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A630016)

作品数:17 被引量:111H指数:7
相关作者:范德成李昊王韶华张伟于维洋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燕山大学东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产业结构
  • 6篇产业结构演化
  • 5篇影响因素
  • 4篇低碳
  • 3篇能源
  • 3篇能源结构
  • 2篇制造业
  • 2篇碳排放
  • 2篇情景分析
  • 2篇组合评价
  • 2篇经济学
  • 1篇低碳经济
  • 1篇动力系统
  • 1篇演化动力
  • 1篇一体化
  • 1篇影像图
  • 1篇有序度
  • 1篇支持向量
  • 1篇支持向量机
  • 1篇支持向量机模...

机构

  • 17篇哈尔滨工程大...
  • 6篇燕山大学
  • 4篇东北大学

作者

  • 15篇范德成
  • 8篇李昊
  • 6篇王韶华
  • 4篇张伟
  • 3篇于维洋
  • 2篇许珊
  • 1篇娄娟
  • 1篇贾立江
  • 1篇武艳君

传媒

  • 5篇运筹与管理
  • 4篇中国科技论坛
  • 2篇统计与决策
  • 2篇工业技术经济
  • 1篇管理现代化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生态经济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第十一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改进DEA--以复相关系数为基准的滞后期的我国产业结构演化效率评价被引量:12
2016年
为了评价我国的产业结构演化效率,本文构建了我国产业结构演化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传统DEA方法的局限性,文中引入以复相关系数为基准的滞后期,解决了产业结构演化评价中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滞后性问题,建立更加有效的DEA改进模型,对我国产业结构演化效率进行评价。结论表明,各产业技术效率大部分时间大于规模效率,而且投入要素出现不同程度的冗余情况,近年来,第一、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人员冗余程度有减轻的趋势,第二产业能源和水资源消耗较大,同时第三产业各要素冗余程度均有所加深。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范德成李昊刘贇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产业结构
低碳经济范式下能源结构优化程度评价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我国的能源瓶颈突出表现为结构性矛盾。本文以能源经济学为理论支撑,从低碳经济发展对能源结构要求的角度,提出了社会经济效益、能源规划效益、环境效益等三个维度,并分析了各个维度的构成要素;综合运用粗糙集理论和AHP法进行指标约简和权值计算,构建了低碳经济范式下能源结构优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各评价指标设置分级标准,通过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对2010年我国10个省份的能源结构优化程度进行多指标综合测度与评价,阐明了该评价方法的科学有效性及评价结果的合理性。
范德成王韶华张伟贾立江
关键词:粗糙集
基于复合有序度模型的中国产业结构演化动力子系统间的有序度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首先将中国产业结构演化系统分为四个子系统并选取变量,之后采用最优组合赋权的方法对其进行权重估计,最后建立复合有序度模型评价中国产业结构演化动力系统中子系统间的有序状况。结果表明,中国产业结构演化动力系统中子系统的有序度发展状况不佳,而且各子系统的有序度决定了中国产业结构演化动力系统的子系统有序度。
范德成李昊
关键词:产业结构演化子系统
基于成分数据法的我国制造业内部结构预测被引量:2
2015年
文章在Takcns定理的相关理论基础上,运用成分数据预测的方法对我国制造业的内部结构进行预测,得出我国制造业中资源型产业、低技术产业、中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四个方面结构的未来变化情况。总体来说,资源型产业和低技术产业的比重虽然会不断走低,但仍然偏高;中技术产业的比重将会不断走高,其在我国制造业中第一大产业的地位未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不会改变;高技术产业虽然发展趋势较好,但其占制造业的比重太低,严重制约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范德成娄娟
关键词:成分数据制造业内部结构
基于IIPAT模型的我国低碳情景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引入能源结构优化系数和产业结构优化系数改进了传统的环境负荷模型,构建IIPAT模型,设定了三种情景分析我国未来低碳发展情况。其中,基准情景无法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也不能完成2020年减排承诺,且能源消费量较大,产生的碳排放较多;政策情景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比较现实、且能完成减排承诺的情景,但也不能实现碳强度降低50%的目标;强化低碳情景能够较理想的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目标,需要低碳技术创新得到突破。
王韶华于维洋张伟
关键词:情景低碳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模型采用面板数据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碳排放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能源结构、能源排放强度、能源效率、经济发展因素、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制度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节能减排具有促进作用,且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能源结构对节能减排具有促进作用,且影响呈现下降的趋势;技术进步对节能减排具有促进作用,且影响呈现了波动特征;产业结构对节能减排具有促进作用,且影响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制度因素对节能减排也具有促进作用,且影响是逐渐在增大的。
武艳君贾立江
关键词:状态空间模型碳排放影响因素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演化影响因素的组合评价
采用组合评价的方法对我国区域三次产业结构演化影响因素进行评价。首先针对三次产业选取了不同的影响因素变量,之后通过单一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集对分析评价和TOPSIS法对其进行评价,并对区域三次产业结构演化状况进行排序,...
范德成李昊
关键词:影响因素组合评价
我国区域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配性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文章选取结构偏差系数、结构偏离系数、结构变动协同系数作为衡量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适配性的系数,引入以复相关系数为基准的滞后期,选取2004—2012年的数据对我国四大经济区域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配性进行评价。并采取网络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衡量系数的权重,建立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适配性的指标体系,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对我国各省市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配性进行排序。结果表明:我国第一、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普遍不足,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过剩,东部区域和西部区域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适配水平不均衡。
范德成李昊方璘
关键词: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适配性
基于TOPSIS灰色关联投影法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动态综合评价——以京津冀一体化为视角被引量:41
2017年
为实现对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动态综合评价,文章从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和技术创新环境三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灰色关联投影法计算灰色关联投影贴近度,引入协调度模型评价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并进行二次加权计算。对比所得到的截面静态评价结果和面板动态评价结果,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和较大的地区差异,产业发展处于中度失调状态。研究认为,京津冀应努力加强区域产业合作和优势互补,推动创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缩小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地域差距,实现一体化发展。
范德成杜明月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协调度模型京津冀一体化
我国能耗结构低碳优化的情景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利用目标规划方法构建了能源消耗结构优化模型,对我国2020年的能源消耗结构优化进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1政策情景下,能耗结构优化并不能实现2020年碳减排承诺,其贡献潜力为80.87%,只是增加电力供给量并不能实现减排承诺,其贡献潜力为88.74%;2低碳情景下,2020年碳强度将降至0.3916728吨碳/万元,低于减排承诺目标水平;3能耗结构在短期内仍呈现以煤炭消耗为主的特征;4能耗结构优化很难同时兼顾节能和减排。
王韶华于维洋张伟范德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