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725621)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孙世国樊江莉彭孝军杨洋刘凤玉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发光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探针
  • 1篇三联吡啶
  • 1篇三联吡啶钌
  • 1篇探针
  • 1篇吡啶
  • 1篇细胞
  • 1篇离子
  • 1篇联吡啶
  • 1篇联吡啶钌
  • 1篇罗丹明
  • 1篇化学发光
  • 1篇活细胞
  • 1篇汞离子
  • 1篇发光
  • 1篇发光机理
  • 1篇分析化学
  • 1篇ECL

机构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彭孝军
  • 2篇樊江莉
  • 2篇孙世国
  • 1篇刘凤玉
  • 1篇王静云
  • 1篇郭柯馨
  • 1篇杨洋
  • 1篇孙平平

传媒

  • 1篇化学通报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三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机理及改善其强度的途径被引量:3
2009年
三联吡啶钌([Ru(bpy)23+])电化学发光(ECL)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好和操作简单等优点,使其在生物化学分析、临床检测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概述了三联吡啶钌ECL的相关反应机理,并对近年来国内外通过改变共反应物结构、应用表面活性剂、组建双核及多核钌金属络合物体系、利用分子内电子转移原理等方法来有效增强三联吡啶钌ECL强度的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ECL检测过程中分子内和分子间作用的协同应用将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杨洋孙世国刘凤玉樊江莉彭孝军
关键词:三联吡啶钌
一种应用于活细胞中检测Hg^(2+)的罗丹明类荧光探针
2009年
基于罗丹明类荧光团,合成了1种新型的Hg2+荧光探针R-A。R-A以带有2个羧基的含硫开链冠醚为识别基,对Hg2+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和荧光增强,基本不受其他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或重金属离子的干扰。此外,R-A与汞离子有较强的络合能力,不受环境中多种阴离子的影响,并且能够在微摩尔级实现对水相中Hg2+的检测。在较宽的pH范围内(包括生理环境),R-A对Hg2+仍然表现出较大的荧光响应,并且荧光强度保持稳定。R-A的酯化形式,R-E,具有良好的细胞渗透能力,应用于Hela细胞和PC12细胞中显微成像,实现了活细胞内Hg2+的检测。
郭柯馨樊江莉彭孝军王静云孙世国孙平平
关键词:分析化学荧光探针汞离子活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