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

作品数:1,214 被引量:17,825H指数:60
相关作者:盛承发陈洪松莫江明王克林宣维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13篇期刊文章
  • 5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5篇农业科学
  • 239篇天文地球
  • 203篇生物学
  • 139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2篇环境科学与工...
  • 78篇电子电信
  • 78篇医药卫生
  • 63篇理学
  • 32篇机械工程
  • 27篇经济管理
  • 27篇化学工程
  • 25篇航空宇航科学...
  • 20篇电气工程
  • 16篇水利工程
  • 9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核科学技术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49篇土壤
  • 37篇水分
  • 36篇红壤
  • 32篇土壤水
  • 31篇污染
  • 30篇红外
  • 29篇水稻
  • 29篇激光
  • 29篇编码器
  • 26篇数值模拟
  • 26篇值模拟
  • 25篇气候
  • 25篇降水
  • 24篇昆虫
  • 23篇土壤水分
  • 23篇基因
  • 19篇湿地
  • 17篇电池
  • 17篇植物
  • 16篇亚热带

机构

  • 758篇中国科学院
  • 164篇中国科学院研...
  • 154篇中国科学院长...
  • 97篇中国科学院大...
  • 77篇中国科学院亚...
  • 69篇中国科学院大...
  • 34篇中国科学院软...
  • 29篇中国科学院华...
  • 21篇南京农业大学
  • 21篇中国科学院力...
  • 19篇中国科学院上...
  • 18篇解放军理工大...
  • 17篇成都信息工程...
  • 16篇南京大学
  • 16篇大连医科大学...
  • 15篇南京信息工程...
  • 14篇中国科学院成...
  • 12篇中南大学
  • 1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1篇湖南农业大学

作者

  • 47篇盛承发
  • 39篇陈洪松
  • 34篇王克林
  • 33篇莫江明
  • 32篇宣维健
  • 29篇史学正
  • 28篇万秋华
  • 26篇方运霆
  • 26篇于东升
  • 24篇王洪杰
  • 24篇苏建平
  • 21篇吕申
  • 20篇王红托
  • 19篇许国旺
  • 18篇李德军
  • 16篇孙维侠
  • 14篇孙公权
  • 14篇周筠珺
  • 12篇蒋新
  • 11篇夏利民

传媒

  • 28篇生态学报
  • 28篇昆虫知识
  • 28篇土壤学报
  • 26篇土壤
  • 23篇光学精密工程
  • 19篇红外与激光工...
  • 19篇动物分类学报
  • 18篇兽类学报
  • 18篇动物学杂志
  • 17篇环境科学
  • 15篇水土保持学报
  • 15篇地球化学
  • 14篇湖泊科学
  • 14篇应用生态学报
  • 13篇水生生物学报
  • 12篇应用与环境生...
  • 12篇气候与环境研...
  • 11篇昆虫学报
  • 11篇遥感学报
  • 10篇生物多样性

年份

  • 3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16篇2015
  • 19篇2014
  • 48篇2013
  • 52篇2012
  • 92篇2011
  • 159篇2010
  • 146篇2009
  • 99篇2008
  • 86篇2007
  • 105篇2006
  • 135篇2005
  • 112篇2004
  • 130篇2003
  • 44篇2002
  • 7篇2001
1,2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夏季广州城区细颗粒物PM_(2.5)和PM_(1.0)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特征被引量:90
2010年
于2008年7月1~31日在广州城区每天采集PM2.5和PM1.0样品.利用离子色谱分析了样品中Na+、NH4+、K+、Mg2+、Ca2+、F-、Cl-、NO3-和SO24-等9种离子组分质量浓度,并同步收集气象因子、大气散射系数、大气能见度以及SO2、NO2、O3气体污染物质量浓度等数据.结果表明,PM2.5和PM1.0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总浓度分别为(25.5±10.9)μg·m-3和(22.7±10.5)μg·m-3,分别占PM2.5和PM1.0质量浓度的(47.9±4.3)%和(49.3±4.3)%.SO42-占PM2.5和PM1.0中质量浓度百分比最高,分别为(25.8±4.0)%和(27.5±4.5)%.较高的温度和O3浓度有利于SO24-的生成,较高相对湿度有利于NO3-的生成.PM2.5和PM1.0中亲水性较强的SO42-、NH4+和NO3-对散射系数和能见度影响较大.
陶俊张仁健董林张涛朱李华韩静磊许振成
关键词:细颗粒物水溶性无机离子气体污染物散射系数能见度
毛兰素诱导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被引量:12
2011年
毛兰素是名贵中药材石斛的活性化合物之一,研究了其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诱导的细胞凋亡分子机制.实验表明,毛兰素能显著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且随着药物浓度与时间增加,抑制率呈明显的剂量时间效应,48 h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4.5 nmol/L;毛兰素能显著诱导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并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分子机制研究显示,毛兰素通过下调XIAP、Bcl-xL蛋白表达以及激活Caspase-9、Caspase-7、Caspase-3和PARP活性从而诱导SW480细胞凋亡.结果表明毛兰素可能对结肠癌的防治具有潜在药用价值.
崔旭琴苏鹏朱启彧安君霞王晶吴坚唐亚雄
关键词:毛兰素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石斛
WRF模式短期高温天气模拟对陆面方案的敏感性被引量:8
2011年
利用中尺度模式WRFV2.2及NCEP再分析资料,以24h短期天气模拟的方式,模拟了我国2003年7月下旬江南及华南地区的高温天气,检验了模拟高温对不同陆面方案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模式总体上能模拟出≥35℃的气温分布形势,但模拟高温对不同陆面方案比较敏感,在模拟强度、TS评分及误差上存在较大差异,如从评分来看,SLAB方案模拟最好,RUC次之,NOAH再次之;不同陆面方案能模拟出方案之间的系统性差异,如三个方案中SLAB方案模拟平均绝对误差最小,模拟低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最为偏东;不同的陆面方案主要通过模拟地表感热通量的变化影响地面气温变化,由不同方案引起的环流变化与地面气温变化之间的正反馈机制不重要,甚至在主要高温区存在"负"反馈.改进陆面方案对提高地面气温的数值预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曾新民吴志皇熊仕焱宋帅郑益群刘华强
关键词:WRF模式高温天气陆面方案
酸性土壤中Cd^(2+)的吸附与运移特性被引量:14
2007年
采用平衡吸附和室内土柱淋溶实验研究Cd2+在酸性土壤中的吸附和运移规律.结果表明:红壤和砖红壤中Cd2+的吸附,在其低浓度范围内符合线性等温方程,Cd2+在砖红壤上的分配系数是红壤上的8倍,能较好地用一级动力学方程的两点和一点模型拟合Cd2+的吸附.红壤快反应的比例约为50%—60%,砖红壤快反应的比例约为90%—95%.采用两点位非平衡模型,红壤β值范围为0.50—0.70,f值的范围是0.40—0.60,仅有40%—60%的吸附点位是瞬间完成,还有一部分吸附点位受速率限制,用非平衡两点模型比用平衡模型能更好地描述Cd2+的运移规律;而砖红壤β值在0.93—0.99,f>0.92,有大于90%的吸附点位是瞬间完成,不到10%受速率限制,很容易达到局部平衡,运用平衡模型可能更适合,这与动力学方程的结果基本一致.
王代长蒋新贺纪正卞永荣郜红建
关键词:土壤
空气CO_2增高条件下荔枝叶片光合作用和超氧自由基产率被引量:11
2003年
研究结果表明 ,生长在 77± 5PaCO2 分压下 30d的荔枝幼树 ,其光合速率较大气CO2 分压 (39.3Pa)下的低 2 3% ,光下线粒体呼吸速率和不包含光下呼吸的CO2 补偿点亦略有降低 .空气CO2 增高使叶片最大羧化速率 (Vcmax)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 (Jmax)降低 ,表明大气增高CO2 分压下叶片的光系统I(PSI)能量水平较低 ,叶片超氧自由基产率亦降低 39% ,叶片感染荔枝霜疫霉病率则从生长在大气CO2 分压下的1.8%增至 9.5 % .可能较低光合和呼吸代谢诱致较低的超氧自由基产率 ,而使叶片易受病害侵染 .叶片受病害侵染后表现为超氧自由基的激增 .在全球大气CO2
孙谷畴曾小平赵平彭少麟
关键词:荔枝光合作用
基于FPGA的增量式编码器误差自动检测系统被引量:8
2017年
为提高增量式编码器检测精度和效率,实现增量式编码器的自动检测,设计一种基于FPGA的增量式光电编码器自动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能够快速地检测出被检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均匀性和正交性误差。首先,利用无刷直流电机带动被检增量式编码器匀速转动;其次,利用FPGA构成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自动采集被检编码器的相关数据,并计算出均匀性与正交性误差;最后,通过LCD液晶显示屏显示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可以准确地检测出分辨力为40″的增量式编码器误差。
刘小树万秋华杨守旺卢新然孙莹
关键词:增量式编码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环丙氨嗪在我国5种代表性土壤中的吸附特征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批平衡法,研究了环丙氨嗪在江西鹰潭红壤、江苏南京黄棕壤、江苏常熟水稻土、河南封丘潮土和黑龙江海伦黑土5种土壤中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环丙氨嗪在5种供试土壤中的吸附过程趋于线性吸附,且均能以Freundlich模型和Langmuir模型较好地进行线性拟合.其中,环丙氨嗪的土壤吸附lgKf值分别为:潮土1.650 5、黄棕壤1.671 5、红壤1.715 3、水稻土2.457 9和黑土2.655 7,表明环丙氨嗪在5种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存在较大差异.Kf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r=0.989),与土壤pH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938).其吸附自由能变化为-20.8^-23.0 kJ/mol,表明环丙氨嗪在土壤中的吸附主要是物理吸附.
唐玲丽王辉王辉董元华刘德辉赵玲张劲强刘新程
关键词:环丙氨嗪土壤
通过姿态控制改变卫星面质比的优化算法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根据大气阻力对卫星编队的影响,为了保持伴飞运动的长期稳定,采用改变卫星面质比的被动式轨控方法。针对如何具体改变卫星面质比的问题,推导了一种太阳能帆板固定的卫星构型中姿态与面质比的数学关系,并建立了优化模型。根据面质比保持和改变的不同需要,设计了对地稳定模式、偏置稳定模式及姿态机动模式等三种姿态控制模式。通过其在Matlab平台上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方法可有效改变卫星面质比实现姿轨控一体化设计;同时可以在保证面质比达到期望值的前提下,使得太阳能帆板朝向太阳。
赵晓峰赵黎平钟红恩祝文博
关键词:伴随卫星太阳能帆板
多层电解质型中温SOFC被引量:4
2005年
采用柠檬酸法合成了Gd0 1Ce0 9O1 95(GDC)、La0 45Ce0 55O2-σ/2(LDC)、La0 9Sr0 1Ga0 8Mg0 2O2 85(LSGM)电解质材料,并制备了阳极负载型GDC LSGM、LDC LSGM和LDC LSGM LDC多层薄膜电解质单体电池,考察了单体电池的U J特性和功率输出性能。结果显示:GDC LSGM电解质电池没有电流产生;LDC LSGM电解质电池最大输出功率密度最高,800℃时约为0 72W/cm2,但不稳定;LDC LSGM LDC多层电解质电池的开路电压最高,800℃时可达0 814V。
毕忠合衣宝廉程谟杰
关键词: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产喜树碱的喜树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LY013的分离、退化及退化后的次级代谢产物(英文)被引量:4
2013年
为寻找喜树碱产生菌,从喜树内皮中分离得到50株内生真菌.采用HPLC-DAD分析、筛选这些内生真菌的发酵产物,并进一步采用HPLC-DAD-HRMS确证喜树碱的产生.结果表明,其中一株编号为LY013的内生真菌具有产喜树碱的能力.根据LY013菌株的生长形态、菌丝体和孢子分析,将其鉴定为Aspergillus sp.LY013.在后续进行的传代培养研究中,发现LY013生产喜树碱的能力在传代过程中迅速退化.为了进一步了解LY013的化学成分背景,对该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深入研究.从LY013的发酵产物中,共分离获得9个复杂生物碱.综合运用波谱方法和相关化学技术,将这9个复杂生物碱鉴定为pseurotin A(1)、FD-838(2)、fumitremorgin C(3)、tryprostatin B(4)、cyclotryprostatin B(5)、12,13-dihydroxyfumitremorgin C(6)、spirotryprostatin A(7)、fumiquinazoline J(8)和fumiquinazoline C(9).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Aspergillus sp.LY013奠定了基础.
蒲祥李光州肖青易进海田永强张国林赵立兴罗应刚
关键词:喜树内生真菌喜树碱
共1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