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项目(cxzd1119)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曾抗韩凯肖艳李雪芽王春慧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纳米脂质载体
  • 3篇鬼臼
  • 3篇鬼臼毒素
  • 2篇湿疣
  • 2篇尖锐湿疣
  • 1篇凋亡
  • 1篇药物
  • 1篇应激
  • 1篇人乳
  • 1篇人乳头瘤
  • 1篇人乳头瘤病毒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瘤
  • 1篇乳头瘤病毒
  • 1篇内质网
  • 1篇内质网应激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凋亡
  • 1篇瘤病毒
  • 1篇防治药物

机构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曾抗
  • 3篇韩凯
  • 2篇李雪芽
  • 2篇李国锋
  • 2篇王春慧
  • 2篇肖艳
  • 1篇王琦

传媒

  • 3篇皮肤性病诊疗...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内质网应激途径在鬼臼毒素纳米脂质载体诱导VK2/E6E7细胞凋亡的机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鬼臼毒素纳米脂质载体(POD-NLC)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诱导体外永生化人阴道上皮细胞(VK2/E6E7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自制0.5%POD-NLC和单纯-NLC,实验分为单纯-NLC、0.125μg/mlPOD-NLC、0.25μg/ml POD-NLC、0.5μg/ml POD-NLC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作用VK2/E6E7细胞24 h。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检测各组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GRP78、GRP94和calpain2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POD-NLC可呈浓度依赖性的增加细胞内Ca2+浓度(P<0.01),各药物处理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ODNLC可上调GRP78、GRP94、calpain2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单纯-NLC和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D-NLC诱导VK2/E6E7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可能与内质网应激反应性凋亡途径的启动有关。
王琦韩凯李雪芽肖艳曾抗
关键词:细胞凋亡
0.5%鬼臼毒素纳米脂质载体的制备及理化性质考察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纳米脂质载体(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NLC)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和物理稳定性。为提高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POD)的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本研究探讨了POD浓度为5 g/L(0.5%)的POD-NLC的制备方法及理化性质。方法:POD-NLC的制备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设计正交实验优化POD-NLC的制备工艺及配方,用透射电镜、粒径仪、高效液相色谱法、pH计考察POD-NLC理化性质。结果:POD-NLC基本呈球状或椭球形,平均粒径(180±20)nm,多分散指数为0.165,pH值为6.20±0.04,包封率为(82.9±2)%。结论:成功制得了POD浓度为5 g/L(0.5%)的POD-NLC,其制备工艺简单,粒径分布较均匀,包封率高,稳定性较好。
韩凯王春慧种树彬李国锋曾抗
关键词: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鬼臼毒素纳米脂质载体
0.5%鬼臼毒素纳米脂质载体包封率的测定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建立新的测定鬼臼毒素纳米脂质载体包封率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ODS-C18(4.6 mm×250 mm5,μm)为分析柱,以甲醇-0.6%冰醋酸(52∶48)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检测紫外线波长为291 nm,进样量20μL,柱温40℃。采用4℃12 000 r/min离心30分钟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测定包封率。结果:当鬼臼毒素浓度在0.5~200μg/mL范围内时,峰面积与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n=8),高、中、低3个剂量的回收率分别为98.6%,96.98%,98.6%,日内精密度0.735%3,批鬼臼毒素纳米脂质载体中鬼臼毒素的包封率分别为84.9%、80.9%8、3.0%。结论:高速离心-HPLC法适合测定0.5%鬼臼毒素纳米脂质载体中鬼臼毒素的包封率。
王春慧韩凯种树彬李国锋曾抗
关键词:鬼臼毒素纳米脂质载体HPLC
尖锐湿疣防治药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3年
尖锐湿疣是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尖锐湿疣发病率不断上升,已居我国性传播疾病的第二位。本病具有传染性强,潜伏期长,易复发的特点,因此根除相关HPV病毒的感染是抗复发和治愈本病的关键,其中新药的研制和应用研究是防治尖锐湿疣的重要环节。本文拟对尖锐湿疣防治药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李雪芽肖艳曾抗
关键词:尖锐湿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