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072102310014)
- 作品数:8 被引量:62H指数:6
- 相关作者:王中全崔晶姜鹏李峰张玺更多>>
-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重大公益性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青海省部分地区家猪感染旋毛虫情况调查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了解青海省家猪旋毛虫的感染情况。方法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和德令哈市随机选取7个生猪屠宰点,对192头屠宰猪收集膈肌样本,先后使用压片镜检法和人工消化法对肌肉样本进行旋毛虫检验。结果 192份猪肉样本经镜检法和人工消化法检查,均未检出旋毛虫幼虫。结论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和德令哈市未发现自然感染旋毛虫的家猪。
- 姜鹏刘巴睿崔晶李国昌李楠韩秀敏王虎王中全
- 关键词:旋毛虫
- 应用多重PCR技术鉴定我国6个旋毛虫地理株的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对我国猪源旋毛虫地理株进行鉴定和分类。方法根据旋毛虫rDNA扩展片段V区(expansion seg-ment V region,ESV)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ITS1和ITS2基因序列合成5对特异性引物,以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T1)、乡土旋毛虫(T.nativa,T2)、布氏旋毛虫(T.britovi,T3)、伪旋毛虫(T.pseudospiralis,T4)及纳氏旋毛虫(T.nelsoni,T7)的国际参考株作为对照,应用多重PCR对我国6个猪源旋毛虫地理株(河南、云南、哈尔滨、黑龙江同江、湖北及天津)进行鉴定,并观察影响多重PCR扩增的因素。结果我国6个猪源旋毛虫地理株多重PCR扩增结果显示,均具1条与T1相同的条带(173bp)。应用多重PCR对单条旋毛虫幼虫、不同保存条件的旋毛虫幼虫及含幼虫的新鲜小鼠肌肉提取液进行扩增,均得到173bp的特异性条带。结论经多重PCR鉴定我国6个猪源旋毛虫地理株均为T1。
- 崔晶赵桂花王中全姜鹏牛洪涛
- 关键词:旋毛虫多重PCR
- 应用COXⅠ基因PCR-RFLP对我国旋毛虫地理株的鉴定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对我国旋毛虫不同地理株进行分子鉴定。方法根据旋毛虫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ytochromec-oxidase subunitⅠ,COXⅠ)基因序列合成1对引物,以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T1)、乡土旋毛虫(T.nativa,T2)、布氏旋毛虫(T.britovi,T3)、伪旋毛虫(T.pseudospiralis,T4)、纳氏旋毛虫(T.nelsoni,T7)的国际参考株作为对照,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striction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对我国7个猪源旋毛虫地理株(河南、湖北、云南、西安、哈尔滨、同江及天津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T1、T2、T3、T4、T7和我国7个猪源旋毛虫地理株的COXⅠ基因均扩增出419 bp的片段,PCR扩增产物Tru1Ⅰ(MseⅠ)酶切后经RFLP分析,T2、T3、T4、T7和天津株均具有独特的酶切带型:T2为22、70和327 bp,T3为92和327 bp,T4为419 bp,T7为62、64、70和223 bp,天津株为92、126和201 bp;其他6个地理株的酶切带型和T1一致,为22、70、126和201 bp。结论我国7个旋毛虫地理株的COXⅠ基因片段(92、70和22 bp)存在种内多态性;河南、湖北、云南、西安、哈尔滨及同江株可归为一类,天津株可归为另一类。
- 姜鹏崔晶王中全
- 关键词:旋毛虫PCR-RFLP
- 肉类中旋毛虫成囊前期幼虫检验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目的观察人工消化法(artificial digestion method)和贝氏法(Baermann’s technique)检验肉类中旋毛虫成囊前期幼虫(pre-encapsulated larvae,PEL)的效果...
- 姜鹏崔晶王中全张玺王莉李峰
- 文献传递
- 旋毛虫幼虫在大鼠与小鼠肌肉分布及囊包内幼虫数量的观察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旋毛虫感染大鼠与小鼠后幼虫在肌肉内的分布及囊包内的幼虫数量。方法将30只昆明小鼠和30只SD大鼠均随机分为轻、中、重度感染组(每组10只),分别按每g克体重1、5、20条肌幼虫经口感染。感染后42d剖杀,取不同部位肌肉称重后压片镜检,观察不同部位每克肌肉虫荷(larvaepergram,lpg)及囊包内幼虫数量。结果大鼠在轻度感染时以咬肌虫荷最高,中、重度感染时分别以膈肌和舌肌虫荷最高;小鼠在轻度感染时以咬肌虫荷最高,中、重度感染时均以膈肌虫荷最高。在大鼠肌肉8028个囊包中,含1、2、3条幼虫的囊包分别占97.91%、1.95%及0.14%;在小鼠肌肉7559个囊包中,含1、2、3条幼虫的囊包分别占97.33%、2.54%及0.13%。小鼠肌肉多幼虫(2~3条)囊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大鼠(χ2=5.644,P<0.05)。多幼虫囊包的检出率在大鼠和小鼠均随感染剂量的增加而升高(χ2大鼠=42.656,P<0.05;χ2小鼠=45.713,P<0.05);在含3条幼虫囊包的肌肉,重度感染的大鼠和小鼠肌肉分别占81.82%(9/11)与100%(10/10)。未发现含有4条及4条以上幼虫的囊包。结论对鼠类旋毛虫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时应首选咬肌进行病原学检查,其次为膈肌或舌肌;进行肌肉活检或肉类检疫时发现含3条幼虫的囊包提示为重度感染。
- 姜鹏崔晶王莉李峰张玺王中全
- 关键词:旋毛虫肌幼虫小鼠
- 人工消化法对肉类中旋毛虫检疫敏感性的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观察人工消化法对肉类中旋毛虫检疫的敏感性。方法将100g猪肉搅碎后等分为50份(每份2g),每克猪肉分别加入1、2、3、4及5个旋毛虫幼虫囊包,搅拌均匀后按国际旋毛虫病委员会推荐的人工消化法在43℃消化4h~5h,用60目(300μm孔径)铜筛过滤,室温沉淀30 min后检查幼虫。结果每克猪肉含1、2条旋毛虫幼虫时消化法的幼虫检出率分别为10%(1/10)和30%(3/10);每克猪肉含3条及3条以上幼虫时,消化法的幼虫检出率为100%(10/10)。结论人工消化法对轻度旋毛虫感染(每克肌肉含1~2条幼虫)的2g肉样标本检疫时的敏感性较低。
- 李峰王莉王中全张玺姜鹏崔晶
- 关键词:旋毛虫敏感性
- 旋毛虫与伪旋毛虫肌幼虫抗原的SDS-PAGE和双向电泳分析
- 目的鉴定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T1)与伪旋毛虫(T.pseudospiralis,T4)肌幼虫的差异蛋白。方法应用SDS-PAGE和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
- 张胜力崔晶范清堂王中全
- 文献传递
- 我国旋毛虫地理株的同工酶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为旋毛虫属的分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我国6个猪源旋毛虫地理株(河南、云南、哈尔滨、黑龙江同江、湖北及天津)肌幼虫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苹果酸酶(ME)、酯酶(EST)、谷氨酸脱氢酶(GLDH)进行分析,并以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T1)、乡土旋毛虫(T.nativa,T2)、布氏旋毛虫(T.britovi,T3)、伪旋毛虫(T.pseudospiralis,T4)及纳氏旋毛虫(T.nelsoni,T7)的国际参考株作为对照。结果我国6个猪源旋毛虫地理株的4种同工酶(SOD、ME、EST、GLDH)酶谱均与T1的相同。结论经4种同工酶分析我国6个猪源旋毛虫地理株均为T1。
- 李婷婷崔晶王中全
- 关键词:旋毛虫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旋毛虫病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36
- 2008年
- 旋毛虫病无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诊断较困难,所以流行病学资料非常重要,患者常有食生或半生肉类史,在该病暴发时期,同批患者往往能追溯到聚餐史。在肠道期可出现腹痛、腹泻伴全身不适等症状。发热、眼睑或面部水肿、肌肉疼痛是急性期的主要表现,重症患者可并发心肌炎、肺炎及脑炎等。多数患者感染后2~5周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多。应用肌幼虫排泄-分泌(ES)抗原和合成的泰威糖(tyvelose,3,6-双脱氧己糖)抗原ELISA检测旋毛虫抗体IgG,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初步诊断旋毛虫感染的首选血清学方法,ELISA阳性者需经蛋白质印迹分析确认。旋毛虫病的确诊主要依靠肌肉活检发现旋毛虫幼虫。阿苯达唑是治疗旋毛虫病的首选药物,剂量为20~30mg/(kg·d),分2次口服,疗程5~7d。糖皮质激素可延长旋毛虫感染的肠道期和增加肌肉虫荷,一般仅用于重症患者且需与阿苯达唑联合应用。
- 王中全崔晶
- 关键词:旋毛虫病ELISA蛋白质印迹阿苯达唑
- ISSR-PCR对我国旋毛虫7个地理株的分子鉴定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对不同种和地理株旋毛虫进行分子鉴定。方法利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PCR(inter simple sequencerepeat-PCR,ISSR-PCR)标准引物对5种旋毛虫及我国旋毛虫7个地理株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并观察影响扩增效果的因素。结果5种旋毛虫均分别扩增出了各自的特异性条带:旋毛虫(T1)2条(950bp和850bp),乡土旋毛虫(T2)1条(850bp),布氏旋毛虫(T3)3条(1 300bp、950bp和700bp),伪旋毛虫(T4)1条(600bp),纳氏旋毛虫(T7)有4条带(1 700bp、1 450bp、1 050bp、900bp)。我国有6个猪源旋毛虫地理株均扩增出了与T1相同的2个特异性条带(950bp、850bp)。此外,T1、河南株、云南株、哈尔滨株、黑龙江同江株还扩增出了另外2条弱带(500bp和400bp);但湖北株和天津株则无这2条弱带,湖北株扩增出了1 350bp的条带,天津株扩增出了1 600bp的条带。非猪源的广西株与T1相比,缺少950bp的条带。对1条旋毛虫肌幼虫,在80%酒精保存24w的肌幼虫,在10%甲醛、0.2%叠氮钠及0.05%柳硫汞溶液保存9 w的肌幼虫,应用ISSR-PCR均可扩增出其特异性条带。结论ISSR-PCR用于旋毛虫种的分子鉴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敏感性;我国6个猪源旋毛虫地理株均为T1,其中云南株、河南株、哈尔滨株及黑龙江同江株可归为一类,湖北株和天津株可归为另一类,来自果子狸的广西株分类地位待定。
- 牛洪涛崔晶王中全
- 关键词:旋毛虫分子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