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

作品数:6,230 被引量:60,136H指数:77
相关作者:李文建徐海量雷加强王克林温仲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183篇期刊文章
  • 285篇会议论文
  • 79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03篇农业科学
  • 1,064篇天文地球
  • 1,011篇生物学
  • 496篇医药卫生
  • 491篇理学
  • 43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08篇自动化与计算...
  • 233篇化学工程
  • 202篇电子电信
  • 198篇经济管理
  • 139篇文化科学
  • 133篇机械工程
  • 121篇水利工程
  • 96篇一般工业技术
  • 87篇电气工程
  • 86篇石油与天然气...
  • 86篇轻工技术与工...
  • 84篇建筑科学
  • 60篇金属学及工艺
  • 57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679篇土壤
  • 342篇植物
  • 211篇水分
  • 197篇植被
  • 154篇干旱
  • 139篇盆地
  • 131篇气候
  • 129篇土壤水
  • 127篇黄土高原
  • 122篇群落
  • 122篇荒漠
  • 116篇黄土丘陵
  • 116篇基因
  • 114篇青藏
  • 114篇胁迫
  • 112篇土壤水分
  • 112篇丘陵区
  • 108篇生态
  • 102篇同位素
  • 102篇土地利用

机构

  • 3,248篇中国科学院
  • 1,272篇中国科学院大...
  • 635篇中国科学院新...
  • 620篇中国科学院研...
  • 45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49篇中国科学院近...
  • 236篇中国科学院新...
  • 220篇兰州大学
  • 219篇中国科学院成...
  • 204篇中国科学院国...
  • 187篇青海大学
  • 158篇中国科学院西...
  • 145篇广西壮族自治...
  • 113篇中国科学院亚...
  • 105篇新疆大学
  • 99篇青海师范大学
  • 93篇内蒙古农业大...
  • 92篇甘肃农业大学
  • 91篇新疆农业大学
  • 81篇宁夏大学

作者

  • 96篇李文建
  • 59篇徐海量
  • 55篇雷加强
  • 54篇王克林
  • 52篇温仲明
  • 48篇焦峰
  • 46篇徐新文
  • 45篇穆兴民
  • 44篇王世杰
  • 41篇田长彦
  • 41篇梁宗锁
  • 41篇索有瑞
  • 40篇陈亚宁
  • 40篇李生宇
  • 39篇胡顺军
  • 38篇赵允格
  • 37篇胡瑞忠
  • 36篇宋郁东
  • 35篇郭旗
  • 32篇李锐

传媒

  • 185篇生态学报
  • 182篇中国沙漠
  • 121篇时间频率学报
  • 109篇冰川冻土
  • 107篇应用生态学报
  • 99篇干旱区研究
  • 92篇西北植物学报
  • 86篇干旱区地理
  • 84篇水土保持学报
  • 81篇水土保持研究
  • 72篇应用与环境生...
  • 72篇水土保持通报
  • 72篇原子核物理评...
  • 70篇广西植物
  • 65篇生态学杂志
  • 58篇高原气象
  • 52篇农业工程学报
  • 51篇干旱区资源与...
  • 50篇天然产物研究...
  • 42篇天文研究与技...

年份

  • 135篇2023
  • 308篇2022
  • 270篇2021
  • 290篇2020
  • 290篇2019
  • 302篇2018
  • 331篇2017
  • 388篇2016
  • 374篇2015
  • 361篇2014
  • 356篇2013
  • 329篇2012
  • 377篇2011
  • 366篇2010
  • 357篇2009
  • 375篇2008
  • 335篇2007
  • 231篇2006
  • 216篇2005
  • 161篇2004
6,2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固沙先锋植物沙米的生物与生理生态学特征
沙米(Agriophypllum squarrosum Moq)属藜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北部及中亚地区,具有适应干旱、耐贫瘠、耐风蚀沙埋、喜沙质土壤的基本特性,是重要的流动沙丘先锋植物,对沙地植被演替起着重...
韩向东
关键词:固沙先锋植物流动沙丘生态区域风速廓线正相关关系
文献传递
非光气法制备HDI工艺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6年
对非光气法制备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HDI)的各种技术路线进行综述。重点对氨基甲酸酯热解制备HDI的工艺、催化剂、溶剂及添加剂等进行详细评述,并对HDI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刘喆王庆印王庆印
关键词:氨基甲酸酯热分解
基于SWAT模型的紫色土丘陵区农业小流域非点源氮、磷输出模拟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形式,紫色土丘陵区小流域农耕活动频繁,缺乏对农事操作所导致的氮、磷迁移通量的模拟和预测工具,从而难以针对小流域尺度氮、磷流失制定优化的非点源污染减控措施。【方法】本研究将SWAT运用在面积为12.36 km^2的典型紫色土丘陵区农业小流域。通过实测数据率定模型参数,模拟了小流域水文过程和氮、磷污染物迁移过程。【结果】SWAT2012能够很好地模拟每日径流、泥沙输出(决定系数R^2>0.60,纳什系数E_(ns)>0.55),同时可模拟月步长氮、磷污染物输出过程(决定系数R^2>0.75,纳什系数E_(ns)>0.72),说明SWAT模型可有效地进行丘陵区较小尺度小流域(10 km^2)面源污染输移模拟和预测。【结论】模拟结果可得出,氮、磷污染物的关键源区主要位于小流域沟谷区,通过建设河岸缓冲带可有效防止地表和地下径流途径的氮、磷损失。
薛菲唐家良赵举章熙锋申东王芮
关键词:SWAT紫色土农业小流域
三峡水库消落带淹水--落干交替下紫色土力学特性变化模拟被引量:8
2017年
三峡水库消落带在高压淹水浸泡和干湿交替作用下,土壤力学特性必然发生变化,影响土体抗侵蚀性能,破坏库岸稳定性。目前对消落带土壤力学特性变化及其对淹水—落干驱动的响应尚不明确。以三峡水库消落带广泛分布的紫色土为研究对象,模拟水压作用和淹没—出露交替过程,研究紫色土应力—应变和抗剪强度参数对高压淹水和干湿交替作用的响应。结果表明:水柱压力、干湿交替次数和干湿交替幅度都能显著驱动紫色土力学特性发生变化。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水柱压力增加,紫色土刚度逐渐增强,黏聚力降低幅度变小,内摩擦角增大。随干湿交替次数增加,紫色土刚度逐渐减小;内摩擦角有所增大,黏聚力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且随干湿交替次数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随干湿交替幅度增加,抗剪强度迅速降低(相同围压下),黏聚力增大,内摩擦角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干湿交替幅度越小,土壤的内摩擦角增大越多,黏聚力降低越多。
吕发友鲍玉海贺秀斌张淑娟唐强王铭烽曹植菁
关键词:三峡水库消落带干湿交替应力-应变紫色土
三种固沙植物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抗热性研究被引量:42
2005年
通过实验测定热胁迫过程中多枝柽柳、梭梭和头状沙拐枣三种植物叶或同化枝外部形态、相对含水量(RWC)、质膜透性、膜脂过氧化物(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含量的变化,研究三种植物对沙地高温逆境环境的生理适应机理。结果表明:随高温胁迫强度增加,三种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膜透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强,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同时植物保护酶系统活性上升,但在变化趋势和幅度上有显著差异。三种固沙植物中,多枝柽柳具有最强的耐热性,梭梭次之,头状沙拐枣最差。
周智彬徐新文杨兰英
关键词:固沙植物高温胁迫生理变化
生物芯片图像样点的自动识别被引量:9
2006年
样点自动识别是生物芯片信息自动提取的关键。根据样点、噪声和背景特征的关系提出一种新的自动识别方法。使用数学形态学和均值算子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图像的滤波增强和背景亮度的估计;通过对功率谱的分析实现图像的倾斜校正和样点中心的网格定位;利用样点边缘亮度与均方差的特征实现样点中心和半径的校正。多幅生物芯片处理的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噪声能力和弱信号辨识能力,能快速、准确地实现样点自动识别。
胡翔宇唐小萍
关键词:生物芯片图像处理数学形态学功率谱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唐古特白刺红色素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通过静态吸附解析实验,确定了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初步纯化唐古特白刺红色素的条件,并根据所得条件做了扩大实验。结果表明.X-5树脂的吸附能力最好,吸附率为76.85%,pH在1—3范围内对吸附效果无影响;较高的乙醇浓度和pH值有利于色素的解析,解析液以80%酸化乙醇(含1%HCI)效果最佳,解析时间为40min;扩大实验得到紫红色色素粉末,得率为1.24%,水溶性好,不含糖类、蛋白质等水溶性杂质;树脂通过回收再生可重复利用。本实验为色素产品的开发及白刺果实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凌云丁晨旭索有瑞
关键词:唐古特白刺色素大孔树脂纯化
离子束辐照拟南芥生物学效应及其分子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8年
综述了离子束辐照拟南芥种子生物学效应、生长发育变化、向重力性等研究的最新进展。阐释了离子束辐照拟南芥染色体DNA碱基变化、DNA断裂或损伤、染色体重组、突变遗传性等分子机理。探讨了离子束介导外源基因转化拟南芥的有效性和机理。同时展望了辐照拟南芥分子机理研究中的辐射原初效应传递、信号转导等其他机理研究及重离子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应用前景。
吴大利侯岁稳李文建
关键词:拟南芥离子束辐照生物学效应
陕南丹参种植区昆虫调查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明确丹参的害虫及天敌资源。方法:2006~2008年在陕南丹参地采用网捕及人工收集的方法调查昆虫种类。结果:丹参种植区有害虫7目37科72种,天敌包括2纲8目18科31种。结论:丹参种植区不仅有很多害虫,也有丰富的天敌资源,为有效防治丹参害虫提供理论基础。
李兴权陈川文耀东石勇强郭小侠
关键词:丹参害虫天敌
基于生物量的塔里木河下游胡杨生态经济价值变化特征初探被引量:1
2017年
以塔里木河下游的胡杨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胡杨生物量以及经济价值的变化趋势。基于2001—2016年塔里木河下游胡杨的调查及模拟资料,借鉴生物量估算方法,首先对胡杨生物量变化进行了模拟;其次,依据胡杨生物量变化特征和价值评估方式,定量评价了塔里木河下游胡杨的经济价值。结果如下:(1)建立了胡杨胸径与年龄间关系模型A=12.711/(1+3.339×e^(–0.208D))和胡杨单株生物量模型F=128.09(D^2h)^(0.6318)(R^2=0.892;F=285.35)。(2)估算了生态输水以来各年份胡杨总生物量,起始年份2001年胡杨总生物量约为21.029×10^(4 )t,平均生物量约为2.401 t·hm^(–2)。(3)胡杨年际新增价值量最大值出现在2006年为6.746×10~8元,2009年、2011年、2014年胡杨新增价值量均小于0.08×10~8元,并且新增价值量与输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王希义徐海量凌红波潘存德
关键词:生态经济价值生物量塔里木河下游
共65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