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41015)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1
相关作者:杨秀花张亚南桑艳梅杨文利徐子迪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纯性
  • 1篇单纯性肥胖
  • 1篇单纯性肥胖儿
  • 1篇单纯性肥胖儿...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A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分泌
  • 1篇饮食
  • 1篇饮食干预
  • 1篇通路
  • 1篇腺苷
  • 1篇疗法
  • 1篇磷酸
  • 1篇磷酸腺苷
  • 1篇环磷
  • 1篇环磷酸腺苷
  • 1篇激酶

机构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刘敏
  • 1篇闫洁
  • 1篇徐子迪
  • 1篇杨文利
  • 1篇桑艳梅
  • 1篇张亚南
  • 1篇杨秀花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饮食干预疗法对单纯性肥胖儿童相关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疗法对治疗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效果。方法选择单纯性肥胖症患儿46例,使用饮食干预疗法进行为期1个月的饮食干预治疗,每日给予单纯性肥胖症患儿正常能量的2/3,三大营养素供给量分别占总能量的比例为蛋白质20%、脂肪25%、碳水化合物55%。结果 46例患儿减重0.5~3.5kg,治疗前体重为(58.64±9.81)kg,治疗后为(56.48±9.58)kg,差异有显著性(α=0.05,t=22.37,P<0.01);治疗前胰岛素为(19.77±11.80)μu/ml,治疗后为(6.94±3.83)μu/ml,差异有显著性(α=0.05,t=7.06,P<0.01);治疗前血糖为(5.39±1.32)mmol/L,治疗后为(3.47±0.42)mmol/L,差异有显著性(α=0.05,t=8.29,P<0.01);治疗前甘油三酯为(7.76±3.68)mmol/L,治疗后为(3.99±1.39)mmol/L,差异有显著性(α=0.05,t=7.06,P<0.01)。治疗前β脂蛋白为(34.31±3.36)mmol/L,治疗后为(19.81±6.00)mmol/L,差异有显著性(α=0.05,t=14.47,P<0.01)。治疗前血红蛋白为(133.0±16.7)g/L,治疗后为(132.3±17.1)g/L,差异无显著性(α=0.05,t=0.18,P>0.05)。治疗前生长激素为(4.11±2.68)ng/ml,治疗后为(3.24±2.35)ng/ml,差异有显著性(α=0.05,t=2.16,P<0.01)。结论饮食干预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杨秀花
关键词:饮食干预肥胖儿童
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通路与谷氨酰胺刺激胰岛素分泌机制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通路与谷氨酰胺刺激胰岛素分泌机制的相关性。方法按照细胞培养标准操作规程培养15HC9细胞(一种来源于转基因鼠的B细胞株),在有葡萄糖(0.25mmoL/L)存在的前提下,以不同浓度的谷氨酰胺(0.0、0.5、1.0、2.0、5.0mmol/L)刺激13HC9细胞胰岛素的分泌,取出培养液,离心后留取上清液,分别测定细胞培养液中的胰岛素水平和13HC9细胞内的cAMP水平,分析谷氨酰胺刺激对15HC9细胞内cAMP水平和培养液中胰岛素水平的影响。结果在有葡萄糖(0.25mmol/L)存在的前提下,随着谷氨酰胺浓度的增加(0.0、0.5、1.0、2.0、5.0mmolfL),13HC9细胞培养液中的胰岛素[0.0ng/(mL·million)、19.1ng/(mL·million)、29.1ng/(mL·million)、30.1rig/(mL·million)、33.9us/(mL·million)]及cAMP水平(0.0pmol/million、40.0pmol/million、51.5pmol/million、52.5pmol/million、61.3pmol/million)均相应增加。结论谷氨酰胺对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起着进一步放大作用,并且这种放大作用是以cAMP的存在为前提的。
桑艳梅杨文利徐子迪张亚南闫洁刘敏
关键词:胰岛素分泌谷氨酰胺环磷酸腺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