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105805)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李蒙郑容赵平梁颖刘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术前
  • 1篇术前区域
  • 1篇肿瘤
  • 1篇肿瘤分期
  • 1篇脱氧
  • 1篇脱氧葡萄糖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结
  • 1篇淋巴结分期
  • 1篇发射型计算机
  • 1篇F-FDG

机构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篇张雯杰
  • 1篇吴宁
  • 1篇刘瑛
  • 1篇梁颖
  • 1篇赵平
  • 1篇郑容
  • 1篇李蒙

传媒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18 F-FDG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前区域淋巴结分期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 探讨^18 F—FDG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前区域淋巴结(N)分期方面的价值,以及CT密度和双时相扫描在淋巴结性质判定方面的作用。方法43例手术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均于术前行 ^18 F—FDGPET—CT扫描,对常规扫描图像采用PET法(单纯根据^18 F—FDG摄取水平判断淋巴结性质)和PET+CT密度法(结合CT密度和摄取水平判断淋巴结性质)分析。摄取水平通过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法结合判定。双时相扫描的储留指数(RI)〉10%为摄取升高。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以区域淋巴结组为单位,PET法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0%、88.4%、88.3%、59.5%和97.4%,PET+CT密度法的相应值分别为84.0%,94.6%、92.9%、75.O%和96.8%,其中2种方法的特异度和准确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组淋巴结行双时相扫描,良恶性组摄取变化值(△SUVmax)之间和RI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3组延迟相摄取升高的淋巴结中,11组为转移;在5组无摄取升高的淋巴结中,1组为转移。结论^18 F—FDGPET-CT在肺癌患者术前N分期方面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合淋巴结CT密度和^18 F—FDG摄取水平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和准确度。对于常规相摄取增高的淋巴结,延迟相摄取升高对判断淋巴结性质的价值有限,但无摄取升高则更支持良性诊断。
李蒙吴宁梁颖郑容刘瑛张雯杰赵平
关键词:肿瘤分期发射型计算机脱氧葡萄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