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2012C12904-13)

作品数:16 被引量:143H指数:10
相关作者:姚小华常君王开良傅松玲陈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安徽农业大学建德市林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7篇山核桃
  • 17篇核桃
  • 10篇薄壳
  • 10篇薄壳山核桃
  • 8篇无性系
  • 5篇性状
  • 5篇果实
  • 3篇化感
  • 3篇化感作用
  • 3篇嫁接
  • 3篇果实性状
  • 2篇园林
  • 2篇园林应用
  • 2篇园林应用评价
  • 2篇植物
  • 2篇授粉
  • 2篇受体植物
  • 2篇水浸提液
  • 2篇开花
  • 2篇果枝

机构

  • 16篇中国林业科学...
  • 7篇安徽农业大学
  • 4篇建德市林业局
  • 3篇长江大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作者

  • 15篇姚小华
  • 12篇常君
  • 9篇王开良
  • 6篇傅松玲
  • 5篇陈芬
  • 3篇任华东
  • 3篇邵慰忠
  • 3篇张权
  • 2篇高焕章
  • 2篇叶浩然
  • 2篇洪旗
  • 2篇刘曲
  • 1篇倪德良
  • 1篇夏根清
  • 1篇石晓丽
  • 1篇王亚萍
  • 1篇任国平
  • 1篇邓伟平
  • 1篇傅国林

传媒

  • 3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林业科学研究
  • 2篇经济林研究
  • 1篇北方园艺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植物研究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核桃无性系生长与开花结实研究
本文以10年生山核桃不同无性系的树体性状、开花物候、果枝性状、果实性状以及果实内含物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不同物候期的生长、开花及结实性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22个山核桃无性系的地径、树高、冠幅等生长指标在无性系间及无...
夏玉洁
关键词:山核桃果实性状内含物
文献传递
薄壳山核桃无性系树体性状分析及园林应用评价被引量:1
2014年
对33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的6个树体性状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相关分析,树形分类以及薄壳山核桃在园林中的应用阐述。结果表明:地径、胸径、树高、冠高、冠幅在无性系间、无性系内均有极显著差异;无性系14号、"黄山1号"、无性系9号生长快速,可作为园林优系推广;相关分析中,胸径与地径、树高与冠高有极显著相关性,相关指数分别为0.92、0.96;树形指数为0.59~0.82,接近黄金分割点,树形美观,为圆球形、广卵形;园林应用方面,薄壳山核桃是很好的孤赏树、庭院树、行道树、混交林树种,应加以推广。
陈芬高焕章姚小华常君刘曲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无性系园林应用评价
山核桃青皮水浸提液对3种植物的化感作用研究被引量:17
2015年
为了探讨山核桃对小麦、油菜和绿豆3种农作物的化感效应和作用规律,采用蒸馏水浸提法收集山核桃青皮化感物质,运用室内生物测定法检测其不同浓度(0.005、0.01和0.1 g·m L-1)浸提液对小麦、油菜和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核桃青皮水浸液对小麦、油菜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表现为"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对绿豆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表现为抑制的作用现象。山核桃青皮水浸液对受体植物种子活力指数的影响大于对种子发芽指数、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山核桃青皮水浸液对3种受体植物根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苗高的抑制作用。山核桃青皮水浸液对3种受体植物幼苗鲜、干重的化感作用均为"低促高抑"的现象。山核桃青皮水浸液对3种受体植物影响的综合效应为:油菜>绿豆>小麦。上述结果表明山核桃青皮水浸液对小麦、油菜、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化感抑制作用,3种受体植物对青皮水浸液敏感性的强弱顺序为油菜>绿豆>小麦。
张权姚小华傅松玲
关键词:山核桃水浸提液受体植物化感作用
山核桃本砧嫁接技术被引量:11
2013年
为了提高山核桃本砧嫁接的保存率,自2003年开始,进行了3 a的山核桃本砧嫁接试验,并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观测,调查嫁接苗保存情况及嫁接苗夭折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砧木断面早期不能正常愈合并不断向下枯死是造成嫁接苗夭折的原因。针对上述原因,在"建造地窖,贮藏接穗;砧木移栽,断根放水,搭建大棚,增温保湿"的技术基础上,改传统的断砧切接、腹接为留砧腹接,并在6月下旬~7月上旬生长旺盛季节时剪除砧木,缩短断面愈合时间,使苗木剪砧后短时间内形成愈伤组织,断面即开始愈合,不再向下枯死。嫁接苗当年出圃率(出圃数与嫁接数的比值)从试验开始时的11.3%提高到87.4%。造林4 a后调查,砧木断面全部愈合,保存率达85%以上。造林6~7 a后,开始正常挂果,目前未发现砧穗不亲和现象。
洪旗叶浩然周燕常君夏根清倪德良
关键词:山核桃腹接成活率保存率出圃率
山核桃异砧嫁接技术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采用美国山核桃、湖南山核桃、山核桃为砧木对山核桃苗木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其嫁接成活率分别为山核桃为砧木的2.08倍和2.10倍,出圃率分别为山核桃为砧木的2.41倍和2.68倍;规模化嫁接成活率最高可达79.01%,且连续多年嫁接成活率较为稳定;使用美国山核桃、湖南山核桃为砧木进行山核桃嫁接,其当年生苗木高度分别为山核桃为砧木的1.96倍和1.42倍。
常君姚小华王开良邵慰忠洪旗叶浩然
关键词:山核桃嫁接
不同品种授粉对长山核桃坐果及果实性状的影响
2015年
以9个授粉品种对5个长山核桃无性系进行人工授粉,探讨不同授粉品种对长山核桃坐果率及果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无性系的父本方差贡献率均高于5 0%,同一母本下,不同父本的杂交组合之间坐果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父、母本之间表现出交互作用,除核果质量的父本间差异不显著,其余性状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4 5个杂交组合内7个性状指标的变异幅度很大,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无性系2 1号单果质量,达到2 6.3 3%,最小的是无性系1 3号核果径,为1.5 3%;根据各杂交组合单株间坐果及果实性状的差异情况,为5个母本筛选了适合的父本作为与其配置的授粉品种,如3 5号和建林1号可为无性系1 0 4授粉,1号、3 4号和建林1号可为无性系2 8号授粉,5号和1 2 7号可为无性系2 1号授粉,3 4号和6号可为无性系1 3号授粉,以及3 5号、5 2号和建林1号可为无性系1 1号授粉。
毛明振傅松玲姚小华常君邵慰忠傅国林邓伟平
关键词:长山核桃人工授粉坐果率性状差异
薄壳山核桃根系水浸提液对2种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5
2016年
为探讨薄壳山核桃根系水浸提液对小麦、大豆的影响,采用蒸馏水浸提法收集薄壳山核桃根系化感物质,并运用室内生物测定法检测不同浓度(0.025、0.05和0.1 g·mL^(-1))根系水浸提液对小麦、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浓度处理的根系水浸提液对小麦、大豆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抑制作用较为显著,且具有显著的浓度效应(浓度低抑制作用弱,浓度高抑制作用强);薄壳山核桃根系水浸提液对小麦、大豆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和活力指数的抑制作用分别依次为:活力指数>发芽势>发芽指数>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薄壳山核桃根系水浸提液各浓度处理对小麦、大豆幼苗根长、苗高、鲜质量和干质量的化感效应均为:根长>苗高>鲜质量>干质量,其中薄壳山核桃根系水浸提液对2种受体植物幼苗根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幼苗干、鲜质量的影响则因受体植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薄壳山核桃根系水浸提液对2种受体植物的综合化感效应顺序为:小麦>大豆;生长7 d的幼苗体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OD活性和CAT活性与对照相比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综合分析认为:小麦对薄壳山核桃根系水浸提液更为敏感。
张权姚小华滕建华邵慰忠傅松玲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水浸提液化感作用
薄壳山核桃不同无性系开花物候特性观测和比较被引量:26
2015年
对薄壳山核桃32个无性系的雌、雄花开花物候期和花量进行了观测和比较。结果表明:2011——2014年薄壳山核桃无性系开花物候期有所差异,但开花物候类型一致。2013年,供试的32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整个花期持续时间为4月24日——5月21日。雄花花期持续时间为11 18 d,雌花花期持续时间为9 17 d;雌花最佳授粉期与雄花散粉盛期持续天数均为3 8 d。依据雌花与雄花开放的先后次序可以确定其中的16个无性系为雌先型,10个无性系为雄先型,6个无性系为同时型;并根据观测结果确定了其中86个可行的授粉组合。最佳的授粉配置方案为:将1号、5号、27号、29号、35号无性系作为马汉、28号、65号无性系的授粉配置无性系。32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之间,雄花序长度无显著性差异,单枝雄花簇数、单个雄花序花粉囊数、单株雄花序总数、单枝雌花数、每簇雄花序数、单株雌花总数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总体变异幅度最大的是单株雄花序总数(变异系数为75.51%)。
陈芬姚小华高焕章常君王开良刘曲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开花物候授粉组合
薄壳山核桃无性系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分析被引量:16
2017年
分析测定浙江省余杭区长乐林场、建德市更楼街道洪宅村薄壳山核桃品种园、安吉县抱福镇薄壳山核桃种植地栽培的50多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果实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余杭区长乐林场薄壳山核桃无性系果实含油率为45.36%~65.40%,建德市为56.63%~67.95%,安吉县为43.82%~61.58%,经一元方差分析得出,3地薄壳山核桃无性系含油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薄壳山核桃脂肪酸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棕榈烯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顺-11-二十碳烯酸组成,余杭薄壳山核桃无性系平均饱和脂肪酸为6.80%,极显著地小于建德(7.08%)和安吉(7.27%),而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余杭(91.41%)略高于建德(91.09%)和安吉(90.54%).以果实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来评价薄壳山核桃无性系,余杭区无性系Y46号和Y26号较优;建德市无性系J103号和J99号较优;安吉县无性系2号和C46号较优.
常君李川姚小华李源王开良毛文韬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无性系含油率脂肪酸
薄壳山核桃无性系果实经济性状与品质比较被引量:12
2016年
针对薄壳山核桃低产林分多且果实品质差,经济效益低等问题,旨在筛选出果实经济性状和品质优良的栽培无性系,对27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果实的各性状进行比较,其中1号、5号、8号、19号、28号、34号和35号无性系的果实经济性状优于其他无性系,初步认为这7个无性系为优良的无性系并可进行筛选。脂肪、蛋白质、可溶性糖,脂肪酸相对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0%,比较稳定;无性系28号、17号为优良的无性系,其果实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均高于其他无性系,分别达到92.43%、92.33%,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均低于其他无性系,分别为7.26%、7.46%;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与亚油酸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指数为-0.98,且油酸和亚油酸总量的相对含量基本不变,即薄壳山核桃果实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比较稳定。对果实品质的综合分析得出:无性系1号、7号、8号、12号、19号、23号、26号也可与马罕一起作为主栽品种种植。
陈芬姚小华滕建华任华东王开良常君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果实经济性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