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0551331)
-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艳馥何海燕沙伟高鹏金忠民更多>>
- 相关机构:齐齐哈尔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黑龙江省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13
- 2011年
-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黑龙江省25个大豆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28对随机引物中筛选出9对多态性明显、条带清晰、反应稳定的引物;9对引物共扩增出65条带,其中58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89.23%;Shannon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4604,每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139;25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变幅范围为0.4462~0.8923,平均为0.6692;UPGMA聚类分析在GS=0.698处,将25份大豆材料分成5大类。
- 何海燕沙伟张艳馥
- 关键词:大豆ISSR
- 黑龙江省25份大豆品种的同工酶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供试25份大豆品种的过氧化物同工酶(Peroxidase isozyme,简称POD)、酯酶同工酶(Esterase isozyme,简称ES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的POD、EST、SOD同工酶酶谱在酶带数、迁移率及酶活性等方面均较相似,同时存在一定的差异。3种同工酶共分离出23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3条,多态性比率为56.52%;25个品种间的相似性系数变幅范围为0.56~0.95,平均值为0.76。说明黑龙江省大豆种质资源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性。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GS=0.8处,供试材料共划分为5个类群。
- 沙伟何海燕张艳馥
- 关键词:大豆同工酶聚类分析
- 几种东北大豆种子贮藏蛋白的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采用SDS-PAGE方法,对23个东北大豆品种的种子贮藏蛋白(包括醇溶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进行提取及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所分析的23个大豆品种,各种贮藏蛋白所含的亚基条带的数量基本一致,但不同品种各种蛋白的亚基带的强弱存在一定的不同。
- 张艳馥高鹏沙伟金忠民何海燕
- 关键词:大豆种子贮藏蛋白SDS-PAGE
- 黑龙江省大豆品种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010年
-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SDS-PAGE)对来自黑龙江省的25份大豆品种进行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供试材料共分离出19条谱带,多态性条带12条,多态性比率达63.16%,其中α区3条带,β区5条带,γ区5条带,ε区6条带。材料间的Nei-Li遗传相似性系数(GS)范围为0.4737-0.9474,平均值为0.7105;遗传距离(GD)范围为0.0541-0.7472,平均值为0.3654,表明供试材料之间具有较为丰富的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GS值为0.79处可聚为4类,主成分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此结果。由此可见,醇溶蛋白标记技术能很好地用来区分不同的大豆品种,为大豆品种鉴定和种质资源利用奠定基础。
- 沙伟何海燕张艳馥
- 关键词:大豆醇溶蛋白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 大豆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被引量:17
- 2010年
- 以黑龙江省大豆为材料,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大豆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5种主要因素(Mg2+、引物、dNTPs、模板DNA量、Taq酶量)在4个水平上进行体系优化。结果确定了大豆I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25μL)为:Mg2+浓度1.85mmol·L-1、dNTPs浓度1.2mmol·L-1、引物浓度1.2μmol·L-1、模板DNA60ng、Taq酶量0.7U。利用该最佳体系,选取引物855对25份材料进行扩增,以验证该体系的稳定性。建立了适于大豆的ISSR-PCR反应体系,为利用ISSR标记技术开展黑龙江省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了依据。
- 何海燕沙伟张艳馥
- 关键词:大豆ISSR-PCR
- 铝胁迫对3种东北大豆生理特性的影响分析
- 2009年
- 对3种东北大豆幼苗进行一定浓度的铝胁迫处理,并在胁迫后对幼苗叶片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及丙二醛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大豆幼苗在铝胁迫条件下,各种生理特性变化存在一定差异。根据耐铝胁迫系数计算,3个大豆品种耐铝胁迫能力表现为:北疆641>北疆296>黑农44。
- 张艳馥袁成志刘宝李波潘林
- 关键词:大豆铝胁迫生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