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02016)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刘羽刘文元钟祥华许涛李晓敏更多>>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地开石
  • 3篇铜矿
  • 3篇矿物
  • 2篇紫金山
  • 2篇矿床
  • 2篇矿物学
  • 2篇矿物学特征
  • 2篇
  • 2篇
  • 2篇插层
  • 2篇醋酸
  • 1篇地质
  • 1篇逸度
  • 1篇射线衍射
  • 1篇蚀变
  • 1篇蚀变分带
  • 1篇稳定性
  • 1篇金铜矿
  • 1篇晶体
  • 1篇晶体结构

机构

  • 6篇福州大学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紫金矿业集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6篇刘文元
  • 5篇刘羽
  • 3篇钟祥华
  • 2篇许涛
  • 1篇崔晓琳
  • 1篇董成
  • 1篇李晓敏
  • 1篇邱小平
  • 1篇刘羽

传媒

  • 3篇矿物学报
  • 1篇材料工程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紫金山高硫型金铜矿的矿床地质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5年
随着紫金山金铜矿露天采矿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与矿床成因密切相关的地质现象被剥露出来,露采场成为进行矿床地质研究的最佳场所。本文对紫金山金铜矿露采场的构造、矿化及蚀变分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在自北向南靠近火山机构的过程中,蚀变带依次为绢云母+地开石化带、地开石+明矾石化带、地开石+褐铁矿化带和强硅化带,各个蚀变带内的主要金属矿物组合变化依次为黄铁矿+斑铜矿±硫砷铜矿±蓝辉铜矿,黄铁矿+蓝辉铜矿+铜蓝+硫砷铜矿±斑铜矿,褐铁矿+针铁矿+自然金+次生铜蓝+孔雀石,黄铁矿+斑铜矿+硫砷铜矿+蓝辉铜矿。在空间分布上,主要的矿石矿物在水平方向上从斑铜矿渐变为蓝辉铜矿,垂直方向上从上部的自然金+褐铁矿向下变为蓝辉铜矿+斑铜矿,深部变为铜蓝±蓝辉铜矿。蚀变分带与金属矿物组合的空间分布都体现出在靠近火山机构及深度增加的过程中成矿热液的硫逸度和氧逸度越来越高。矿石中还出现了具有指示意义的含锡矿物。这些特征都表明紫金山金铜矿是含矿热液多期次叠加的结果。金的富集成矿和金铜的矿化分带受北西向与北东向密集节理交汇带的控制。
崔晓琳刘文元刘羽李晓敏
关键词:蚀变分带矿物组合
地开石-醋酸铯插层复合物的制备及机理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机械研磨法制备地开石-醋酸铯插层复合物,利用TG-DTA,FTIR,XRD和FESEM表征并分析该插层复合物的形成过程。XRD结果显示地开石的层间距d(002)由0.72nm增至1.42nm,表明醋酸铯已成功进入地开石层间;FTIR谱显示新增3603cm^(-1)峰表明醋酸根离子与地开石内表面羟基形成氢键,新增3548cm^(-1)峰表明有部分水进入地开石层间;TG-DTA结果分析表明,插层复合物在110℃以下可以稳定存在,脱羟基温度降低180℃;FESEM研究表明:地开石骨架清晰,插层后形貌未发生大的变化。结合理论计算,推断水与醋酸铯分子一起进入地开石层间,与地开石内表面羟基相结合,并建立醋酸铯插层地开石的机理模型。
钟祥华刘羽刘文元许涛
关键词:地开石插层复合物
硫钼锡铜矿在中国的首次发现及矿物学特征被引量:11
2012年
紫金山铜金矿床发现的硫钼锡铜矿的分子式为Cu6.03Sn0.95Fe0.14Mo0.97S8.0,接近于理想的分子式Cu6SnMoS8,其与硫钨锡铜矿、硫铁锡铜矿一同出现在铜矿石中的现象是全球独有的。首次得出硫钼锡铜矿和硫钨锡铜矿的拉曼光谱位移主要出现在262、294、348、413、658、826 cm-1和256、291、345、430、654、860 cm-1等位置。这些含钨钼锡矿物组合的出现指示着强酸性、高氧逸度和高硫逸度的成矿环境,并预示深部的斑岩型矿床的存在。
刘文元刘羽邱小平
关键词:斑岩型矿床
微区X-射线衍射测定硫钨锡铜矿的晶体结构
<正>硫钨锡铜矿(Kiddcreekite)于1976年在加拿大KiddCreek矿床中发现,随后在美国的Bisbee矿床(Harris etal,1984)、江西的红山铜矿(张生华等,1997)、福建的碧田银多金属矿(...
刘文元董成谷湘平刘羽陈毓川
文献传递
Mineralogy of Tin-Sulfides in the Zijinshan Porphyry-Epithermal Deposit System,Fujian Province,China
<正>1 Introduction The Zijinshan orefield,located in the southwestern part of the Fujian Province,is a porphyry...
LIU WenyuanLIU YuQIU XiaopingCHEN Yuchuan
文献传递
热处理对地开石—醋酸钾插层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溶液浸泡法制备地开石—醋酸钾插层复合物,利用热重-差热仪(TG-DSC)分析复合物的热稳定性,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研究热处理温度对样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包括:300℃以下的低温反应阶段,吸附水脱去并伴随醋酸根离子烧失,d(002)由1.41 nm变成0.908 nm,再缩小至膨胀前的0.717 nm;400~900℃的中温反应,此阶段主要发生脱羟基作用,变成无定型偏地开石;900℃以上的高温反应,即固态相变阶段,生成莫来石和方石英。研究发现,地开石—醋酸钾热处理后,偏地开石的转变温度降低200℃左右,莫来石的相变转变温度升高30℃。
钟祥华刘羽许涛刘文元
关键词:地开石醋酸钾稳定性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Dickites in Copper-Gold Deposit被引量:1
2015年
Dickite as a type of clay mineral that is utilized in industries such as papers,ceramics,paints,cosmetics and fillers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Zijinshan(ZJS) Au-Cu deposit in southeastern China.In this paper,three types of dickites(i.e.,transparent,translucent and opaque),which were selected by optical microscopy,were investigat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Rietveld method based on the EVA and TOPAS softwar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ransparent dickite is lowly ordered and poorly crystallized.Compared to other two dickites,the transparent one has a lower value of DC index and thinner average flake thickness along c-axis.Furthermore,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ransparent dickite has a greater number of distortions of[SiO_4]tetrahedron and[AlO_6]octahedron,compared to that of translucent and opaquedickites.The results by the XRD-Rietveld method were confirmed by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FESEM) and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EPMA).Therefore,transparent dickite with low degree of order and irregular particle shape is not suitable for use in ceramic industry.
ZHONG XianghuaLIU YuLIU Wenyuan
关键词:DICKITECRYSTALSTRUCTURERIETVELDREFINEMENTMORPHOLOGY
福建紫金山Cu-Au矿床中地开石的矿物学特征被引量:2
2017年
地开石在陶瓷、涂料、化妆品及填料的工业应用中有着广泛潜力。在本研究中,挑选紫金山Au-Cu矿床中三种典型的地开石(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和一种矿区分布广泛的淋滤型地开石,通过电子探针(EPMA),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表征矿物学特征。EPMA成分对比分析表明,地开石纯度均较高,Al2O3和Si O2质量分数低,Fe O质量分数低,白度很高,可以有效地应用到造纸工业中。XRD和FT-IR结果表明,不透明地开石结晶较好,有序度较高,随着透明度的增加,透明地开石的有序度降低,结晶较差。FESEM分析表明,不透明的地开石晶粒发育较好,片层之间堆积紧密,晶粒横向最大尺寸为5μm,随着透明度的增加,晶粒横向尺寸减小,透明地开石的晶粒为0.2~1μm;淋滤型地开石可见假六方状片层相互堆积,但由于酸性淋滤作用,片层上有很多小空洞,且片层的边缘溶解,堆积松散,这种淋滤地开石的间层有利于其他高分子材料插入,可用于制备地开石-高分子复合材料。此外,对紫金山Au-Cu矿床地开石的矿物学特征的研究,弄清了地开石之间的形成关系,以及与矿区的成矿关系。
钟祥华刘羽许涛刘文元
关键词:地开石矿物学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