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ZW081)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哈迎飞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州市教育系统创新学术团队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学

主题

  • 4篇儒教
  • 3篇宗教
  • 3篇晚年
  • 3篇文学
  • 2篇小说
  • 1篇代文
  • 1篇新文学
  • 1篇新文学史
  • 1篇学史
  • 1篇隐痛
  • 1篇中国现代作家
  • 1篇色戒
  • 1篇伤逝
  • 1篇随想
  • 1篇随想录
  • 1篇他者
  • 1篇自我
  • 1篇宗教问题
  • 1篇作家
  • 1篇文学史

机构

  • 8篇广州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哈迎飞

传媒

  • 3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学术研究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论巴金小说中的儒教“宗教人”形象
2013年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儒教"宗教人"的形象集中出现在家族小说中,其中尤以巴金的成就最为突出。揭示儒教的"吃人"机制和"吃人"本质,是巴金对20世纪中国启蒙文学的重要贡献。长期以来,由于学界对儒家文化的"宗教性"认识不足,因而在巴金家族小说研究中,对他笔下的儒教"宗教人"也重视不够。从儒教的角度重新解读巴金的家族小说,不仅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把握儒教宗教人最主要的精神特质,而且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思考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与宗教性的复杂关系。
哈迎飞
关键词:家族小说儒教孝子
新文学史研究的观念、方法和理论
2014年
百年来,新文学无论在创作还是在研究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新世纪新文学研究既面临新的挑战,也存在新的机遇。本文以中国现代文学为考察重心,指出就观念、方法和理论而言,中国现代文学与儒教的关系、中国现代作家的晚年写作以及新文学经典的现代解读等对丰富和完善新文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空间巨大,现实意义突出,值得特别关注。
哈迎飞
关键词:新文学史儒教
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宗教”问题被引量:1
2018年
本文认为,研究宗教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目光不能仅仅局限在三大宗教上,而应关注宗教代用品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本文从社会转型和历史传统的角度,对这种代用传统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儒教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弊大于利,而小品文的发达在中国绝非坏事,借助宗教的视角,可以更清晰地看出其中的真相。
哈迎飞贺仲明(主持人)
关键词:现代文学宗教儒教
论鲁迅小说中的“他者”与“自我”——以《伤逝》研究为中心被引量:3
2017年
《伤逝》是一部爱情小说,作为一种思想表达,它不仅反封建,而且对"独尊自我"的现代性进行了深度反思。从"他者"视角探讨《伤逝》中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可以看出,真正对启蒙者的"自我"构成挑战的是子君。因为子君和涓生一样把发挥个性作为最高道德,并且相信"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包括亲密爱人也不行。涓生爱子君,但无法与觉醒的子君共同生活。无论是改造子君还是驱逐子君,本质上都是不承认不接受对方的"自我"。正是在这里,鲁迅深刻地揭示出潜藏在涓生灵魂深处的男权思想和专制暴虐。透过涓生的悲剧,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五四以来的启蒙主义和个性解放思想有深刻反思和检讨。
哈迎飞
关键词:《伤逝》自我他者
论《色戒》与张爱玲晚年的隐痛书写被引量:1
2017年
《色戒》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创作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文本,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这部作品的创作动机及主题宗旨等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文章从隐痛书写的角度,对《色戒》的隐晦与隐痛进行深入分析,指出,《色戒》的隐晦与张爱玲后期的隐痛书写直接相关,李安的电影虽然让《色戒》的故事走进了千家万户,但也对文本造成了新的遮蔽。借助《小团圆》,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张爱玲晚年书写的精神诉求。
哈迎飞叶文韵
关键词:色戒
论《骆驼祥子》与老舍的晚年“迷失”被引量:2
2017年
《骆驼祥子》是解开老舍晚年创作和思想之谜的一个宝库,透过这部作品可以看到,老舍对穷人问题的思考既显示出惊人的深刻,也暴露出原生的不足。由于这种不足与他的晚年悲剧直接相关,本文对两者之间的联系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析,指出尽管老舍深刻地揭示出祥子灵魂的病态,但是并没有意识到比物质解放更难的是精神解放,除非断除"奴瘾",祥子不可能获得新生。根除穷人的奴性意识绝非易事,但舍此别无捷径,老舍晚年的思想迷失,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哈迎飞
关键词:老舍《骆驼祥子》
论《随想录》中的儒教“宗教人”形象
2013年
儒教是一种特殊的宗教,由于它的隐蔽性很强,尽管"五四"先驱者就已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但是对儒教的宗教实质认识,中国现代作家大多是在经历了"文革"的教训后才若有所悟,这一点在巴金的晚年写作中表现得十分突出。解放前,巴金无情地批判觉新的性格缺陷和精神弱点,解放后,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也成为了无神论时代典型的"宗教人"之一。解读《随想录》,可以发现,无论是觉新还是巴金,他们的精神世界都与儒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不过前者在明处,后者在暗处,不容易被发现而已。
哈迎飞
关键词:儒教
论中国现代作家的灵魂思考及文学书写——从鲁迅、周作人到杨绛
2016年
中国现代作家的灵魂书写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引起世人足够的重视。文章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对中国现代作家灵魂书写的方式、贡献及意义展开了深入研究,指出中国现代作家的灵魂书写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学的传统,而且具体而微地展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深度和高度,对我们研究和把握当代文学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哈迎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