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ABA323)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董妍玲潘学武石亚亚谭新国赵小虎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喜树
  • 4篇喜树碱
  • 4篇细胞
  • 3篇植物
  • 3篇植物细胞
  • 3篇植物细胞培养
  • 2篇诱导子
  • 2篇培养细胞
  • 2篇细胞培养
  • 2篇海因酶
  • 1篇蛋白
  • 1篇对羟基苯甘氨...
  • 1篇悬浮培养细胞
  • 1篇真菌诱导子
  • 1篇植酸
  • 1篇生物合成
  • 1篇水解酶
  • 1篇铜离子
  • 1篇曲霉
  • 1篇稀土

机构

  • 8篇武汉生物工程...
  • 7篇武汉大学

作者

  • 7篇潘学武
  • 7篇董妍玲
  • 3篇石亚亚
  • 2篇谭新国
  • 1篇杨学领
  • 1篇许恒皓
  • 1篇邓政东
  • 1篇周岿
  • 1篇张斌
  • 1篇李程
  • 1篇叶聿程
  • 1篇史广宇
  • 1篇赵小虎

传媒

  • 2篇北方园艺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氨基酸和生物...
  • 1篇林业实用技术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 1篇武汉生物工程...

年份

  • 6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壳聚糖诱导子促进喜树培养细胞喜树碱积累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壳聚糖诱导子对喜树悬浮培养细胞喜树碱积累的影响。[方法]在壳聚糖诱导的喜树悬浮培养体系中,测定培养细胞的干重、喜树碱的产量、过氧化氢和丙二醛的含量。[结果]在喜树悬浮培养细胞第20天加入最终浓度80mg/L的壳聚糖诱导子刺激36h后,喜树碱的总产量达到15.21mg/L,是未作处理的喜树碱总产量最大值(在细胞培养的第20天达到)的6.18倍。同时,受到诱导的培养细胞内过氧化氢和丙二醛的含量都急剧增加。[结论]壳聚糖诱导子的刺激能显著地促进喜树悬浮培养细胞喜树碱的生物合成。
董妍玲潘学武赵小虎史广宇
关键词:喜树喜树碱植物细胞培养
海因酶法制备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9年
D-对羟基苯甘氨酸(D-HPG)主要用于合成β-内酰胺类半合成抗生素,是国内最紧缺的医药中间体之一。微生物酶法是目前获得光学纯D-HPG的重要途径,微生物中起催化作用的主要是D-海因酶和N-氨甲酰水解酶。文章综述了产酶微生物的来源,酶的理化性质,以及培养条件的优化、基因工程、酶的固定化技术生产D-HPG的研究进展。
董妍玲谭新国潘学武
关键词:D-对羟基苯甘氨酸D-海因酶基因工程菌
黑曲霉真菌诱导子对喜树培养细胞喜树碱积累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以黑曲霉提取物作为真菌诱导子,研究其对提高喜树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和喜树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终浓度40 mg/L的诱导子在细胞培养的第14天加入,细胞干重在第26天达到最大量31.5 g/L,是未处理的细胞干重的1.2倍;喜树碱产量在第29天达到最大值13.6mg/L,是对照产量的6.0倍,没有受到诱导处理的细胞干重和喜树碱产量都在第20天达到最大值。与真菌诱导子刺激提高细胞生长和喜树碱生物合成相对应的是,诱导刺激的培养细胞表现出较高的细胞活力,培养基中糖类的消耗量也随之增加。
潘学武董妍玲石亚亚
关键词:真菌诱导子喜树喜树碱黑曲霉植物细胞培养
细菌S-layer蛋白的研究新进展
2010年
S-layer(Surface layer)是由单分子蛋白质或糖蛋白重复排列形成的二维生物膜结构,是古细菌和细菌中最常见的细胞表面结构之一。S-layer蛋白具有特有的在亚纳米水平上的多孔晶格结构、在体外重新结晶及与外源蛋白融合进行表面展示等特性,在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方面应用广泛。综述了细菌S-layer蛋白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董妍玲潘学武
关键词:S-LAYER
稀土元素铈对提高细胞培养喜树碱产量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在喜树悬浮培养细胞中,三价稀土铈(Ce3+)的诱导刺激能显著促进喜树碱的生物合成。在细胞培养的第10天加入0.1mM的Ce3+,可使喜树碱产量达到最大值13.02mg/L,是没有受到刺激的6.39倍。与此相应的是,Ce3+刺激能显著提高培养细胞苯丙氨酸裂解酶的活性,增加细胞内丙二醛的含量。
潘学武董妍玲石亚亚许恒皓
关键词:稀土元素喜树碱植物细胞培养
Cu^(2+)诱导刺激对喜树悬浮培养细胞喜树碱生物合成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Cu2+作为诱导子对喜树悬浮培养细胞喜树碱积累的影响。[方法]在喜树悬浮培养细胞中,细胞生长的不同阶段,添加不同终浓度的Cu2+,诱导刺激喜树碱的生物合成。[结果]0.5μmol/L终浓度的Cu2+在第8天添加对细胞的生长最有利,而40.0μmol/L终浓度的Cu2+在第18天添加对喜树碱生物合成最有利。在第8天添加0.5μmol/L终浓度的Cu2+后再在第18天添加40.0μmol/L终浓度的Cu2+,可以使喜树碱的产量在第24天达到71.9mg/L,是未经处理的7.9倍。[结论]Cu2+诱导刺激可以显著提高喜树悬浮培养细胞喜树碱的产量。
董妍玲潘学武
关键词:喜树喜树碱铜离子诱导子
抗褐变剂对喜树细胞悬浮培养的影响
2010年
以悬浮培养细胞为实验材料作不同处理,探讨不同的抗褐变剂对喜树细胞褐变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细胞培养的第10天加入2g/L的植酸(PA)对控制细胞的褐变最有效,它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胞内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促进细胞的生长,提高喜树碱的产量。
潘学武董妍玲石亚亚
关键词:喜树细胞培养抗褐变剂植酸
产海因酶菌种的筛选
2008年
利用海因唯一氮源法从土壤中筛选分离产海因酶的高产菌种。通过微孔快速筛选法初筛和复筛,得到能够不对称水解海因生成N-氨甲酰基D-苯丙氨酸的菌株,其中Wh-11菌株具有较高的产海因酶活力。
周岿李程叶聿程邓政东张斌杨学领谭新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