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CET-04-0189)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方纬吕滨陆敏杰鲁锦国唐跃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肌
  • 3篇影像
  • 3篇影像学
  • 2篇动物
  • 2篇动物实验
  • 2篇心肌缺血
  • 2篇影像学研究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缺血
  • 2篇病理
  • 1篇单光子
  • 1篇心肌微循环
  • 1篇心肌微循环障...
  • 1篇影像学评价
  • 1篇诊断显像
  • 1篇正电子
  • 1篇正电子发射
  • 1篇正电子发射体...
  • 1篇正电子发射体...

机构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3篇唐翔
  • 3篇陈雄彪
  • 3篇吕凤英
  • 3篇蒋世良
  • 3篇赵世华
  • 3篇唐跃
  • 3篇鲁锦国
  • 3篇陆敏杰
  • 3篇吕滨
  • 3篇方纬
  • 1篇侯志辉
  • 1篇何祚祥

传媒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3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华小型猪急性心肌缺血的综合影像学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研究MSCT、MRI、SPECT对中华小型试验猪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的显示效果.方法 中华小型猪共6只,所有试验猪接受MSCT扫描1次后结扎前降支中远段,在结扎后2、4、6、8 h内,每2 h MSGT扫描1次.术后24 h内进行MR、SPECT及再次完成MSCT扫描各1次,最后处死动物行病理检查.使用重复测量因素的方差分析,比较左心室前壁首过灌注减低区域与左心室侧壁首过灌注无减低区域的首过灌注CT值从术前至术后2、4、6、8、24 h的变化;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术前及术后2、4、6、8、24 h的心功能变化;使用配对t检验分析比较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病理、MSCT、MRI相互间测量梗死面积的百分比.结果 术中死亡动物1只,完成检查5只.术后2、4、6、8及24 h的MSCT动脉期减低区域,术后24 h SPECT显示的灌注减低区域,MRI显示的首过灌注减低区,病理显示的心肌梗死大致范围均位于左心室前壁.3只试验猪4~8 h的MSCT延迟扫描出现灌注减低区域边缘强化.动脉期灌注减低区域的术前与术后各时间段的CT值分别为75.9、36.4、35.2、37.8、37.4、33.3 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341,P<0.01),术后各时间段间的CT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2.278,P=0.792).术前及术后2、4、6、8、24 h的每搏输出量(SV)平均容积分别为21.7、11.9、10.3、11.4、12.3、12.6 ml(F=22.349,P<0.01);收缩末期(ESV)平均容积分别为15.2、23.4、25.0、24.4、25.3、22.8ml(F=8.810,P<0.01);舒张末期(EDV)平均容积分别为37.0、35.4、35.0、35.7、37.6、37.5 ml(F=2.339,P=0.079);射血分数(EF)平均依次为58.9%、33.8%、29.0%、31.9%、32.6%、33.5%(F=27.240,P<0.01),除EDV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只猪测得的梗死面积占所测层面整个心肌比例分别为MSCT(39.4±12.6)%、MRI(37.2±10.0)%,TTC(35.9±9.6)%.TTC与MSCT(t=0.612,P=0.574)、TTC与MRI(t=0.820,P=0.458)、MSCT与MRI(t=0.425,P=0.692
唐翔吕滨方纬陆敏杰鲁锦国陈雄彪侯志辉赵世华何祚祥唐跃吕凤英蒋世良
关键词:心肌缺血诊断显像病理学动物实验
中华小型猪心肌微循环障碍的影像学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MSCT、MRI和SPECT对中华小型猪心肌微循环障碍的显示效果。方法:中华小型猪8只,全部雄性,体重(22.8±0.9)kg。实验猪接受MSCT扫描1次后1周内于前降支中远段注射105直径约100μm微球,术后27天行SPECT,28天行造影、MSCT和MRI检查各1次,最后处死动物送病理检查。结果:4只实验猪死亡,其余4只完成所有检查。病理染色未均见梗死。术前与术后28天MSCT扫描测量每搏输出量、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和射血分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28天的MSCT扫描测量左室前壁、左室侧壁及室间隔的平均CT值在动脉期、延迟1、3、5和10min自身对照均没有统计学差异。术后28天的左室前壁、左室侧壁及室间隔在MSCT动脉期均未见异常灌注减低区域,延迟扫描也未出现强化;MRI均未见异常灌注减低区域,延迟扫描也未见强化;SPECT扫描示上述区域均未见明显灌注减低区域。结论:MSCT、MRI和SPECT对于没有明显病理染色的梗死区域及心功能变化的微循环障碍显示是受限的。
唐翔吕滨赵世华唐跃吕凤英方纬陆敏杰鲁锦国陈雄彪蒋世良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病理心肌微循环障碍动物实验
综合影像学评价中华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评价多排探测器螺旋CT(MDCT)、磁共振成像(MRI)、单光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SPECT)对中华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的显示效果。方法中华小型猪6只,接受MDCT扫描1次后,在前降支近段放置Ameroid环,当日行MDCT、MRI扫描。术后第2、27天再次行SPECT,28天完成冠状动脉造影(CAG)、MDCT、MRI,最后处死动物行病理检查。结果2只实验猪饲养中死亡,4只完成实验。病理显示3只实验猪有心内膜下梗死,1只无梗死。CAG显示3只实验猪狭窄>50%。MDCT的动脉期减低区域、MRI的首过减低区域以及SPECT的减低区域均与TTC染色显示的梗死区域一致。MDCT测得术后28天的ESV高于术前与术后当日(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RI测得EDV术后28天高于术后当日(P<0.001),其余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DCT测得的SV、EDV均值均高于MRI(P均<0.05);二者测得的ESV与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术后当日、术后28天左心室前壁动脉期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74,P=0.011)。结论MDCT动脉期、MRI首过灌注、SPECT显示的左心室前壁灌注减低与TTC染色梗死心肌相对应。心肌缺血后CT值减低。
唐翔吕滨赵世华唐跃吕凤英方纬陆敏杰鲁锦国陈雄彪蒋世良
关键词:心肌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