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ZH092)

作品数:6 被引量:55H指数:5
相关作者:刘兰秋郑雪倩赵然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华卫律师事务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医疗纠纷
  • 2篇医生
  • 2篇执业
  • 2篇乡村医生
  • 2篇村医
  • 2篇村医生
  • 1篇调解
  • 1篇调解立法
  • 1篇调解仲裁
  • 1篇医疗服务监管
  • 1篇医师
  • 1篇医师资格
  • 1篇医师资格考试
  • 1篇域外
  • 1篇执业(助理)...
  • 1篇执业风险
  • 1篇仲裁
  • 1篇无过错
  • 1篇过错
  • 1篇过失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市华卫律...

作者

  • 6篇刘兰秋
  • 1篇郑雪倩
  • 1篇赵然

传媒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医院
  • 1篇河北法学
  • 1篇证据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化的法律要求及问题被引量:7
2013年
乡村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化对于提升村民就医安全、保障村民获得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存在可行性较低、执业(助理)医师化后的乡村医生难以完全承载村卫生室的功能、缺乏保障执业(助理)医师化的乡村医生安心执业的法律制度等诸多问题。探索与村卫生室的功能定位相适应的"乡村全科医师资格考试"体系,对通过该考试的乡村医生实行完全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取得"乡村全科医师资格证书"的村医安心执业。
刘兰秋
关键词:乡村医生医师资格考试法律实施
韩国医疗纠纷调解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13
2014年
为有效化解医疗纠纷、救济医疗损害从而为医务人员创造一个安宁的诊疗环境,韩国出台了《关于医疗事故损害救济及医疗纠纷调解等的法律》。依据该法律之规定,韩国设立了医疗纠纷调解仲裁院,在调解仲裁院下设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和医疗事故鉴定团,实施新的医疗纠纷调解仲裁制度。该法律还规定了医疗损害赔偿互助制度、医疗损害无过失补偿制度及代偿制度等。
刘兰秋
关键词:医疗纠纷
域外医疗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如何有效化解日益增长的医疗纠纷,维系医患关系的良性运转,是域外许多国家和地区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家都建立了颇具特色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并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度重视行业性、专业性组织的作用,以完善的法律与制度保障医疗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的顺利运行,通过健全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确保第三方调处效果的最终实现是上述国家的一致做法。
刘兰秋
关键词:医疗纠纷
试论我国现代化医疗服务监管制度的构建被引量:8
2013年
加强医疗服务监管是保障患者就医安全、公平、有效与经济的重要手段。当前国内医疗服务监管制度存在监管理念落后、监管主体不健全、监管规则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国内应充分借鉴域外经验,基于专业化、独立性、多元化、法治化的理念构建现代医疗服务监管制度的实践路径。
刘兰秋
我国乡村医生执业风险分担机制的构建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建立乡村医生执业风险分担机制的必要性,并就乡村医生执业风险分担机制的具体制度设计提出建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昌平区7个乡镇的133名乡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5.2%(100/133)的乡村医生认为目前面临的执业风险非常大或比较大,90.2%(120/133)的乡村医生都非常担心或比较担心发生医疗纠纷。96.2%(128/133)的乡村医生都认为应该建立执业风险分担机制,并认为出资主体应多元化,且68.4%(91/133)的乡村医生自身的出资意愿较高。结论我国亟待建立乡村医生执业风险分担机制。应结合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的政策环境,在乡镇卫生院的主导之下,秉承"全面覆盖、分类对待"的原则,探索灵活有效的、切实可行的风险分担方式,同时完善农村医疗纠纷解决机制,保障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刘兰秋赵然
关键词:乡村医生
无过错医疗损害补偿机制的构建被引量:16
2012年
无过错医疗损害的发生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损害严重性、无可归责性等特点。国内对医疗损害赔偿问题主要采行过失责任主义,并未对非医疗过失导致的医疗损害设定相应的救济途径。应坚持在全社会范围内分担无过错医疗损害、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以立法形式推进等原则下,尽快构建适合国情、科学有效的无过错医疗损害补偿机制,如建立无过错医疗损害赔偿基金,建立患者就诊医疗风险基金制度和商业性的医疗意外保险等。
刘兰秋郑雪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