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7509)

作品数:21 被引量:70H指数:6
相关作者:倪宏陶陆阳王浙东巩勇姜玉武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惊厥
  • 11篇反复惊厥
  • 5篇蛋白
  • 5篇海马
  • 4篇自噬
  • 4篇嘌呤
  • 4篇腺嘌呤
  • 4篇相关蛋白
  • 4篇甲基
  • 4篇甲基腺嘌呤
  • 3篇学习记忆
  • 3篇远期
  • 3篇远期影响
  • 3篇水迷宫
  • 3篇轻链
  • 3篇热惊厥
  • 3篇热性惊厥
  • 3篇微管
  • 3篇微管相关蛋白
  • 3篇干预

机构

  • 22篇苏州大学
  • 4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作者

  • 21篇倪宏
  • 9篇陶陆阳
  • 6篇王浙东
  • 5篇巩勇
  • 4篇张乐玲
  • 4篇吴希如
  • 4篇姜玉武
  • 4篇闫建珍
  • 3篇水泉祥
  • 2篇丁美丽
  • 2篇李超
  • 2篇楼江燕
  • 1篇王静敏
  • 1篇郑伟良
  • 1篇杨丽
  • 1篇蒋伟明
  • 1篇王洁英
  • 1篇陈溪萍

传媒

  • 5篇中华急诊医学...
  • 4篇中华神经医学...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国行为医学...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3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霉素诱发发育期大鼠反复惊厥对学习记忆功能的远期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建立发育期大鼠青霉素点燃模型,观察青霉素点燃幼龄大鼠模型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方法生后29d(P29)的SD大鼠随机分为青霉素点燃实验组(RS,n=22)及生理盐水对照组(NS,n=10)。Rs组隔日腹腔注射青霉素560万U/kg体质量,连续6次,NS组以同样方法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于末次惊厥后进行脑电记录。分别于P51~P56、P81~P84、P92~P95进行3次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结果①皮层脑电图显示RS组明显的棘波和尖波。②逃避潜伏期:第1次Morris水迷宫各组潜伏期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但RS组第5天潜伏期[(29.57±18.52)s]明显高于Ns组[(8.21±4.86)8],差异有显著性(t=3.14,P=0.014〈0.05);RS组第2次迷宫测试中第1天[(46.31±17.91)s]明显高于NS组[(21.21±18.25)s],差异有显著性(t=2.68,P=0.019〈0.05);第3次水迷宫第2天的潜伏期值(26.87±21.74)s仍明显高于NS组(7.85±7.11)s,差异有显著性(t=2.34,P=0.045〈0.05)。③记忆实验:三次记忆测试平台象限路径与总路径之比,RS组[第1次(0.16±0.07)s;第2次(0.22±0.07)s;第2次(0.20±0.06)s]均明显低于Ns组[第i次(0.31±0.13)s;第2次(0.34±0.05)s;第3次(0.29±0.07)s],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青霉素诱导的发育期反复惊厥能够对学习和记忆功能产生远期的损害。
丁美丽倪宏王浙东李超
关键词:惊厥MORRIS水迷宫学习记忆青霉素
新生期反复惊厥大鼠神经行为改变及溶酶体酶抑制剂的干预作用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溶酶体酶抑制剂(CBI)在三氟乙醚致新生期大鼠反复惊厥性脑损伤中的干预作用及其信号通路。方法90只生后6d(P6)的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30):对照(CONT)组、反复惊厥(RS)组及CBI组,RS组每日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5次,每次间隔30min,连续9d;CONT组同样操作但不吸入三氟乙醚;CBI组惊厥前腹腔注射CBI(总量2μl),同样方法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方法同RS组。分别于生后不同时间段检测体格、神经发育以及认知情感能力,并于末次惊厥后1.5h、3h、6h、24h及第35天五个时间点(n=6)取大脑皮层组织,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自噬相关蛋白cathepsin B的表达。结果P14时Rs组体质量(27.28±1.60)k,低于CONT组(33.45±1.57)kg,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01)。神经发育指标显示悬崖回避时间,日龄P12时RS组历时(2.10±1.45)s,延长于CBI组(1.05±0.32)s,差异有显著性(P〈0.05)。旷场行为测试:RS组水平运动(20.00±13.08)次,少于CONT组(57.83±33.22)次,差异有显著性护〈0.05);RS组垂直运动(2.50±2.43)次,少于CONT组和CBI组[分别为(22.17±10.74)次,(9.33±5.39)次],差异有显著性(P〈0.01)。Western blot法检测,RS组在1.5h、3h、6h、24h各时间点CathepsinB的表达明显高于CONT组(P〈0.05);CBI组于1.5h、3h、6h、24h各时间点cathepsin B的表达明显低于RS组妒〈0.05)。P35时间点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BI能够通过自噬信号途径抑制发育期惊厥所致神经行为损伤。
闫建珍倪宏张乐玲
关键词:惊厥生长发育旷场实验
3-甲基腺嘌呤对大鼠新生期惊厥致神经行为损伤的干预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大鼠新生期反复惊厥急性期应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对惊厥所致神经行为损伤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在苏州大学衰老与神经疾病实验室进行。日龄6d(P6,下同)的Sprague—Dawley大鼠45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三组,每组15只,惊厥组在P6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持续30min,连续6d;对照组同样操作但不吸人三氟乙醚;3-MA组惊厥前腹腔注射3-MA(总量2μL),同样方法吸人三氟乙醚诱导惊厥,方法同惊厥组。三组大鼠于P12进行游泳行为评分测试大鼠神经运动发育,P17进行旷场实验,P43-P49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于P50取海马组织,采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抗凋亡基因Bcl-2及自噬标记蛋白Beclinl的表达。各组行为学指标和蛋白水平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惊厥后各组大鼠游泳行为测评,各项评分惊厥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及3-MA组(P〈0.01),旷场实验显示惊厥组延迟时间[(13.33±6.69)s]较对照组[(7.11±2.37)s]和3-MA组[(9.91±4.23)s]显著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39,P〈0.05);Morris水迷宫测试RS组第4、5天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和3-MA组明显延长(P〈0.05)。惊厥组海马Bcl-2表达水平(0.587±0.139)较对照组(0.782±0.083)及3-MA组(0.799±0.163)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71,P〈0.05)。各组Beclinl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7,P〉0.05)。结论3-MA能显著改善大鼠惊厥后神经行为损伤,并可能与上调海马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有关。
倪宏王洁英
关键词:惊厥BCL-2海马
E-64d对反复惊厥发育期大鼠大脑皮质Beclin-1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反复惊厥发育期大鼠大脑皮质中自噬标记蛋白Beclin-1的表达及溶酶体酶抑制剂E-64d对其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出生21d的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24只。惊厥组大鼠隔日腹腔注射青霉素(4.8×106U·kg-1·d-1),连续6次,诱导惊厥发作;对照组大鼠予同等剂量的9g·L-1盐水腹腔注射;E-64d组于每次惊厥前腹腔注射4μLE-64d,采用同样方法腹腔注射青霉素诱导惊厥发作。于末次惊厥后3h、12h、24h和出生51d(P51)处死3组大鼠,并取其大脑皮质,采用免疫印迹技术分别检测3组大鼠大脑皮质中Beclin-1蛋白的表达。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惊厥组大鼠3h、12h、24h Beclin-1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Beclin-1蛋白的表达(Pa<0.05)。E-64d组3h、12h、24h Beclin-1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惊厥组同一时间点Beclin-1蛋白的表达(Pa<0.05)。3组P51时Beclin-1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惊厥后急性期Beclin-1蛋白水平明显上调表明自噬途径被激活,且E-64d参与自噬途径的调控。
张乐玲倪宏闫建珍
关键词:惊厥发育期BECLIN-1自噬
新生期反复惊厥对认知和海马CaMKⅡ表达的远期影响及干预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新生期惊厥活动可造成严重的神经后遗症,如成年期大脑对惊厥的易感和易损性提高,严重者产生认知功能损害.对发育期惊厥性脑损伤远期预后的研究,尤其是分子机制及其干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探讨了新生期大鼠单次长程或反复惊厥对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突触后致密物质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表达的远期影响及运动训练的干预作用.生后6天(P6)的SD大鼠随机分成单次长程惊厥组(SS)、反复惊厥组(RS)和对照组,每组12只.3组大鼠分别于P27~P31、P58~P61、P80~P82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功能.P51~P56对SS组和RS组进行踏转轮训练.最后脑组织切片观察CaMKⅡ mRNA在海马的表达.结果显示,第一次Morris水迷宫测试RS组第1天~第4天潜伏期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次水迷宫RS组第1天~第2天的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仍显著延长,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三次测试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搜寻策略显示,在第一次Morris测试时RS组第3天~第4天边缘式搜寻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RS组第3天~第4天趋向式搜寻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第二次和第三次水迷宫测试3组间趋向式和直线式搜寻策略无明显差异.在记忆实验中,原平台象限游泳距离与总距离的比值,RS组第三次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RS组1~3天趋向式搜寻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CaMKⅡ原位杂交显示,各组CaMKⅡ mRNA在海马均有明显表达,但是在齿状回和门区RS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表明,新生期反复长程惊厥能够对学习和记忆功能产生远期的损害,可能与海马记忆分子CaMKⅡ表达下调有关,而单次长程惊厥对学习记忆无明显影响.早期运动训练能够明显改善反复惊厥
倪宏姜玉武陶陆阳楼江燕王浙东吴希如
关键词:惊厥MORRIS水迷宫
幼年大鼠青霉素点燃后慢性认知功能缺陷的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21
2009年
在建立发育期大鼠青霉素点燃模型的基础上,探讨点燃后至成年期不同发育阶段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改变,以及对海马记忆分子钙/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Ⅱα(CaMKⅡα)、突触可塑性相关基因3(PRG-3)、抗惊厥脑肠肽胆囊收缩素(CCK)、锌离子转运体1(ZnT-1)和3(ZnT-3)表达的远期影响.生后29天(P29)的SD大鼠随机分为青霉素点燃模型组(RS组,n=39)及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n=21).RS组隔日腹腔注射青霉素,按体重5.60×106U/kg,连续6次,NS组以同样方法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于末次惊厥后1.5、3、6和12h透射电镜观察海马凋亡及自噬,于末次惊厥后1h进行脑电记录,于末次惊厥后24h原位末端标记凋亡法(TUNNEL)检测海马凋亡细胞.分别于P51~P56、P81~P84、P92~P95进行3次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最后,采用Timm染色观察海马苔藓纤维发芽,实时定量RT-PCR测定海马CaMKⅡα、PRG-3、CCK、ZnT-1和ZnT-3的表达.结果如下:a.电镜显示末次惊厥后1.5~12h可见大鼠海马本部神经元内溶酶体被激活,自噬小体形成,12h自噬和凋亡同时存在;TUNNEL显示凋亡细胞明显增多(P<0.05).b.RS组末次惊厥后3~5min脑电图记录显示额叶丛集放电,棘波和尖波阵发.c.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第1次测试各组逃避潜伏期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但RS组第5天潜伏期明显高于NS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RS组第2次水迷宫测试中第1天潜伏期明显高于NS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第3次水迷宫第2天的潜伏期仍明显高于NS组,具有统计学意义.d.在Morris水迷宫搜寻策略分析中采用秩和检验,第1次水迷宫对照组在第4天和第5天成绩明显优于RS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次和第3次水迷宫中对照组3天成绩均明显优于RS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Morris记忆实验显示:3次记忆测试平台象限路径与总路径之比,RS组3次记忆测试均明显低于NS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f.Timm�
倪宏姜玉武丁美丽王浙东陶陆阳吴希如
关键词:癫痫模型分子机制CCK
运动训练对新生期大鼠反复惊厥所致学习能力损害的干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踏转轮运动训练对新生期大鼠反复惊厥所致学习能力损害的干预作用。方法生后6d(用P6表示,下同)的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反复惊厥组(Rs组)每日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1次,每次持续30min,连续6d;对照组同样操作但不吸入三氟乙醚。2组大鼠分别于P29~P35、P61-P67进行两次Y迷宫学习训练,检测大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期间,于P51-P56对2组进行踏转轮训练,每天1次,每次30min,连续6d。结果①学习能力测试:第1次Y-迷宫学习训练Rs组大鼠辨别学习达到标准的训练次数为(60.0±14.1)次,与对照组(37.5±17.2)次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t=2.69,P〈0.05);第2次Y-迷宫学习训练Rs组大鼠辨别学习达到标准的训练次数为(27.5±14.1)次,与对照组(21.0±11.01)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03,P〉0.05);2组第2次测试学习成绩均较第1次有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②记忆保存测试:RS组与对照组2次测试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运动训练能显著改善新生期反复长时程惊厥对学习能力的损害。
蒋伟明倪宏王浙东姜玉武吴希如
关键词:惊厥学习记忆
新生期大鼠反复惊厥后海马LC-3的表达及干预
目的研究新生期大鼠反复惊厥后海马中LC-3的表达及3 MA对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生后6 d的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24只,惊厥组每日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5次,每次间隔30 min,连续9 d;对照组同样操作但不吸...
倪宏巩勇陶陆阳
关键词:惊厥自噬
文献传递
新生期反复惊厥对海马Beclin-1急性期表达的影响及干预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新生期大鼠反复惊厥后海马中Beclin-1急性期的表达及3-甲基腺嘌呤f3-MA)的干预作用。方法生后6d的SD大鼠108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每组36只,惊厥组每日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5次,每次间隔30min,连续9d;对照组同样操作但不吸人三氟乙醚;3-MA组惊厥前腹腔注射3-MA(总量2μL),然后以同样方法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方法同惊厥组。3组大鼠于最后一次惊厥后1.5h、3h、6h、12h、24h、48h断头取脑,每组每个时间点分别为6只大鼠,采用Western blot分别检测3组大鼠大脑海马中Beclin-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相比,惊厥组海马组织中Beclin-1的表达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惊厥组同一时间点相比,3-MA组Beclin-1的表达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惊厥后自噬途径被激活,3-MA参与了自噬途径的调控。
倪宏巩勇陶陆阳
关键词:惊厥BECLIN-1
Cathepsin B抑制剂对发育期惊厥大鼠海马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调节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新生期大鼠反复惊厥后海马自噬、凋亡相关蛋白Beclin-1,Cathepsin B和Bcl-2的表达及溶酶体蛋白酶抑制剂CBI对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在苏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进行。日龄6d的Sprague-Dawley大鼠90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每组30只:对照组、反复惊厥组及CBI组。反复惊厥组(RS)每日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5次,每次间隔30min,连续9d;对照组同样操作但不吸人三氟乙醚;CBI组于惊厥前腹腔注射cathepsin B(2μL,0.5μg/μL),同样方法吸人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各组分别于末次惊厥后1.5h,3h,6h,24h和生后35d5个时间点[(n=6/(每点,每组)]取海马组织,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fin-1,Cathepsin B和Bcl-2的表达,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对照组和CBI组同一时间点Beclin-1,Cathepsin B和Bcl-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惊厥组(1.5h,3h,6h,24h)海马组织中Beclin-1和Cathepsin B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CBI组同一时间点的Beclin-1表达(F值分别为Beclin-1:7.44,6.58,5.43,9.69,P〈0.05;CathepsinB:4.62,2.02,3.49,4.86);而惊厥组(1.5h,3h,6h,24h)Bcl-2的表达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和CBI组同一时间点Bcl-2的表达(F值分别为4.34,3.79,4.88,4.42,P〈0.05)。结论发育期大鼠反复惊厥后海马神经元自噬信号通路激活,同时抗凋亡基因Bcl-2蛋白水平显著下调,表明自噬信号途径与凋亡途径共同激活,协调参与发育期大鼠惊厥急性期兴奋毒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倪宏闫建珍张乐玲
关键词:惊厥BECLIN-1CATHEPSIN自噬CBI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