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51043)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建立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为何没有“西方现代派焦虑”:从译介的角度重估《今天》被引量:3
- 2011年
- 作为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刊物,《今天》历来被学界看作当代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源头和重要代表,相关的研究和史料挖掘也多围绕这一定位展开。本文通过分析《今天》(1978-1980)上发表的译介文字、相关理论文章和部分作品,试图对《今天》择取文学资源时的态度和《今天》的文学理解作出新的阐释,提出"现代主义"充其量是《今天》所热切寻求的"现代"文学中的一种,是《今天》在"文革"后参与文学和社会重建时可资参考的资源但绝不是毫无挑剔的文学范本。这一研究将为学界认识1970-1980年代"转折"之际的文学的复杂面向提供重要参照。
- 李建立
- 关键词:现代主义
- 转折时期的文学生活——《今天》(1978—1980)“读者来信”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学界对《今天》的研究多以刊物前史、诗歌作品以及作者为重点,而对其读者关注不够。本文通过对新发掘出来的《今天》的订户资料与读者来信的分析,对其读者构成、传播状况以及读者接受等问题进行初步整理和阐释,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除了学界已有共识的富有精英色彩的"新启蒙"思潮外,还有一段值得重视的以"有蒙共启"为特点的公众意义上的启蒙。对后者一方面的研究可为学界进一步揭示从"文革"到"改革"的文学文化生态。
- 李建立
- 关键词:文学生活
- 海因里希·伯尔的中国遭遇被引量:1
- 2012年
- 作为二战后德国"废墟文学"的重要作家,海因里希·伯尔及其作品理应给文革后的中国文学丰富的启发。但在1980年代的文坛上,伯尔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身份也没有打动有着浓重"诺奖情结"的中国作家。本文认为,伯尔在中国遭受冷遇的原因是当时的"现代派"热潮左右了中国作家的阅读方向,导致外国文学翻译界与研究界力促"废墟文学"为"新时期文学"提供鉴戒的美好愿望没能实现。本文仔细梳理了伯尔作品在中国的译介过程和影响个案,在呈现接受状况的同时,对1980年代以来中国文坛择取文学资源时的偏颇也有所提醒。
- 李建立
- 关键词:海因里希·伯尔
- “人生”问题与人道主义传播的困境——以“潘晓讨论”为参照重读《无主题变奏》被引量:4
- 2013年
- 徐星的《无主题变奏》自发表以来就被指认为当代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品,在此后的批评和传播中,多被以影响研究的方式比较它与西方现代主义经典文本的差异。本文参照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青年》杂志上的"潘晓讨论",重新构造出这一作品的写作语境,对《无主题变奏》提出新的解读,认为小说对80年代初期的社会思潮有清晰的呈现,特别是对"人道主义"话语传播中的困境做出了回应;这与80年代初期"社会"豁免于公共讨论以及"人生"成为80年代重要的文学命题等等存在耦合关系。
- 李建立
- 关键词:人道主义
- “内部译介期刊”视野中的“黄皮书”出版被引量:1
- 2013年
- 在当代出版史上,20世纪60年代初期作为"内部读物"出版的"黄皮书"是一个传奇般的存在:一方面,在相对"封闭"的20世纪60年代,这批书居然包括了西方现代文化史上的众多经典之作,包括萨特、卡夫卡、贝克特等人的代表作品;另一方面,印数有限并原本限制于"内部发行"的"黄皮书",却对当代文化特别是"文革"时期的文化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 李建立
- 关键词:出版史皮书现代文化史译介当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