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9B030801056)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赵强吴同果黄伟光罗景云徐元杰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介入
  • 2篇经皮冠状动脉...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急诊
  • 2篇急诊介入
  • 2篇梗死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抽吸
  • 1篇血栓抽吸导管
  • 1篇替罗非班
  • 1篇介入治疗
  • 1篇经皮冠状动脉...
  • 1篇老年

机构

  • 2篇暨南大学第四...
  • 1篇广州市红十字...

作者

  • 2篇黄伟光
  • 2篇吴同果
  • 2篇赵强
  • 1篇徐元杰
  • 1篇蒋作锋
  • 1篇罗景云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急诊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联合应用国产替罗非班临床疗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7年5月~2009年5月发病12h内接受急诊PCI术的老年ASTEMI患者,年龄65~88岁,平均(68.5±9.6)岁,随机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n=54)和对照组(n=50),比较两组基础临床特征、心肌呈色分级(MBG)及术后90min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sum-STR),并观察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左室射血分数及出血并发症。结果两组基础临床情况和造影特征无明显差异。替罗非班组心肌呈色分级3级获得率明显增高(88.9%比58.0%,P<0.05),术后90minsumSTR(70.3%比42.0%,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替罗非班组心肌梗死后1周射血分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56.2±7.6比46.7±8.5,P<0.05)。两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替罗非班组轻度出血发生率有高于对照组趋势(11.1%比6.0%,P>0.05),但无严重出血或血小板减少症。结论 国产替罗非班能改善急诊PCI术后心肌灌注指标,并有助于改善心功能。老年ASTEMI患者急诊PCI联合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蒋作锋蒋作锋赵强黄伟光
关键词: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通过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中的应用,以评价其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0年8月在该院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AMI患者共106例,其中急诊介入术加血栓抽吸治疗者为观察组(n=55),同期条件相当未应用血栓抽吸治疗仅行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n=51),比较两组的基础资料、术后和随访期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发病距血管再通时间、直接支架置入率和术后达TIMI3级血流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无复流率则明显减少,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观察组在TnT峰值及CK-MB峰值、ST段回落率、住院期间心衰、再次AMI、病死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AMI急诊PCI中应用ZEEK血栓抽吸导管安全可行,能有效的清除冠状动脉内血栓,改善心肌组织灌注,提高患者术后心功能。
黄伟光罗景云赵强徐元杰吴同果
关键词: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栓抽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