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C730001)
-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思竹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走向跨文化宗教学——以雷蒙·潘尼卡为例看一种范式转向被引量:2
- 2013年
- 追溯宗教学史可以发现,有两条相互分歧的研究路线:一条主张科学主义的路线,倾向于科学地、批判地、历史地和比较地研究宗教;另一条则倾向于宗教学的实践功能,认为促进各宗教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改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宗教学的主要任务。后一条路线以宗教间关系为研究之起点和目标,从中可以引出我们所寻求的跨文化方法。当代跨文化研究的先驱雷蒙.潘尼卡的相关思想,经由梳理,可以从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方法(包括"历地解释学"、"对话的对话"、寻找"形式相似的等价物"等)两方面为我们竖立起跨文化宗教学的某种样态。
- 思竹
-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
- 走向跨文化解释学被引量:8
- 2008年
- 跨文化的理解和解释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解释学,一种不同于单一文化内部所适用的跨文化解释学。跨文化研究的杰出倡导者雷蒙·潘尼卡以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探索为跨文化解释学及其方法论的确立提供了一个极有参考价值的模本。我们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跨文化解释学:从动力来说,跨文化解释学首先应以当前人类生存的跨文化处境为外在推动,以人在自我理解上的跨文化信念为内在驱动。在性质上,由于需要克服不同文化之间的空间距离,跨文化解释学是一种历地解释学。在方法上,跨文化解释学则需要以"对话的对话"为基本的方法论,也即一种区别并超越"辩证的对话"的新对话型态。在目标上,跨文化解释学最终是为了实现不同文化的共同更新和相互丰富。
- 思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