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ZD061)

作品数:37 被引量:388H指数:14
相关作者:刘威尹广文崔月琴王恩见李晓倩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华北理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政治法律
  • 14篇经济管理
  • 12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社会
  • 9篇社会组织
  • 8篇慈善
  • 5篇社会管理
  • 4篇慈善事业
  • 3篇中国慈善
  • 3篇善事
  • 3篇社会建设
  • 3篇官办
  • 2篇行政
  • 2篇业主
  • 2篇业主维权
  • 2篇政府
  • 2篇政治
  • 2篇知情权
  • 2篇中国社会
  • 2篇社会学
  • 2篇社会转型
  • 2篇社会组织参与
  • 2篇权力

机构

  • 25篇吉林大学
  • 8篇华北理工大学
  • 5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江苏省社会科...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浙江万里学院
  • 1篇北京市委党校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7篇刘威
  • 6篇尹广文
  • 4篇崔月琴
  • 3篇李晓倩
  • 2篇王恩见
  • 2篇丁惠平
  • 2篇刘秀秀
  • 2篇袁泉
  • 1篇韩俊魁
  • 1篇黄亮
  • 1篇韩冬雪
  • 1篇郑南
  • 1篇夏循祥
  • 1篇林兵
  • 1篇李梦园
  • 1篇蔡立东
  • 1篇陈伟
  • 1篇李远
  • 1篇刘杰
  • 1篇张冠

传媒

  • 4篇学习与探索
  • 4篇江海学刊
  • 3篇思想战线
  • 2篇浙江社会科学
  • 2篇福建论坛(人...
  • 2篇中州学刊
  • 2篇学术论坛
  • 1篇江汉论坛
  • 1篇理论导刊
  • 1篇云南行政学院...
  • 1篇法制与社会发...
  • 1篇理论探讨
  • 1篇中外法学
  • 1篇晋阳学刊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中共福建省委...
  • 1篇南京政治学院...
  • 1篇长春市委党校...

年份

  • 1篇2017
  • 6篇2016
  • 10篇2015
  • 14篇2014
  • 5篇2013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型期宗教慈善发展的困境及路径选择被引量:2
2014年
宗教与慈善存在价值层面的一致性,这不仅使宗教慈善组织成为历史上慈善活动主要的担纲者之一,而且使其对于当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然而,由于宗教慈善组织身份的二重性、政府对于宗教意识形态化的管理以及公众对于宗教组织的认知偏见,宗教慈善组织在我国慈善事业恢复和发展的进程中面临诸多困境,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加强宗教慈善组织自身社会身份的建构,建立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关系以及推进慈善活动专业化发展,则是我国宗教慈善组织走出困境的可行路径。
崔月琴孙艺凌
关键词:宗教慈善
当前我国社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构——基于多维度视角的思考被引量:6
2013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迁,社会组织的大量产生是其中一个显著和积极的变化。如今各类社会组织已经遍布城乡,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范畴也涵括了社会参与、社会管理、社会责任以及公共服务等等。一方面是社会组织的大量涌现、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却是本土化社会组织理论的阙如。因此,对学界而言,一整套涵括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多维度的社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构将成为首当其冲的理论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充分学习借鉴并过滤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更要立足中国国情,从历史传统中寻找理论根基,最终形成本土化的社会组织理论。
丁惠平
关键词:社会组织社会建设社会管理
从维权行动到秩序建构:后业主维权时期小区秩序的恢复与重建被引量:9
2015年
业主维权因其暗含社会转型的时代命题而得到了学术界的热切关注,研究者多着眼于维权行动对小区秩序格局"破"的逻辑而忽视了其对小区秩序格局"立"的逻辑。在业主维权实践中,维权只是业主暂时扰乱或打破小区秩序格局的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修正小区秩序格局或建构新的秩序格局。后业主维权时期,业主维权中的公共精神启蒙转化为对小区公共治理的积极参与,业主维权中的理性妥协转化为小区治理中的协商民主机制,业主维权中的被动性邻里萌芽转化为主动性邻里复兴,业主维权中对公共规则的诉求转化为公共规则的重建,以及政府反思和创新参与小区治理的方式,则是实现业主维权由"破"到"立"转变、建构小区稳定协调的秩序格局的关键议题。
王恩见刘威
关键词:业主维权多元利益主体
集体维权中程序救济的实践逻辑——以M小区业主维权个案为分析对象被引量:1
2014年
业委会和物业运行中的种种程序变通行为为业主维权营造了抗争的机会空间,业主把对程序"瑕疵"的"较真"与"放大"作为维权的策略武器。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伦理实践,业主不但成为业委会和物业程序失范的"沉默的共谋者",而且将程序庸俗化为讨价还价的策略。于是,"按程序走"的程序救济蜕化为纯粹利益算计的"情境伦理"和"彻头彻尾的工具主义"。相对于"作为主体的公民的自主性程序行为",这种典型的"程序消费"行为使业主难以取得程序救济的实质胜利。
王恩见
关键词:维权工具主义伦理实践
解开中国慈善的道德枷锁--从“恻隐之心”到“公共责任”的价值跃迁被引量:21
2013年
作为一种专业化的实践领域,现代慈善以慈善组织为中介,在分离捐赠者和受助人的同时,也让二者的地位更加趋于平等和独立。如果说传统慈善行为是"道义性救助"和非制度性帮困,那么,现代慈善事业则是"义务性救助"和制度性支持,实现了从"道德施恩"向"权利本位"的转变,将过去对"圈内人"的特殊责任变成了对"所有人"的普遍责任。然而,中国慈善事业仍然停留在"知恩图报"式的狭隘道德关系层面,呈现出由近及远、由亲到疏的乡里情结和关系限制。为了促进中国慈善事业由分散个体的"恻隐之心"跃迁为广大公民的"公共责任",在经历个体价值释放、集体道德疲倦之余,更需要营造一种自由、宽容、轻松的道德氛围,建构一种尊重人性、彰显个性、强调理性的道德模式,让诸如捐赠、互助、志愿之类的道德行为,能够自由自在、自然而然地生长,以正常面目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刘威
关键词:慈善事业权利本位公共责任
重新为慈善正名--写在《人民日报》社论“为慈善正名”发表二十周年之际被引量:9
2014年
表面上,官办慈善存在的诸多弊病,是引起舆论诟病的始作俑者,但实际上,慈善意义和基本价值的缺失、公众认同的转变和分化才是诱发信任危机的真正原因。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慈善事业受到排斥,彻底走向中断。1994年,党和国家"为慈善正名",赋予慈善合法性,不仅让慈善在中国社会"复活重生",而且开启了官办慈善事业二十年的黄金发展期。但是,国家恢复和承认慈善的"角色",建立在治理社会、维护稳定的刚性需求之上,在于利用慈善事业的治理功能,满足社会转型的实际需要。在党和国家的视域中,慈善只是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工具而存在。它们接受的仅仅是慈善的实用价值和外部性功能,并没有从根本上接纳慈善所蕴含的真正意义和基本价值。社会认同价值的缺席,为官办慈善事业陷入认同危机埋下了伏笔。因而,推动慈善事业的深度转型,不仅要转变慈善事业的组织架构、治理结构、运行机制,更要重构慈善事业的社会认同和价值基础。
刘威
关键词:社会认同
弱关系的力量——社会关系网络理论视域中的志愿服务行动被引量:19
2015年
循着格兰诺维特"弱关系假设"的内在理路,将志愿服务行动视为弱关系群体间人际互动的路径选择。就关系运作而言,志愿服务往往在熟人关系网络之外的陌生人间展开,它所伴生的人际互动一般经历着从"无关系"到"有关系"、从"弱关系"再到逐步强化的过程。由于"弱关系"能更好地发挥不同群体成员的异质性优势,因而志愿行动所促成的弱关系群体间的人际互动在信息传递和资源交换方面比强关系群体间的人际互动更重要,能更有针对性地发挥助人的作用。但是,"弱关系的弱势"亦使关系的维系明显缺乏共同性和规范性,这阻碍了志愿服务行动的展开和持续。破解这一难题仅仅依靠加强道德建设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在此基础上从"弱关系的弱势"这一论题出发致力于使志愿行动相关主体的互动关系由"弱"变"强"、由"冷"变"热"甚至变"熟"的强化实践。
刘威
关键词:志愿服务行动社会转型社会团结
个体生存的社会困局与共同体的重建——基于齐格蒙特·鲍曼社会理论的诠释被引量:2
2016年
在齐格蒙特·鲍曼的众多议题中,社会变革时代个体的生存困境构成了其社会理论的核心。"固态的现代性"的宏大社会工程建构野心带来的是对种族的大屠杀,留下的是福柯式的"全景式监狱"。"流动的现代性"所呈现出来的消费主义、全球化和个体化,则带来了当代社会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那么,如何进行当代社会的重建呢?鲍曼给出的答案是建立一个基于人与人之间差异性的共享基础上的、基于他人和社会对个体的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尊重基础上的共同体。
尹广文
论我国基金会治理结构的改进——以监督机制的完善为中心被引量:6
2014年
以立法模式观之,基金会的治理结构可归纳为三种样态:以美国法和德国法为代表的"理事会中心"一元结构模式、以我国法为代表的"理事会—监事会"二元结构模式和以日本法为代表的"评议员会—理事会—监事会"三元结构模式。因应基金会私法人地位的回归与组织功能的转变,我国基金会立法需要重塑治理结构,以摆脱目前二元结构模式下内部制衡缺失和外部支撑失灵的制度困境。应当建立以内部治理为主、外部治理为辅的架构,完善监事制度、优化行政监管、加强社会监督,形成交织齿合的制度群和规则束,以维护基金会的独立人格,实现其组织功能预期。
李晓倩
关键词:基金会法人治理
能人效应与关系动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生成机制和运作逻辑--一组基于西北地区村域合作社的实地研究被引量:25
2016年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在特定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依托村落能人的资源和关系优势而生成和发展起来的。村落能人既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起者和倡导者,又是组织的管理者和决策者,他们在协调组织内外的资源、连接组织的社会关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运行主要依托村落能人以关系契约和关系动员的策略机制来推动,但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模化和常态化发展,加强有效的组织监督和制度约束机制,避免能人治理中腐败现象和不当行为,应成为组织发展进步的应然逻辑。
尹广文崔月琴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能人效应运作逻辑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