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710039)
- 作品数:7 被引量:115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恒川杨建超张巧念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论文化多元化条件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素质培养被引量:7
- 2012年
- 建立一支既有政治信仰又有理论素养,既有渊博知识又有教学能力的高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是文化多元化条件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的重要方式,也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
- 李恒川
- 关键词:文化多元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 新常态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被引量:2
- 2016年
-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重大转型时期,逐步进入"新常态"。新常态需要国人树立一种面向世界、面对现实、展望未来的态度。经济增长放缓,就业压力加大;经济结构调整,人才需求类型转变,经济发展驱动力调整,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变化必然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触动。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推进更为重要。
- 杨建超
-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
- 论高等教育改革视野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被引量:3
- 2012年
- "钱学森之问"是向中国高等教育界发出的振聋发聩的一问。"钱学森之问"与高等教育改革在人才培养问题上实现了共鸣。而大学要培养出一流人才,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创新。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才能培养与品德培养、务实精神与理想情怀相结合、相融通,这种整合思维不但不失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之道,而且是培养精英人才的希望所在。
- 李恒川
-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
- 协同育人理念下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理性审视被引量:79
- 2019年
- 协同育人是高校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也是高校推行“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意识认同,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重要途径。我国社会进入了新时代,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上相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中面临认识不够充分、管理体制和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教师从事“课程思政”教育的能力不足等诸多现实困境。唯有进一步强化理念认同、优化体制机制和实施师资能力提升工程等,方能有效解决当前“课程思政”教育改革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 杨建超
- 关键词:教育改革
- 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实现被引量:2
- 2013年
- 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实现应在大学生现实的生涯发展形态基础上,透过大学生生涯发展理论来促进他们主动有效地参与教育活动,达成教学主体互动,形成超越分数的、提高学习过程质量的反馈和评估,从而实现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价值的现实化——生成大学生生涯规划。
- 张巧念
- 关键词: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教育实现
- 大学“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履行困境与改善路径被引量:15
- 2019年
- 长期以来,大学的三大基本职能: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已成共识。现今中国学者提出大学的第四职能——文化传承创新,成为推动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的有力举措。面对中国大学对这一职能的接受困境、推进困境和可持续实施过程中的困境,高校应该深入认识"文化传承创新"的内涵;回归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本义,夯实"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引领教师做具有"人文主义"特征的现代教师。
- 李恒川
- 关键词:大学职能文化传承创新教师
-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被引量:7
- 2012年
- 从国家长治久安战略高度出发,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课堂、进头脑、进教材,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发展。
- 李恒川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