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AFYBB2008018)

作品数:5 被引量:163H指数:5
相关作者:吴明邵学新杨文英梁威蒋科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西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生理特性
  • 2篇湿地
  • 2篇土壤酶
  • 2篇土壤酶活
  • 2篇土壤酶活性
  • 2篇酶活性
  • 1篇演替
  • 1篇叶片
  • 1篇叶片生理
  • 1篇叶片生理特性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含量
  • 1篇增温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演替
  • 1篇生物量碳
  • 1篇碳含量
  • 1篇土壤呼吸
  • 1篇土壤呼吸速率

机构

  • 5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西南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5篇吴明
  • 4篇邵学新
  • 3篇杨文英
  • 2篇梁威
  • 1篇萧江华
  • 1篇蒋科毅
  • 1篇李会欣
  • 1篇方炎明
  • 1篇吴统贵
  • 1篇刘芸
  • 1篇李艳红

传媒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湿地科学与管...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NaCl胁迫对海滨木槿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0
2010年
采用盆栽法,对NaCl胁迫条件下(2.0、4.0、6.0、8.0 mg.g-1 NaCl)1年生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 Sieb.et Zucc.)扦插苗叶片中电解质渗出率,叶绿素、丙二醛(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SOD和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在质量浓度较低(2.0和4.0 mg.g-1)的NaCl胁迫条件下,海滨木槿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高于对照组,而在质量浓度较高(6.0和8.0 mg.g-1)的NaCl胁迫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则有所降低;随NaCl胁迫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海滨木槿叶片的叶绿素a与b的比值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但变化幅度较小。在2.0和4.0 mg.g-1 NaCl胁迫条件下,整个实验期间(70 d)叶片的电解质渗出率与对照组间几乎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6.0和8.0 mg.g-1NaCl胁迫条件下叶片的电解质渗出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处理组叶片的MDA含量随NaC l胁迫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甚至低于对照组,且在处理的第20和第70天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组叶片的脯氨酸含量随NaCl胁迫时间的延长总体上呈先急剧升高后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均高于对照组;各处理组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随NaCl质量浓度的提高以及胁迫时间的延长没有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随NaCl胁迫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叶片的S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POD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但总体上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海滨木槿对一定浓度的NaCl胁迫具有一定的耐性,且对胁迫伤害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
李会欣吴明方炎明邵学新梁威
关键词:海滨木槿NACL胁迫生理特性耐盐性
短期模拟增温对杭州湾滨海湿地芦苇群落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采用原位OTCs模拟增温和LICOR-6400-09土壤呼吸室法,研究了杭州湾滨海湿地芦苇群落土壤呼吸及土壤酶活性对温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通过短期的模拟增温,土壤呼吸速率与对照相比提高了17.36%;增温和对照的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幅度分别为:3.23±0.29和2.75±0.68μmol/(m2.s);日动态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4:00左右,最低值在早上6:00;增温和对照下的土壤呼吸速率与10cm土壤温度呈极显著的指数相关性(p<0.01);与空气温度呈显著性指数相关性(p<0.05);增温和对照处理下Q10值分别为:3.42和2.74;在0~10cm土层,β-葡萄糖苷酶、蔗糖酶活性比对照有显著的提高(p>0.05),脲酶酶活性也有一定的提高(0.76%),碱性磷酸酶活性比对照略有降低(2.54%).
杨文英邵学新吴明刘芸
关键词:增温芦苇群落土壤呼吸速率土壤酶活性Q10值
杭州湾湿地土壤酶活性分布特征及其与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关系被引量:14
2011年
选取了杭州湾滨海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湿地、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湿地以及光滩湿地,研究了土壤脲酶、蔗糖酶、β-葡萄糖苷酶、磷酸酶活性及土壤溶解性碳(DOC)、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在0~20cm土层的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探讨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关系。结果表明,表层(0~5cm)土壤的酶活性和有机碳含量最高,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酶活性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呈下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碱性磷酸酶、蔗糖酶与总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脲酶与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蔗糖酶、β-葡萄糖苷酶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量碳或溶解性碳呈负相关,表明不同的土壤酶对湿地土壤有机碳库组成的贡献不同。
杨文英邵学新梁威吴明
关键词:湿地土壤酶活性
杭州湾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分布格局被引量:90
2011年
通过研究杭州湾自然潮滩湿地和围垦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分布格局,揭示湿地植被演替、外来物种入侵和围垦活动对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潮滩湿地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在4.41~8.58 g.kg-1,平均值6.45 g.kg-1.不同植被类型下表层土壤有机碳表现为:芦苇(8.56±0.04 g.kg-1)>互花米草(7.31±0.08 g.kg-1)>海三棱藨草(5.48±0.29 g.kg-1)>光滩(4.47±0.09 g.kg-1);围垦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表现为:20世纪60年代(7.46±0.25 g.kg-1)>2003年(5.12±0.16 g.kg-1)>20世纪80年代(1.96±0.46 g.kg-1),即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围垦时间延长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土壤有机碳在垂直剖面上均表现为由表向下逐渐降低的趋势.潮滩湿地和围垦湿地的土壤有机碳与pH呈显著负相关,与总氮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在土壤中氮主要以有机氮的形态存在.潮滩湿地有机碳与碳氮比相关性不明显,而围垦湿地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说明围垦利用对湿地土壤碳氮比产生了一定影响.研究表明,潮滩湿地土壤固碳能力随着植物群落演替逐步增强,而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的大量入侵和扩散将有可能降低潮滩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的储碳功能.围垦引起的土壤水分、颗粒组成的变化以及耕作、土地利用和利用历史是影响围垦湿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的主要原因.
邵学新杨文英吴明蒋科毅
关键词:滨海湿地植被演替围垦有机碳
芦苇光合生理特性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28
2009年
以杭州湾滨海滩涂湿地自然生长的芦苇群落为研究对象,于芦苇生长季(5~11月份)采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其光合生理指标变化规律及其与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发现,芦苇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暗呼吸速率(Ra)和光补偿点(LCP)在生长季节内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过程,且均在7月份分别达到其最大值27.42、3.02和58.85μmol·m^-2·S^-1,而表观量子效率(AQE)的变化无明显规律;芦苇Pmax的动态变化主要受叶绿素含量(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量)和环境因子(主要包括大气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和相对湿度)的影响,其次是叶片营养元素P、N含量。
吴统贵李艳红吴明萧江华
关键词:芦苇光合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