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0368)

作品数:15 被引量:29H指数:2
相关作者:孙华文刘顺曾放吴红学王秋爽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克罗恩
  • 8篇克罗恩病
  • 5篇细胞
  • 5篇TIM-3
  • 4篇蛋白
  • 3篇肿瘤
  • 2篇直肠
  • 2篇小鼠
  • 2篇酶链反应
  • 2篇聚合酶
  • 2篇聚合酶链反应
  • 2篇甲基化
  • 2篇合酶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白细胞介素1...
  • 2篇病情
  • 2篇肠癌
  • 2篇MRNA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调节性

机构

  • 15篇武汉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5篇孙华文
  • 6篇刘顺
  • 5篇曾放
  • 5篇王秋爽
  • 5篇吴红学
  • 4篇吴冲
  • 2篇王琦
  • 2篇谭海燕
  • 1篇陈旭
  • 1篇吴超
  • 1篇梅勇
  • 1篇赵志辉
  • 1篇曹放

传媒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尔基糖蛋白-7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检测高尔基糖蛋白-73(GP73)在大肠癌及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的意义及在大肠癌诊断上的应用前景。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30例正常大肠组织、43例大肠癌组织中GP7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GP73蛋白在正常大肠组织及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3%、48.84%;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73在大肠癌组织和正常大肠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在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组织,在癌组织中,分化越差表达越低,GP73低表达可能与大肠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王巨吴超梅勇张金玲赵志辉孙华文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高尔基体GP73
Tim-3/aPKC-ι通路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病程判断中的作用
2022年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D)患者接受英夫利西(IFX)治疗前后Tim-3/aPKC-ι通路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和在病程判断中的作用。方法:制备外周血T细胞亚群同时构建靶向RNA干扰Tim-3基因的慢病毒载体,体外转染T细胞亚群,检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和Tim-3以及aPKC-ιmRNA的变化,确认Tim-3/aPKC-ι通路的存在;收集2009年6月至2019年7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符合研究标准的45例CD患者,分别在第0、2、6周时给予IFX治疗。以同期16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CD患者于治疗开始前(0周)和治疗第5、10和15周时取静脉血,并经结肠镜检查取肠黏膜活组织检查标本。观察CD患者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外周血和肠黏膜组织内Tim-3和aPKC-ιmRNA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结果:RNA干扰Tim-3基因在T细胞表达后,可抑制下游的aPKC-ι mRNA表达水平以及T细胞增殖的作用,提示CD发病机制中存在Tim-3/aPKC-ι通路。IFX治疗前,CD患者在外周血Tim-3和aPKC-ι mRNA表达水平(5.25±0.89和5.11±0.45)和肠黏膜组织内Tim-3和aPKC-ι mRNA表达水平(5.77±0.56和5.07±0.35)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10周和15周时,CD患者外周血Tim-3和aPKC-ιmRNA表达水平和肠黏膜组织内Tim-3和aPKC-ι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证实Tim-3/aPKC-ι通路在CD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活动期CD患者经IFX治疗后Tim-3和aPKC-ιmRNA表达水平下降,提示Tim-3/aPKC-ι通路参与IFX治疗活动期CD,可以导致临床缓解,下降的幅度对病程判断具有临床意义。
孙华文王秋爽周佳伟
关键词:英夫利西单抗克罗恩病
白介素-33在克罗恩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尚不清楚的胃肠道疾病,近年来我国克罗恩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白介素-33(IL-33)是近期发现的白介素-1(IL-1)家族中的新成员,其受体是ST2,IL-33/ST2途径在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其与克罗恩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本文简述了IL-33在克罗恩病中的研究发现。
孙科明孙华文
关键词:白介素-33ST2克罗恩病
直肠癌切缘黏膜组织p53基因370位点甲基化的表达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检测直肠癌下切缘中黏膜p53基因K370位点甲基化表达,探讨“分子界定”的临床意义,评估p53基因370位点甲基化与安全切缘的关系。方法选取2000年1月至2007年7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外科确诊并接受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97例,术后1~3年吻合口复发的46例,未复发151例,同时取20例正常直肠黏膜标本作为阴性对照。根据复发的情况,分为复发组、未复发组以及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53蛋白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切缘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技术,检测切缘组织中p53基因K370位点甲基化,并通过Pearson统计学方法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同时统计各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等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复发组、未复发组及对照组织切缘标本p53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46例复发组中有41例发生甲基化,甲基化率为89.1%,未复发组(12/115例)和对照组m现低甲基化和未发现甲基化,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组K370位点甲基化率高于未复发组。K370的甲基化率在肿瘤直径和距肛缘距离以及TNM分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在患者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基因的K370位点甲基化可以作为安全切缘指标和预测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生存率的预后指标的标准,准确评估K370位点甲基化有利于合理选择安全切缘。
王秋爽孙华文谭海燕吴冲
关键词:吻合口复发直肠癌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胃癌中p53蛋白K370位点甲基化在新辅助化疗的作用和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外周核细胞p53蛋白K370位点甲基化在新辅助化疗的判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方法分别检测胃癌组织及外周血有核细胞p53蛋白K370位点甲基化和化疗疗效以及病理分期的相关性,并通过Pearson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110例胃癌患者中,K370的甲基化在胃癌组织及全血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K370的甲基化率随着病理分期增高而增高,胃癌外周血中p53蛋白K370甲基化表达情况与病理分期密切相关;胃癌患者经过新辅助化疗治疗后,甲基化平均敏感性阴性组为60.6%,阳性组为25.3%,甲基化阴性组的敏感性高于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全血标本中p53蛋白K370位点甲基化状态有望作为胃癌新辅助化疗方案敏感性的依据。
王巨孙华文陈旭吴冲
关键词:胃肿瘤甲基化聚合酶链反应
外周血黏蛋白分子-3mRNA表达量预测克罗恩病病情程度的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分子-3(Tim-3)在不同病情程度的克罗恩病(CD)小鼠模型建模前后的差异性表达及机制,寻找CD的新型血液标志物。方法 80只小鼠采用3种不同浓度的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溶液经肛门灌肠建立克罗恩小鼠疾病模型,分为4组,高浓度组(n=10),中浓度组(n=50),低浓度组(n=10),对照组(n=10),中浓度组于给药前、给药第2天,给药第7天,给药第14天,给药第21天5个时间点随机取10只小鼠,其余各浓度组以及对照组于造模后14 d取小鼠外周血行RT-PCR实验测定Tim-3 mRNA的含量,同时ELISA实验测定外周血中IL-4以及INF-γ的含量,取小鼠结肠切片后行HE染色,了解Tim-3 mRNA含量与其他各指标的关联性。结果成功构建了小鼠的CD模型,造模药物浓度越高,小鼠的病理学评分越高,病情越重,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14 d内,Tim-3 mRNA的表达量逐渐增加,14 d后表达量趋于平稳。平稳期,外周血中Tim-3 mRNA的表达量在高浓度2,4,6-三硝基苯磺酸组(2.12±0.24),中浓度组(1.68±0.18),低浓度组(1.37±0.12)以及正常对照组中(1.00±0.00)的表达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中Tim-3的含量在CD小鼠模型起病急性期渐进性增加,给药7 d后趋于稳定,稳定期的Tim-3含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以作为CD病情程度的预测指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敏感性。
吴冲孙华文曾放刘顺吴红学
关键词:TIM-3CROHN病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治疗小鼠克罗恩病
2016年
目的观察小鼠骨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对2,4,6-i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出的克罗恩病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探讨其缓解小鼠克罗恩病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为对照组、TNBS组、imDC组和成熟树突状细胞(mDC)组,除对照组予以乙醇灌肠外,其余3组都予以乙醇-TNBS混合溶液灌肠造模,在灌肠前后各1d经尾静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或者细胞进行干预,对照组和TNBS组尾静脉注射PBS,imDC组尾静脉注射imDC,mDC组尾静脉注射mDC进行干预。每天观察小鼠的一般状况,于造模第7天后处死小鼠,分别行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病理组织学(TDI)和结肠大体形态损伤指数(CMDI)评分,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析小鼠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子因子-β(TGF—β)的表达,Western blot分析小鼠结肠组织又头状/翅状螺旋蛋白3(Foxp3)蛋白的表达。结果TNBS组的DAI、CMDI、TDI的评分别为(5.420±0.326)、(4.923±0.226)、(7.200±0.851)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肠组织抗炎因子IL—10和TGF—β分别为(6.103±1.140)、(21.164±3.252)ng/L,调节性T细胞(Treg)转录因子Foxp3的相对表达量为0.4392±0.0459,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mDC能显著降低小鼠DAI、CMDI、TDI评分,下渊抗炎因子IL—10和TGF—β和转录因子Foxp3的水平;mDC则显著升高小鼠DAI、CMDI、TDI评分,降低抗炎因子IL-10和TGF-β和转录网子Foxp3蛋白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地制作出了小鼠克罗恩病模型,并证明mDC能明显缓解小鼠克罗恩病模型的进程,而诱导Treg的产生可能是其缓解炎症的机制之一。
曹放孙华文刘顺孙科明杨厚涞吴红学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免疫耐受调节性T细胞
阿卡宁治疗炎症性肠病模型小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阿卡宁在炎症性肠病模型小鼠急性炎症中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64只6~8周龄雌性无特定病原体级Bal/c小鼠完全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给予充足的食物和水,每天给予1 ml食用橄榄油灌胃;模型组给予充足的食物、3%葡聚糖硫酸钠(DSS)灭菌水溶液,每天给予1 ml食用橄榄油灌胃;1 mg/kg阿卡宁(AKN-1)组、2 mg/kg阿卡宁(AKN-2)组、4 mg/kg阿卡宁(AKN4)组、8 mg/kg阿卡宁(AKN-8)组、16 mg/kg阿卡宁(AKN-16)组分别给予充足的食物、3%DSS灭菌水溶液,每天给予1 ml溶解相应剂量阿卡宁的食用橄榄油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充足的食物、3%DSS灭菌水溶液,每天给予1ml溶解美沙拉嗪的食用橄榄油灌胃。每天给药1次,连续6 d。比较各组小鼠结肠大体形态损伤指数评分(CMDI)、结肠病理组织学评分(TDI)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白细胞介素17(IL-17)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KN-1组及AKN-2组CMDI及TDI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KN-4组、AKN-8组、AKN-16组CMDI及TDI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5)。AKN-1组、AKN-2组、AKN4组、AKN-8组、AKN-16组的TGF-β_1、IL-17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TGF-β_1 mRNA:(2.90±0.33)、(2.71±0.73)、(2.14±0.19)、(2.06±0.35)、(1.63±0.31)比(3.88±0.58);IL-17 mRNA:(2.48±0.35)、(2.25±0.64)、(2.07±0.21)、(1.78±0.24)、(1.67±0.23)比(3.21±0.41)](均P<0.05)。AKN-1组、AKN-2组、AKN-4组、AKN-8组、AKN-16组的TGF-β_1、、IL-17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阿卡宁可以作用于TGF-β_1—辅助性T细胞17-IL-17轴,发挥抗炎效果,对炎症性肠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杨厚涞孙华文王秋爽王琦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17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im-3/Tim-1mRNA比值失衡对桥本甲状腺炎癌变的诊断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im-3/Tim-1 mRNA比值失衡对桥本甲状腺炎(HT)癌变的诊断意义.方法 92例桥本甲状腺炎,其中24例HT合并癌变,另取22例单纯性甲状腺癌患者外周血和38例正常人的外周血作为对照,采用RT-PCR法分别检测所有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im-3/Tim-1 mRNA比值的情况.结果 HT组,HT癌变组,甲状腺癌组和正常对照组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im-3/Tim-1 mRNA比值有显著性差异.HT组的Tim-3/Tim-1[(0.91±0.38) copies/μL]低于对照组(P<0.05),HT癌变组的Tim-3/Tim-1[(0.43±0.26) copies/μL]低于HT组和对照组(P<0.05),甲状腺癌组[(0.81 ±0.48) copies/μL]的Tim-3/Tim-1和对照组差别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外周血Tim-3/Tim-1比值失衡在对诊断HT及其癌变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证实HT是一种癌前病变,Tim-3/Tim-1比值失衡可能是HT癌变的标志.
王巨孙华文曾放刘顺
关键词:TIM-3TIM-1桥本甲状腺炎
M细胞及AIEC经M细胞途径致克罗恩病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M细胞具有特殊的形态结构,其作为肠道一种免疫细胞,也是一种特殊的抗原转运细胞,与肠黏膜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早期,存在M细胞增生、破裂这种细胞学水平的病理损伤,本研究就目前国内外学者所做M细胞的起源、形态结构、功能及贴壁侵入性大肠杆菌(adherent-invasive Escherchia coli,AIEC)经M细胞途径致CD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杨厚涞孙华文孙科明王秋爽
关键词:M细胞克罗恩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