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08ZR1420000)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孙飞飞林昕胜利李国强邓仲良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反应
  • 1篇地震反应分析
  • 1篇伸臂
  • 1篇筒结构
  • 1篇屈曲
  • 1篇屈曲约束
  • 1篇屈曲约束支撑
  • 1篇芯筒
  • 1篇抗震
  • 1篇抗震性
  • 1篇抗震性能
  • 1篇框架-核心筒...
  • 1篇基频
  • 1篇简化模型
  • 1篇减震
  • 1篇减震结构
  • 1篇耗能
  • 1篇核心筒
  • 1篇核心筒结构

机构

  • 3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建筑设计...

作者

  • 3篇孙飞飞
  • 1篇林昕
  • 1篇邓仲良
  • 1篇曹鹄
  • 1篇李国强
  • 1篇胜利

传媒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建筑钢结构进...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含单伸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简化模型被引量:5
2011年
对含单伸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将外柱和伸臂参与抵抗倾覆力矩的能力简化为抗弯弹簧,建立平面简化模型研究静力性能,分析伸臂设置对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基于Rayleigh能量法提出求解单伸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基本频率的近似理论解.针对某工程实例,对比分析理论简化模型和二维有限元模型的分析精度.结果表明,采用这种含弹簧的芯筒-刚臂结构简化模型既能准确分析该类结构的静力反应,又可以有效地估计其基本频率,计算精度满足工程结构设计的需要.
邓仲良孙飞飞李国强胜利
关键词:简化模型基频
自回复跷动减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自回复跷动减震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隔震减震技术,它使结构发生跷动的同时,能够消除结构的残余变形或者使结构的残余变形维持在一个足够低的水平。本文对自回复跷动减震结构体系进行推覆-卸载和增量动力分析(IDA),提出自回复跷动减震结构抗震性能的快速评估方法;验证在大震作用下,自回复跷动减震结构具有显著减小结构位移响应、减小结构残余位移(即自回复)和耗能的减震性能;随着地震波强度的增大,自回复跷动减震结构具有显著的自回复性能。
孙飞飞曹鹄
关键词:耗能
屈曲约束支撑和普通支撑的混合布置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为了满足降低造价的需求,通过算例分析考察了屈曲约束支撑和普通支撑混合布置方式的经济性和结构合理性。针对一个八层典型学校建筑,设计了20个结构方案,其中采用了抗弯框架、中心支撑框架、屈曲约束支撑框架和下部楼层屈曲约束支撑、上部楼层普通支撑的混合框架等四种结构体系。比较了这些方案的结构综合造价以及由弹塑性时程分析得到的强震反应,结果表明:屈曲约束支撑框架和混合框架在7度以上烈度地区比抗弯框架和中心支撑框架更经济;对于混合布置方案,地震烈度越高,更多楼层安装屈曲约束支撑将更经济;在混合布置方案中,上部楼层的普通支撑可能加大下部楼层的柱轴力,使其过早破坏,因而这些柱的截面有必要适当加大;合理设计的混合布置方案与屈曲约束支撑框架在抗震性能上相接近。
林昕夏旭标孙飞飞
关键词:屈曲约束支撑抗震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