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11088)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温和瑞陈景林谭秀珍曹兴付何丽华更多>>
- 相关机构:江西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理学更多>>
- 联吡啶四氮唑三齿螯合配体铂氯化物的设计合成与发光性能
- <正>三齿铂配合物因其独特的光化学物理性质和Pt-Pt弱作用,在光电功能分子材料与器件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应用联吡啶四氮唑三齿螯合配体与氯化铂酸钾进行反应,合成得到了两个联吡啶四氮唑三齿螯合配体铂氯化物。研究表明...
- 陈景林谭秀珍陈琇琇温和瑞
- 文献传递
- 2-(2-苯并咪唑)-6-甲基吡啶铜(Ⅰ)膦磷光配合物
- <正>铜(Ⅰ)配合物因独特的光化学物理性质,在光电功能材料领域有良好的潜在应用[1,2]。本文利用有机膦配体和2-(2-苯并咪唑)-6-甲基吡啶螯合配体与硝酸铜进行反应,合成得到一系列新的强磷光单核铜(Ⅰ)配合物。
- 陈景林曹兴付温和瑞
- 关键词:分子设计光致发光
- 文献传递
- 一价铜卤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晶态结构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以1,2-双(二苯基膦)乙烷(dppe)、1,4-双(二苯基膦)丁烷(dppb)和卤化亚铜作为初始原料,合成得到1个三核铜(I)溴化物[{Cu2(μ-dppe)(μ-Br)2}(μ-dppe)2CuBr](1)和1个双核铜(I)碘化物[{Cu(dppb)I}2(μ-dppb)](2).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配合物1为三核铜配合物,Cu1和Cu2两原子采用常见的四配位方式,分别与2个Br原子和2个P原子连接构成1个变型四面体,而Cu3原子采取三配位模式,与1个Br和2个P原子相连接形成1个平面三角形,Cu1、Cu2和Cu3这3个铜原子又共同构成了1个近似等腰的平面三角形;配合物2为双核铜配合物,3个dppb配体表现出2种配位方式:2个以二齿螯合方式分别与1个Cu原子连接,1个以桥联方式与2个相同的{Cu(dppb)I}砌块相连接.
- 谭秀珍陈景林曹兴付陈琇琇张凤温和瑞廖金生
- 关键词:双膦配体晶体结构三核配合物双核配合物
- 2-(2-苯并咪唑基)-6-甲基吡啶铜(I)溴化物的合成与发光被引量:3
- 2012年
- 一价铜配合物因具有丰富的光物理性质和良好的潜在应用而被广泛研究.文中选用2-(2-苯并咪唑基)-6-甲基吡啶(Hbmp)作为二齿螯合配体,与溴化亚铜和三苯基膦进行分子组装反应,合成得到一单核的一价铜溴化物[Cu(Hbmp)(PPh3)Br](1),并对其晶态结构特征和固态光致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配合物1的中心铜原子采取四配位方式,分别与一个溴、一个磷和两个氮原子相连,这四个配位的原子共同组成一个变型的四面体构型,这些相邻的配合物分子又通过Hbmp配体间存在的弱π-π作用发生有序堆叠排列并形成一维的链状结构.配合物1在室温下表现出强的固态光致磷光发射,其磷光发射主要来源于金属到配体和卤素到配体两种电荷转移跃迁.
- 何丽华陈景林曹兴付陈琇琇谭秀珍温和瑞
- 关键词:光致发光性质
- 联吡啶甲酸铂(Ⅱ)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性质被引量:1
- 2014年
- 应用2,2’-联吡啶-6-甲酸甲酯(bpym)和4,4’-二甲基-2,2’-联吡啶-6-甲酸甲酯(mbpym),制得3个铂(Ⅱ)配合物[Pt(bpyc)Cl](bpyc=2,2’-联吡啶-6-甲酸根,1),[Pt(mbpyc)Cl](mbpyc=4,4’-二甲基-2,2’-联吡啶-6-甲酸根,2)和[Pt(mbpyc)(PPh3)](ClO4)(3). 配合物3的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Pt(Ⅱ)中心离子与mbpyc的1个氧原子和2个氮原子以及三苯基膦的1个磷原子配位,构成一个变形的N2OP平面四边形. 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配合物1-3的乙腈溶液在320-450 nm范围内有一个弱的低能量吸收带,它会受三齿螯合配体取代基和辅助配体的影响,可归属为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跃迁(1MLCT)、配体到配体的电荷转移跃迁(1LLCT)和配体内的电荷转移跃迁(1ILCT),与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结果一致. 在室温固态荧光发射光谱中,配合物1-3均有一个荧光发射峰,它也受辅助配体和三齿螯合配体取代基的影响.
- 陈景林陈琇琇付星锋王金云肖义亮何丽华温和瑞
- 关键词:三苯基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