便形成了甲骨文里又一种常见的象形字。能指层面的象形某种程度上既限制并决定了甲骨文往往通过重叠、大小、次序和形近四种基本方式表义,又昭示出了它的一个重要特征——表意的具体细微性。
- 王毓红
- 关键词:甲骨文象形
-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话语的叙事艺术——以《文心雕龙》为例
- 2013年
- 刘勰据事叙理,言非蹈虚,敷述昭情,善入史体。《文心雕龙》里存在着顺叙、逆叙、补叙、正叙、借叙、插叙、直叙、婉叙、铺叙、略叙、意叙、先断后叙与先叙后断、假议论以叙与夹议论以叙15种叙事法,其中,顺叙最基本。刘勰批评话语叙事有常,历时性顺叙是《文心雕龙》大部分篇章中的基本序列。然而,这种序列并不单一。刘勰通常得心应手,运用多种叙事法把它组合成可以呈现出多种形式的复合序列——常中有变、正中有奇是其结构特征。
- 王毓红
- 关键词:文心雕龙叙事法
- “骈文非体裁”辨
- 2012年
- 严格说来,对古人通常称为"骈俪"、"骈四俪六"的骈文性质,学界缺乏一个明确的认识。从骈文的创作演变历史和历代人们的有关论述和文章选集来看,与其说骈文是一种与诗、词、奏等相对的一种体裁,不如说它是一种特殊的言说方式。正是作为后者,它广泛地存在于历代各种体裁的文章中:赋、连珠之中有骈俪,令、状之中亦有骈俪。而能得心应手地使用这种言说方式的人们被冠之以骈文家,具有浓厚骈俪色彩的文章则被称之为骈文。
- 王毓红
- 关键词:骈文体裁言说方式
- 唐代三大胡舞中的佛教转世再生思想——以敦煌石窟佛教经变壁画为例
- 胡旋舞、胡腾舞和柘枝舞并称唐代三大胡舞。唐人段安节《乐府杂录》将三舞归于"健舞"类。当代学者有人发现三舞之共性,将其归类合并研究,还有学者直接提出"唐代最流行的胡舞是《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多年来,我国学术界,...
- 王毓红冯少波
- 唐代三大胡舞中的佛教转世再生思想——以敦煌石窟佛教经变壁画为例被引量:3
- 2015年
- 胡旋舞、胡腾舞和柘枝舞并称唐代三大胡舞。唐人段安节《乐府杂录》将三舞归于"健舞"类。当代学者有人发现三舞之共性,将其归类合并研究,还有学者直接提出"唐代最流行的胡舞是《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多年来,我国学术界,包括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以及敦煌学等,对于唐代三大胡舞多有研究。但其成果多局限于对其来源、特征、分类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探讨,绝少涉及其所表达的思想含义。本文拟以敦煌石窟西方净土变说法图为例。
- 王毓红冯少波
- 关键词:柘枝舞敦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