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2009CA014)

作品数:8 被引量:102H指数:7
相关作者:尹丽云张腾飞刘雪涛许迎杰肖稳安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地闪
  • 3篇雷电
  • 3篇雷电活动
  • 3篇回波
  • 3篇回波强度
  • 2篇低纬
  • 2篇低纬高原
  • 2篇云顶亮温
  • 2篇灾害
  • 2篇飑线
  • 2篇飑线过程
  • 2篇亮温
  • 2篇雷达
  • 2篇雷电灾害
  • 2篇辐合
  • 2篇负地闪
  • 1篇低空
  • 1篇低空急流
  • 1篇地貌
  • 1篇地震

机构

  • 6篇云南省气象局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5篇尹丽云
  • 3篇刘雪涛
  • 3篇张腾飞
  • 2篇许迎杰
  • 1篇李磊
  • 1篇陈小华
  • 1篇段旭
  • 1篇徐开
  • 1篇普贵明
  • 1篇谢屹然
  • 1篇肖稳安

传媒

  • 2篇高原气象
  • 2篇云南大学学报...
  • 2篇灾害学
  • 1篇气象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昭通6.5级地震灾区雷电活动特征及雷电灾害易损性区划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云南省地震灾害频发,在雷电活动高发季节,雷击易导致灾区群体性灾害事件发生.以2014年8月3日昭通6.5级地震灾区为例,结合近30年全省雷暴日统计资料、2009—2013年闪电定位监测和2006—2015年全国雷电灾害汇编资料,分析区域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建立雷电灾害易损性指标,对各指标量化分级赋值,获取雷灾易损综合评价指数R并进行雷灾风险等级划分,形成地震灾区雷电灾害易损性区划图.结果表明,灾区雷电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闪电发生频繁且强度密度大,雷电活动从午后呈逐渐增强趋势,巧家县为雷电灾害高易损区,鲁甸县为雷电灾害中易损区.建立地震灾区雷电灾害易损性区划,能够为确定灾区雷电防护重点,科学指导灾区重建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不同雷灾风险易损程度等级的区域应当采取相应的雷电防护措施.
刘平英彭启洋胡颖彭嘉峪
关键词:地震灾区易损性分析
喀斯特地貌景区的雷击风险分析——以云南石林为例被引量:12
2013年
旅游景区的雷电防护近年来逐渐被人们关注,但国内旅游景区的防雷状况不容乐观,景区雷击伤人事件时有发生,科学合理地采取有效措施对旅游景区进行防雷保护已显得刻不容缓。以云南石林为例,在对具有喀斯特地质地貌的石林风景区进行实地考察、资料查阅、数据采集、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讨论地形地质因素对雷暴活动的影响及景区存在的雷击风险,同时结合闪电数据,将雷击引起的生命损失分量及公共损失分量作为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提出相应的雷电防护措施。
刘平英杨荣建李兆华尹丽云刘雪涛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雷击风险
江苏省雷电活动潜势预报研究被引量:22
2011年
利用江苏省3年的闪电资料和探空资料,首先分析了南京地区12个对流参数与闪电活动的关系,然后筛选出相关性较好的10个参数,运用熵值法、复相关系数法和组合权重法计算出这10个参数在闪电潜势预报概率方程中的权重,并分别用试验资料和独立资料对方程进行预报检验,得到了较高的预报评分。最后随机选取了江苏及周边地区连续两天的探空资料和地闪资料,用插值法生成了江苏地区未来12小时闪电潜势预报概率图,并与相应时段的闪电分布图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预报效果显著,说明多参数复合加权得出的闪电潜势预报方程对未来12小时的闪电活动潜势预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殷娴肖稳安尹丽云
关键词:雷电潜势预报
低纬高原一次飑线过程的地闪演变特征分析
利用雷电定位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FY-2E卫星红外资料对发生在滇西南的一次典型飑线过程的地闪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由切变线云带内的对流单体与台风外围对流单体合并形成典型的飑线过程,在飑线发展初期负地闪占...
尹丽云张杰张腾飞许迎杰
文献传递
2016年云南省雷电灾害分布与致灾因素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结合2016年云南省闪电定位监测数据以及雷电灾害统计资料,分析地闪活动及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雷电灾害与致灾因子、承灾体以及孕灾环境的相关性,分析不同孕灾环境和承灾条件下雷电灾害的损失类型和分布特征,确定不同区域的雷击防护重点,提出相应的雷电灾害防御措施及建议。结果表明:2016年频繁活跃的地闪活动是导致雷电灾害的主要致灾因子;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与地闪次数、密度和强度的分布特征存在较好的吻合对应关系,正地闪所占比例的季节变化特征可以作为判定雷电高发期开始及结束的一个重要标志;雷电灾害与孕灾环境的敏感性和承灾体易损性密切相关,农田、树下、山地、水域等野外开阔区域等遭受直击雷的风险较大;雷电主要对农业、旅游、通信、电子、电力、教育等行业的影响较大,农村是雷电灾害的高发区,农村雷灾损失类型主要为人身伤亡事故,城镇雷电灾害损失类型主要为建(构)筑物和电气系统及电子设备设施损坏。通过完善和健全雷电防护措施,可以增强承灾体抵御雷电灾害风险的能力,减小和防范雷击造成的不利影响。
刘平英杨宗凯胡颖庄嘉周清倩
关键词:雷电灾害雷电活动致灾因子孕灾环境
滇东一次局地特大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和地闪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利用雷电定位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FY-2E卫星红外资料对2010年6月25—26日发生在马龙的一次局地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层冷空气和低层暖湿气流在滇中以东地区交汇,形成明显的辐合是本次局地特大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多普勒雷达上表现为2条带状回波合并加强,后部小单体快速东移合并入同一地点,在马龙上空形成明显的"列车效应",中尺度低空急流和逆风区的出现使得抬升辐合运动加强,触发了马龙上空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产生了特大暴雨.卫星云图上,多个MCS合并为中-β尺度对流云团再发展为中-β尺度对流云带,产生强降水的过程始终保持较大面积的低于-60℃的冷中心,冷中心长时间在马龙上空维持.暴雨过程伴随着频繁的地闪活动,地闪密集地出现在单体回波合并后的强回波区域、对应着径向速度≤10 m/s的辐合区和逆风区后部及≥15 km的回波顶高位置,TBB和地闪的峰值超前于强降水1~2 h.
尹丽云普贵明张腾飞李磊刘雪涛
关键词:特大暴雨地闪列车效应低空急流云顶温度
基于卫星和雷达资料估测滇中地区降水量方法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选用2008、2009和2010年5—10月的云顶亮温、云顶亮温梯度、水汽云图、总云量和云分类等云图资料,雷达基本反射率资料及自动站1 h降水量资料,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预报模型、传统Z-I关系及云分类Z-I关系,对距昆明雷达站大于20 km、小于150 km区域里且2008年已建有自动站的18个测站进行3 h降水估测研究。通过研究,得到使用BP神经网络建立预报模型估测降水,在与实测降水的误差方面,比使用传统Z-I关系及云分类Z-I关系估测降水略有减小。本研究也是对综合利用卫星和雷达资料估测降水进行尝试。
陈小华段旭
关键词:BP神经网络降水估测均方根误差卫星资料雷达资料
低纬高原中部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和闪电特征分析被引量:21
2010年
利用MICAPS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地闪资料,分析了2008年8月1日低纬高原中部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台风登陆和副热带高压北抬西伸导致外围的偏东气流带来充沛的水汽和热量,为强对流天气过程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条件;在强对流发展过程中,前部始终有入流存在,多普勒雷达回波上具有"弓"型回波、前侧"V"型槽口、弱回波区、后侧"V"型槽口等特征,强回波区与多普勒雷达速度图上的逆风区和辐合区相关;-10℃层高度上雷达回波强度≥35dBz时,才开始有地闪活动发生,负地闪占整个地闪过程的99.6%,大多数负地闪出现在强度>30dBz的强回波区,对应着强辐合上升气流区,正地闪出现在回波前部的云砧或回波后部的较弱回波区域,对应着辐散的下沉气流区域;整个雷暴云发展演变过程中负地闪电流强度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单峰型变化特征,而正地闪电流强度基本呈现逐渐增大的直线型变化特征。
尹丽云张腾飞许迎杰刘雪涛谢屹然徐开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回波强度径向速度地闪
低纬高原一次飑线过程的地闪演变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利用雷电定位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FY-2E红外卫星资料,分析了滇西南一次典型飑线过程的地闪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这是一次由切变线云带内的对流单体与台风外围对流单体合并形成的典型飑线过程。在飑线发展初期,负地闪占主导地位,地闪频数在波动中缓慢增加;在飑线成熟阶段,地闪频数较高,负地闪频数达到最大峰值前10~15min,正地闪出现最大峰值;在飑线减弱阶段,地闪频数急速下降,正地闪所占比例急剧增加,当正地闪所占比例超过地闪总数的8%以上时,地闪活动开始呈减弱特征。负地闪主要发生在强对流区(>40dBz),对应着径向速度场上的辐合区,密集的正地闪发生在飑线成熟阶段,对应着辐合区附近>40dBz的强回波区域,稀疏的正地闪发生在强回波外围的云砧或稳定性降水部位。在飑线整个发展阶段,-10℃,-20℃层高度上雷达回波强度的每一次跳跃变化都对应着地闪频数的跳跃发展,且-10℃和-20℃层高度上雷达回波强度总在地闪频数变化之前6~30min。负地闪集中出现在-92~-90℃和-76~-74℃的云区,而正地闪集中发生在-90~-60℃的云区。
尹丽云张杰张腾飞许迎杰
关键词:飑线负地闪回波强度辐合云顶亮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