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02004)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全成万传彪王德海朱占平周志炎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化石
  • 2篇植物
  • 2篇晚白垩世
  • 2篇白垩世
  • 1篇地理
  • 1篇地理意义
  • 1篇冬期
  • 1篇银杏
  • 1篇植物化石
  • 1篇碳排放
  • 1篇碳排放量
  • 1篇气孔指数
  • 1篇化石证据
  • 1篇渐新世
  • 1篇角质
  • 1篇角质层
  • 1篇二氧化碳排放
  • 1篇二氧化碳排放...
  • 1篇白垩纪
  • 1篇宝泉

机构

  • 2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作者

  • 2篇全成
  • 1篇周志炎
  • 1篇朱占平
  • 1篇王德海
  • 1篇万传彪

传媒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Scienc...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白垩纪温室气候与古大气CO2变化趋势(英文)
The Cretaceous was on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periods in the geological history, with a "greenhouse" climate a...
王永栋黄成敏孙柏年全成吴靖宇林志诚
关键词:CRETACEOUSPALEOSOL
文献传递
Trend of Santonian (Late Cretaceous) atmospheric CO_2 and global mea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Evidence from plant fossils被引量:8
2011年
WAN ChuanBiaoWANG DeHaiZHU ZhanPingQUAN Cheng
关键词:二氧化碳排放量晚白垩世植物化石
晚白垩世三冬期大气CO_2及全球陆表均温变化:植物化石证据被引量:3
2011年
根据海相和陆相记录定量重建白垩纪大气CO2含量对于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温室气候条件"尤为重要,但目前多个阶段的古植物数据还非常有限.基于气孔指数技术,本文根据黑龙江嘉荫永安村组3个层位的铁线蕨型银杏化石表皮,重建了晚白垩世三冬期大气CO2含量.回归法分析的结果显示,三冬期CO2含量存在明显的下降过程,即从早期约661ppm(1ppm=1μLL.1)降低到晚期约565ppm.上述结果与GEOCARBⅡ基本吻合,表明三冬期CO2含量远高于现代.相对高的CO2水平为这一时期气候的温暖性提供了新的证据.此外,植物数据显示,白垩纪CO2含量总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幅度的波动,并以赛诺曼晚期、土伦期、三冬早期、坎潘晚期和/或马斯特里赫特晚期最为明显.对古植物数据的综合分析表明,晚白垩世全球陆表均温亦存在多次波动.全球陆表均温的增量(ΔT)在赛诺曼早期约为3℃,土伦中期增至4.7℃,而随后又在柯尼亚克中期迅速降低至2.2℃.自三冬期以后,全球陆表均温逐渐降低,并伴有一些小幅波动.
万传彪王德海朱占平全成
关键词:CO2晚白垩世气孔指数
黑龙江渐新世银杏大化石及其古气候和植物地理意义被引量:3
2010年
首次报道我国渐新世银杏属植物叶化石。化石采自黑龙江汤原县太平川剖面宝泉岭组,角质层保存状态良好。叶为下气孔式。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平周壁较平。下表皮大量气孔器不规则地散布于脉间区,形成气孔带;气孔密度约为117个/mm2;气孔器为单环式,保卫细胞下陷,侧副卫细胞角质化强烈并形成乳突。当前材料的形态及显微构造特征与古近纪北半球广泛分布的铁线蕨型银杏Ginkgo adiantoides(Ung.)Heer emend.Flo-rin(auctorum multorum)基本一致。这是我国目前已知年代最新的银杏大化石记录,对于探究银杏属在我国新生代的分布、迁徙以及当时相关的古植物地理和气候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全成周志炎
关键词:银杏角质层渐新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