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8193)

作品数:6 被引量:71H指数:4
相关作者:陈仁朋陈云敏徐正中任宇陈伟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土力学
  • 2篇群桩
  • 2篇荷载
  • 1篇单桩
  • 1篇单桩竖向
  • 1篇地下建筑
  • 1篇电厂
  • 1篇多尺度
  • 1篇循环加载
  • 1篇支盘
  • 1篇支盘桩
  • 1篇软基
  • 1篇软土
  • 1篇软土层
  • 1篇上拔
  • 1篇上拔荷载
  • 1篇设计方法
  • 1篇深厚软基
  • 1篇施工过程
  • 1篇时域反射测量

机构

  • 6篇浙江大学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浙江省电力设...

作者

  • 6篇陈云敏
  • 6篇陈仁朋
  • 2篇王作洲
  • 2篇孔令刚
  • 1篇凌道盛
  • 1篇贺炜
  • 1篇徐正中
  • 1篇任宇
  • 1篇樊继营
  • 1篇陈赟
  • 1篇郑中
  • 1篇童建国
  • 1篇陈伟

传媒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电力建设
  • 1篇Engine...

年份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挤扩支盘桩抗拔荷载传递规律及影响要素分析
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粉土地基中挤扩支盘桩三维桩土模型,对不同支盘桩在竖向上拔荷载作用下荷载传递规律和支盘承载特性进行分析,并对应力重叠、多盘端阻力不能同步发挥等影响抗拔承载力发挥的因素进行研究.揭示了挤扩支盘单...
孔令刚樊继营王作洲郑中陈仁朋陈云敏
关键词:挤扩支盘桩ABAQUS上拔荷载荷载传递
文献传递
Stability control of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被引量:2
2010年
这份报纸为地下的建设的不稳定性论述原因。为了在整个构造期间知道失败机制,处理,一个研究框架基于实验和数字分析多尺度被建立。在稳定性控制的话题的一些有希望的方面也在论文被给。
Chen RenpengTang LvjunChen Yunmin
关键词:稳定性控制地下建筑施工过程稳定控制多尺度
群桩受扭工作性状及非线性计算理论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复杂环境或复杂结构下的群桩基础将受扭矩荷载作用,深入探讨受扭群桩工作性状,并建立相应计算理论十分必要。首先在分析受扭群桩变形与荷载分配特点的基础上,考虑实际工程中各基桩的刚度差异,提出采用3个参数(承台转心x坐标与y坐标、转角φ)描述各基桩位移量的方法,并基于力平衡条件解算承台转心位置及任意转角条件下各基桩所分配的水平荷载和扭矩荷载。引入p–y曲线法与单桩扭矩刚度计算理论分别确定各基桩的水平刚度与扭转刚度,考虑受扭群桩中基桩共同工作特性与扭矩–水平荷载耦合作用特性,结合现有的试验成果确定了相关计算参数的取值。根据该方法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实例分析表明,本文程序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最后,对刚度不对称时群桩转心位置的偏移量进行了计算分析,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贺炜陈仁朋孔令刚陈云敏
关键词:桩基础工程非线性
刚性单桩竖向循环加载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19
2011年
刚性桩在高铁低矮路堤加固中广泛应用。利用浙江大学大型地基与边坡工程模型试验系统,开展了饱和粉土地基中刚性单桩动力加载大比例模型试验,对不同静偏荷载及循环荷载组合作用下的桩基性状进行了研究。通过模型桩身安装的各类传感器,对桩顶累积沉降、桩身轴力、桩–土界面孔压及正应力变化进行了监测。试验发现,循环剪切会引起桩–土界面土颗粒重排,导致桩–土界面孔压及有效应力状态发生改变。循环荷载比CLR对桩基累积沉降、桩侧应力状态发展影响显著。根据试验结果,对累积沉降发展规律进行了归纳,分析并讨论了桩侧应力状态变化机理。
陈仁朋任宇陈云敏
关键词:高速铁路循环加载
深厚软基火电厂主要结构桩筏基础设计方法及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桩筏基础因其具有承载力高、沉降小以及调节不均匀沉降能力强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主厂房、锅炉等电厂重要结构物中。首先介绍了考虑土—桩—筏协调变形的桩筏基础设计方法,该方法主要涉及群桩下卧层附加应力的计算、群桩沉降的确定以及桩筏共同作用分析等方面。与其他桩筏基础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计算群桩中的单桩刚度相对简单准确,可以考虑成层地基、不规则及变厚度筏板、存在相邻基础等复杂情况。对某电厂桩筏基础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将计算沉降与实测沉降进行了对比。
陈仁朋王作洲童建国凌道盛陈云敏
关键词:群桩桩筏基础火电厂软基
TDR联合监测土体含水量和干密度的传感器的设计及应用被引量:15
2011年
土体含水量和干密度是岩土工程中的重要参数,现有测试方法周期长,扰动大,且无法实时进行多点自动化监测。从电磁学理论及时域反射测量(TDR)法出发,系统分析TDR传感器类型、材料及尺寸对测试精度的影响。针对现有商业化传感器的缺点,设计一种整体性强、性能可靠、价格低廉的传感器。通过专门设计的大型模型试验,对该传感器在大型工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与验证。结果表明,该传感器既能在现场快速测试土体质量含水量和干密度,又能长期实时监测二者在土体不同深度的变化情况,且准确度高,是岩土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及使用阶段安全监测的一种有效工具。
陈赟陈伟陈仁朋陈云敏
关键词:土力学含水量干密度传感器
软土层未打穿的桩承式路堤现场实测研究被引量:26
2009年
以申苏浙皖高速公路为工程背景,对软土层未打穿的桩承式路堤进行现场实测研究。共选取2个管桩断面作为试验观测断面,在填筑时及填筑完成后对桩托板和桩间土上的土压力、路基沉降及下卧层沉降进行监测,并与软土层打穿时的实测结果作比较。研究表明:桩间距越大,桩体荷载分担比越小;软土层未打穿时荷载分担比为61.4%~75.5%,比打穿时小一些;软土层打穿与未打穿时的土拱高度都为桩托板净间距的1.0~1.4倍;软土层未打穿时桩土不均匀沉降比打穿时大;路堤填筑完成后的沉降约占总沉降的30.0%;下卧层沉降约占路堤总沉降的60.0%。将现场试验结果与4种理论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各种方法的适用性。
徐正中陈仁朋陈云敏
关键词:土力学桩承式路堤设计方法荷载分担比沉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