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0449)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赵梅陈远华徐德祥于晓玲廖建红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多糖
  • 2篇脂多糖
  • 2篇细菌
  • 2篇细菌脂多糖
  • 2篇菌脂多糖
  • 1篇代谢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血脂
  • 1篇血脂代谢
  • 1篇氧化应激
  • 1篇叶酸
  • 1篇饮食
  • 1篇孕妇
  • 1篇孕中
  • 1篇孕中期
  • 1篇早产
  • 1篇脂代谢
  • 1篇脂蛋白
  • 1篇妊娠
  • 1篇妊娠期

机构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赵梅
  • 4篇于晓玲
  • 4篇徐德祥
  • 4篇陈远华
  • 3篇廖建红
  • 2篇胡燕
  • 2篇宇寰
  • 2篇周珺
  • 2篇章新琼
  • 2篇苏畅
  • 1篇董旭婷
  • 1篇吴淑娴
  • 1篇王红菊
  • 1篇袁丽
  • 1篇袁嫚嫚

传媒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细菌脂多糖对妊娠期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细菌内毒素(LPS)对妊娠期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ICR雌鼠分为非孕鼠组、妊娠第5天即孕早期(GD5)组、孕中期(GD8)组、孕晚期(GD15)组,每组再分为对照组和LPS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低剂量LPS 40μg/kg腹腔注射。为了进一步解释小鼠孕期接触不同剂量LPS对血脂代谢的影响,取非孕鼠组和GD8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LPS 10、40、160μg/kg。所有小鼠在腹腔注射后禁食16 h,取血清进行血脂检测,取肝脏用于实时定量PCR(RTPCR)法检测脂肪酸摄取、合成、氧化和脂质转运相关基因。结果 (1)与对照非孕鼠组比较,不同孕期小鼠血清三酰甘油(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浓度随着受孕周期的增加而逐步增加,并且从孕中期始增加明显,而血清总胆固醇(TCH)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在孕晚期显著升高;(2)在LPS处理后,与LPS非孕鼠比较,血清TG和VLDL在孕早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孕中期和孕晚期显著增加,血清TCH和HDL-C则在孕早期既已出现上升趋势;(3)孕中期接触LPS存在剂量效应关系,LPS 40μg/kg足以引起孕期血脂代谢紊乱;(4)RT-PCR结果显示,肝脏脂肪酸摄取、从头合成相关基因mRNA水平表达显著增加,而脂肪酸氧化相关基因mRNA水平明显下降。结论妊娠期接触LPS可引起孕鼠血脂代谢紊乱。
廖建红赵梅徐德祥陈远华于晓玲苏畅章新琼胡燕宇寰
关键词:细菌脂多糖妊娠血脂代谢三酰甘油极低密度脂蛋白
饮食与慢性低度炎症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慢性低度炎症是一种非特异性、慢性、持续低度的炎症病理状态,常出现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及冠心病等疾病中,并在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饮食在调节慢性低度炎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常见膳食及其成分种类与慢性低度炎症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通过调节饮食来改善慢性低度炎症的水平,从而为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提供新思路。
于晓玲赵梅
关键词:饮食
不同剂量维生素C对细菌内毒素致急性肝损伤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维生素C(VC)对细菌内毒素(LPS)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一次性腹腔注射LPS(4 mg/kg),造成急性肝损伤模型,于LPS处理前0.5 h分别灌胃给予两种不同的VC剂量(100 mg/kg和500 mg/kg),LPS处理后8 h和24 h分别处死小鼠,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和肝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肝脏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硝基酪氨酸(3-N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均明显升高,肝脏MDA含量明显增加,GSH含量明显降低,3-NT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肝组织细胞肿胀明显,可见肝细胞点状坏死等病理学改变;与LPS模型组相比,100 mg/kg VC预处理可部分逆转LPS引起的上述改变,而单纯500 mg/kg VC处理组小鼠肝脏GSH含量虽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未达单纯100 mg/kg VC处理组小鼠水平,且其他指标与LPS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VC的抗氧化及肝损伤保护作用与其剂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应合理正确地应用。
董旭婷赵梅周珺徐德祥陈远华
关键词:细菌内毒素维生素C氧化应激肝损伤
不同方式补充叶酸对细菌脂多糖诱发胎鼠畸形的预防效应
2014年
目的比较采取腹腔注射、饮水方式与灌胃方式补充叶酸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发胎鼠畸形的预防效应。方法将孕鼠89只随机分为6组,叶酸对照组16只、生理盐水对照组16只、LPS组16只、LPS+叶酸灌胃组16只、LPS+nt酸腹腔注射组13只、LPS+叶酸饮水组12只,于孕第8-12天给予相应的药物处理。于孕第18天剖杀,记录活胎鼠数、死胎鼠数、吸收胎数,判断活胎鼠外观畸形情况,并对胎鼠骨骼畸形进行评价。结果孕中期小鼠暴露于低剂量LPS可引起胎鼠外观和骨骼畸形,外观畸形以露脑和脑膜膨出最常见,骨骼畸形主要表现为枕骨骨化不全、胸骨畸形和肋骨畸形,胎鼠外观畸形发生率、骨骼畸形发生率在补充叶酸后均有明显降低,灌胃方式补充叶酸效果最明显,每窝外观畸形率、胸骨异常畸胎率、肋骨异常畸胎率均显著降低。结论3种给药方式对于孕中期LPS暴露所诱发的胎鼠外观畸形和骨骼畸形均有预防作用,其中以灌胃方式效果最佳。
周珺赵梅陈远华吴淑娴于晓玲廖建红徐德祥
关键词:叶酸骨骼畸形
孕妇孕中期膳食抗炎指数与早产的关系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利用膳食抗炎指数( DII)评价孕妇孕中期膳食质量,探讨孕妇孕中期DII与早产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定期产前检查孕16~20周单胎孕妇253例,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调查其孕中期膳食摄入量,通过膳食营养分析软件分析摄入能量及各营养素量,计算DII总分。依据DII总分四分位数进行分组,以P25和P75为界分为3组,即抗炎倾向组( DII<-5.10)、中间组( DII-5.10~-2.55)和促炎倾向组( DII>-2.55)。随访孕妇至分娩并记录妊娠结局,分析孕中期DII水平和早产的关系。结果253例孕妇孕中期DII总分为-7.913~3.872。抗炎倾向组、中间组和促炎倾向组早产发生率分别为0、1.6%和6.3%,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孕中期DII总分促炎倾向越高,其早产发生率越高(P<0.05)。结论 DII可用于评价孕妇孕中期膳食质量,预测早产发生风险。
于晓玲赵梅王红菊苏畅袁丽袁嫚嫚章新琼胡燕宇寰廖建红陈远华徐德祥
关键词:孕妇早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