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2022)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章天金潘瑞琨江娟汪竞阳詹芬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大学湖北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子电信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掺杂
  • 3篇发光
  • 3篇BST薄膜
  • 2篇钛酸锶
  • 2篇钛酸锶钡
  • 2篇稀土
  • 2篇稀土掺杂
  • 2篇硫卤玻璃
  • 2篇光致
  • 2篇光致发光
  • 2篇PR
  • 2篇SR
  • 2篇BA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湿法化学刻蚀
  • 1篇谱性质
  • 1篇热释电

机构

  • 7篇湖北大学
  • 1篇湖北文理学院

作者

  • 7篇章天金
  • 6篇潘瑞琨
  • 3篇江娟
  • 3篇汪竞阳
  • 2篇詹芬
  • 2篇董秀梅
  • 2篇胡兰
  • 1篇张柏顺
  • 1篇翟小斌
  • 1篇王军
  • 1篇马志军
  • 1篇黄鹤
  • 1篇吴继清
  • 1篇范生强
  • 1篇余琳
  • 1篇陈仁

传媒

  • 3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年份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Pr^(3+)掺杂Ge-Ga-S-KCl硫卤玻璃的近红外发光研究
2010年
采用熔融淬冷法制备掺Pr3+(0.1%,0.3%,0.5%,0.7%)(按物质的量计算百分数,下同)的0.64GeS2-0.16Ga2S3-0.2KCl硫卤玻璃.测试玻璃的光学吸收谱和光致发光谱,在红外吸收谱中有4个明显的吸收峰,分别是Pr3+的基态3H4向3F4,3F3,3F2和3H6激发态跃迁引起的吸收.近红外区的3个发光峰,分别对应1D2→1G4(~1 390 nm),3F4→3H4(~1 430 nm)和3F3→3H4(~1 480 nm)的跃迁.0.5l%PrCl3掺杂时该组分玻璃的发光强度最高,而且吸收峰和发光峰峰值位置比相应的硫系玻璃有蓝移.分析表明:吸收峰和发光峰的蓝移是由于硫卤玻璃的离子键性比相应的硫系玻璃的离子键性强,导致Pr3+的相应能级间隔增大.
潘瑞琨章天金马志军汪竞阳
关键词:硫卤玻璃红外吸收谱
稀土Nd掺杂Ba0.65Sr0.35TiO3薄膜的微结构与光致发光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浓度(0、1%、3%、5%(摩尔分数))的Nd掺杂钛酸锶钡(Ba0.65Sr0.35TiO3,BST)薄膜。XRD结果表明,经700℃退火1h后,样品晶化为完整的多晶钙钛矿结构,平均晶粒尺寸为20nm。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发现,薄膜表面均匀致密,光滑平整。室温光致发光谱(PL)显示在808nm氩离子激光激发下,Nd掺杂的BST薄膜在876、1060、1337nm处有较强的近红外(NIR)发光,分别对应于Nd3+的4F3/24-I9/24、F3/2-4I11/24、F3/2-4I13/2跃迁。这些结果表明Nd掺杂BST薄膜在激光器和光放大器等光电器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汪竞阳章天金江娟潘瑞琨詹芬
关键词:BST薄膜ND掺杂微结构光致发光
Er^(3+):Ba_(0.65)Sr_(0.35)TiO_3纳米粉体光谱性质被引量:1
2010年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Er3+:Ba0.65Sr0.35TiO3(BST)纳米粉体,测试了纳米粉体在室温下的吸收光谱与光致发光谱。利用Judd-Ofelt理论拟合得到晶体场强度参数Ω2,Ω4和Ω6分别为0.993×10-20,1.665×10-20和0.540×10-20cm2,系统计算了Er3+能级跃迁的谱线强度、自发辐射跃迁概率、荧光分支比等光谱参数。发光谱表明,样品出现了中心波长位于522,545,654和851nm的发光带,分别对应Er3+的2H11/2→4I15/2,4S3/2→4I15/2,4F9/2→4I15/2和4S3/2→4I13/2的跃迁。讨论了样品的发光特性。结果表明Er3+:BST纳米材料在新型光电子器件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吴继清章天金汪竞阳余琳潘瑞琨
关键词:纳米粉体JUDD-OFELT理论光谱性质
BST薄膜的湿法化学刻蚀工艺优化及应用初探
2010年
采用sol-gel法在SiO2/Si衬底上制备了Ba0.7Sr0.3TiO3(BST)薄膜.利用湿法化学刻蚀技术对BST薄膜进行图形化.通过实验结果对比,选择HF/HNO3/H2O2/H2O(体积比为1∶20∶50∶20)的混合液作为最佳刻蚀液.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刻蚀后BST薄膜表面干净,无残留物,图形轮廓清晰.原子力显微镜(AFM)和X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刻蚀后BST薄膜表面粗糙度增大,结晶性退化.对刻蚀后的薄膜在600℃后退火处理,能要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其表面形貌和结晶性.应用优化工艺制备BST薄膜阵列,采用剥离法将Au,Ni/Cr和Pt/Ti电极进行微图形化.最后,成功地制备了Au/Ni/Cr/BST/Pt/Ti/SiO2/Si结构的8×8元的红外探测器阵列.
黄鹤章天金潘瑞琨陈仁范生强
关键词:钛酸锶钡湿法化学刻蚀溶胶凝胶法
MnO_2掺杂对Ba_(0.8)Sr_(0.2)TiO_3热释电陶瓷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传统固相烧结法制备了Mn掺杂Ba0.8Sr0.2TiO3陶瓷,系统研究了Mn掺杂对Ba0.8Sr0.2TiO3陶瓷的结构和介电、热释电性能的影响。XRD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呈现完整的钙钛矿相。室温下100kHZ测得的介电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介电常数随掺杂量的增加逐渐减小,损耗先减小后增大。在Mn掺杂量为0.3wt%,1310℃烧结1小时制备的样品微观结构和介电性能、热释电综合性能较好,其在100kHZ下,相对介电常数和损耗分别为1199,0.0058;在居里温度附近,热释电系数达到5982μC.cm-2.K-1,相应的材料优值为8.10×10-1m-3.k-1.C,探测率优值为2.51×10-4m3/2.J-1.F-1/2。
翟小斌章天金詹芬江娟
关键词:锰掺杂介电热释电
掺Ho^(3+)钛酸锶钡薄膜的结构及发光性能研究
2008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1mol%、3mol%、5mol%、8mol%Ho^(3+)掺杂的Ba_(0.65)Sr_(0.35)TiO_3薄膜,研究了薄膜的表面AFM、XRD谱、光学透射谱和光致发光谱.结果表明:Ho^(3+)浓度从1mol%增加到8mol%时,BST薄膜的晶格常数先增大后减小;位于615、650和750nm处的发光,分别对应~5F_3→~5F_7、~5F_5→~5F_8和~5S_2、~5F_4→~5F_7的跃迁,发光谱和~5S_2,~5F_4的寿命谱分析表明,在Ho^(3+)浓度为3mol%时三个发光带强度均最大.并分析了Ho^(3+)与Ba^(2+)/Sr^(2+)/Ti^(4+)的离子位置替代机制及交叉弛豫机制.
潘瑞琨王军董秀梅章天金胡兰江娟
关键词:BST薄膜稀土掺杂光致发光
Pr^(3+)离子含量对GeS_2-Ga_2S_3-KBr玻璃性能的影响
2008年
用熔融淬冷方法制备Pr3+掺杂的硫卤玻璃(0.64GeS2-0.16Ga2S3-0.2KBr)1-x-(PrCl3)x,x=0,0.001,0.003,0.005.对玻璃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分析、差热分析、红外透射光谱、紫外透射光谱的测试,结果分析表明:Pr3+掺杂到0.5 mol%,都形成良好的玻璃态;掺杂后玻璃的稳定性降低,玻璃的红外透过率增大,截止边不变;玻璃的紫外截止边向短波方向移动;玻璃在588 nm处存在吸收峰,对应着Pr3+的3H4→1D2跃迁.
董秀梅潘瑞琨胡兰严小黒张柏顺章天金
关键词:硫卤玻璃稀土掺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