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02007)

作品数:7 被引量:45H指数:3
相关作者:时国郭福生陈洪德徐胜林张成弓更多>>
相关机构:东华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三叠
  • 2篇地层
  • 2篇三叠统
  • 2篇下三叠统
  • 2篇环境意义
  • 2篇古环境
  • 2篇古环境意义
  • 2篇沉积环境
  • 1篇灯影组
  • 1篇地层学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学
  • 1篇叠层石
  • 1篇形成环境
  • 1篇盐岩
  • 1篇扬子地块
  • 1篇氧同位素
  • 1篇氧同位素特征
  • 1篇遗迹化石
  • 1篇宜居

机构

  • 6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篇时国
  • 2篇郭福生
  • 1篇陈安清
  • 1篇喻美艺
  • 1篇张成弓
  • 1篇田景春
  • 1篇徐胜林
  • 1篇谢财富
  • 1篇陈洪德
  • 1篇韦恒叶
  • 1篇尚晓冬

传媒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浙江江山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叠层石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浙江江山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叠层石发育,宏观形态类型多样,且保存完好,是研究江山地区晚震旦世沉积环境较为理想的沉积构造。叠层石的宏观形态特征在地层剖面纵向上表现为水平纹层状→波纹状→丘状→锥状→柱状演变,其中柱状叠层石构成叠层石礁。通过对叠层石的宏观沉积特征及微观特征分析,初步认为该区的水平纹层状叠层石发育在潮上带,波纹状叠层石、丘状叠层石发育在潮间带,锥状叠层石、柱状叠层石发育在潮下带。根据浙江江山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上段叠层石的沉积环境指示,认为灯影晚期研究区处于浅海局限碳酸盐岩台地环境,经历了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的水体加深过程,可能主要受控于该时期扬子地块东南缘拉张沉降构造影响。
乔丹时国任玥张兆阳陶菁
关键词:叠层石灯影组震旦系沉积环境扬子地块
贵阳花溪地区下、中三叠统层序地层及其海平面变化被引量:3
2011年
早、中三叠世时贵阳花溪地区可以划分为3个沉积相区:台地相区、台缘相区和盆地相区。在对不同相带内典型剖面详细观察和层序界面识别基础上,在下、中三叠统中划分出4个Ⅰ型沉积层序和1个Ⅱ型层序。通过研究剖面纵向的沉积相变和横向低位岩楔的位置迁移,认为研究区在早—中三叠世经历了一个完整的二级海平面升降旋回,早三叠世与全球海平面变化基本一致,呈上升趋势;中三叠世由于构造作用,海平面总体呈下降趋势,表现出区域特殊性。
时国田景春喻美艺
关键词:层序地层碳酸盐岩海平面变化下三叠统中三叠统
贵阳地区下三叠统安顺组遗迹化石及古环境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贵阳地区下三叠统安顺组中的遗迹化石是研究P-T生物大灭绝后古环境、古生态的良好材料,在研究区发现、描述了8个遗迹属,9个遗迹种。安顺组中遗迹化石的垂向分布表明:安顺组一段以结构单一、个体较小的遗迹化石Planolites montanus,Palaeophycus curvatus和Phycodes palmatus为主;二、三段中遗迹化石属种增多、生物扰动增强,除了一段的3个遗迹种外还发现有6个遗迹种:Beaconichnus darwinum,Chondrites recurvus,Thalassinoides paradoxicus,Thalassinoides horizontalis,Arenicolites isp.,Rhizocorallium commune,在三段出现的复杂遗迹化石Rhizocorallium commune和Thalassinoides paradoxicus代表了本地区海洋环境在早三叠世晚期的重大改善。岩性特征和生物化石特征表明安顺组一段上部为台缘浅滩环境,二段为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斜坡环境,三段为靠近台地边缘的潮间—潮下环境,在一至三段沉积期,海水含氧条件有所改善,研究区处于浅海"宜居带"上。安顺组四段沉积于半局限台地内的潮间—潮上环境,处于"宜居带"之外,在此区域遗迹化石不发育,生物活动相对较弱。早三叠世奥伦尼克期遗迹化石发育特征表明生物复苏活动在碳酸盐岩台地边缘带相对活跃。
余关美时国
关键词:遗迹化石沉积环境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富尔顿分校“沉积与地层学”课程教学特点探析被引量:7
2014年
众所周知,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完备,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质量较高。本文通过对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富尔顿分校地质学专业主干课"沉积与地层学"的课堂教学、实验实习以及考核办法等方面的调研,对其教学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沉积与地层学"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课堂组织形式灵活,以互动式教学方法充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且考核形式多样、严格。并且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教学的建议。
时国郭福生Adam Woods
关键词:地质学课堂教学
贵阳花溪地区早三叠世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对取自贵阳花溪地区改毛剖面上二叠统—下三叠统碳酸盐岩样品进行碳、氧同位素测定,利用所测数据建立相应的演化曲线.根据曲线变化情况,结合地质背景与岩性,着重探讨碳同位素变化的环境原因,并对研究区该时期古环境进行分析解释.研究表明,早三叠世初期,该地区海洋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但在Griesbachian早期有一次短暂恢复,而后又进入长期低迷的缺氧环境直到Smithian中期.
尚晓冬时国韦恒叶
关键词:早三叠世古环境
赣中相山铀矿田基底变质岩原岩恢复及其形成环境被引量:10
2015年
微古化石资料和前人研究表明,相山铀矿田基底变质岩原岩时代为新元古代青白口纪。文章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采样对这套变质岩的原岩组成和形成环境进行了分析。大部分变质碎屑岩样品以中等Si O2含量、高的K2O/Na2O值和较高的Fe2O3T+Mg O及低的Ca O含量为特征。所有样品的稀土元素具有∑REE总量较大、轻稀土富集和Eu亏损的特征。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图解中各样品的总体组成模式相当接近,稀土配分型式为右倾式,与后太古宙页岩和上地壳相似。西蒙南图解和涅洛夫图解表明,神山组原岩主要为复矿物砂岩和长石砂岩,库里组原岩主要为石英岩质砂岩及长石砂岩;上施组原岩主要为长石砂岩及少量硅质泥灰岩、泥质砂岩。结合变余构造特征分析认为,这套变质碎屑岩形成于滨浅海—陆棚沉积环境。所有样品中Th/Sc比值变化范围较小(0.5~1.1),而Zr/Sc比值变化范围较大(8~24),揭示了变质岩源区成分复杂,可能经过多次沉积循环。在Th-Sc-Zr/10和La-Th-Sc图解中,大部分数据落入大陆岛弧区,说明该套岩石可能沉积于靠近大陆岛弧的相关盆地。Hf-La/Th图解表明,原岩的物源大部分来源于古老地层的抬升剥蚀,酸性岛弧源区仅占少数,说明其沉积时期岩浆活动并不明显,而物源区伴有构造隆升,结合地化特征分析推测赣中相山基底变质岩原岩形成于华夏地块与扬子板块后碰撞伸展环境下的残留海盆。
时国郭福生谢财富余关美
关键词:变质岩原岩恢复相山铀矿田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晚古生代物源体系及聚砂规律被引量:19
2011年
为了认识沉积充填与大面积成藏的关系,根据大量的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的物源体系和砂体发育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溪—太原期的陆表海阶段物源供给有限,小型潮控三角洲与大面积潮坪交错发育;山西—下石盒子期为陆内坳陷盆地形成发展期,物源供给充分,大型浅水三角洲在宽缓的斜坡上大面积聚砂;上石盒子期盆地进入成熟稳定阶段,坡降进一步降低,发育聚泥为主的网状河三角洲;在宽缓的古地貌背景下多河道浅水三角洲的频繁进退和侧向迁移,使多物源供砂、多水系输砂和缓斜坡聚砂组成的'源-输-汇'三元耦合聚砂系统形成了大面积立体网毯状砂体,为岩性-地层圈闭小而多、大面积分布奠定了基础,成就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满盆生气、到处含气、岩性控气'的富气规律。
陈安清陈洪德徐胜林时国张成弓
关键词:物源分析沉积充填浅水三角洲鄂尔多斯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