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攻关项目(11KG137)

作品数:18 被引量:109H指数:7
相关作者:马剑雄马信龙邢丹陈阳杨阳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公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攻关项目天津市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骨折
  • 6篇愈合
  • 6篇生物力学
  • 6篇股骨
  • 6篇META分析
  • 5篇骨折愈合
  • 5篇长骨
  • 4篇内固定
  • 3篇电磁
  • 3篇电磁场
  • 3篇电刺激
  • 3篇电刺激疗法
  • 3篇疗法
  • 3篇内固定器
  • 3篇骨干骨折
  • 3篇股骨干
  • 3篇固定器
  • 3篇长骨骨折
  • 3篇磁场
  • 3篇刺激疗法

机构

  • 21篇天津医院
  • 18篇天津医科大学...
  • 7篇天津市公安医...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蓟县人民医院
  • 1篇天津市中西医...

作者

  • 21篇马信龙
  • 18篇马剑雄
  • 17篇邢丹
  • 12篇杨阳
  • 12篇陈阳
  • 11篇王杰
  • 7篇马宝意
  • 7篇朱少文
  • 6篇宋东辉
  • 6篇冯睿
  • 6篇徐卫国
  • 2篇杨召
  • 2篇苑珍珍
  • 2篇马韬
  • 2篇贾浩波
  • 1篇刘爱峰
  • 1篇王志彬
  • 1篇王颖
  • 1篇姬树青
  • 1篇孙晓雷

传媒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骨伤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十九届全国...
  • 1篇第十届全国生...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10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导航下脊柱椎弓根钉置入与传统置入术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通过检索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评价导航辅助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传统通过解剖标志定位的内固定术的置钉位置优良率和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1990年1月至2012年2月,Pubmed、Medline、OVID和万方医学网等中英文数据库并结合手工检索,按照既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查找有关导航下脊柱椎弓根钉置入术与传统手术置钉术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前瞻性病例对照试验,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1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置入2813枚椎弓根钉,其中1561枚在导航辅助下置入,1252枚通过传统方式置入。研究结果提示导航辅助下置入椎弓根钉的优良率[OR=2.58,95%CI(1.18,5.63)]、平均置入时间[WMD=-2.15,95%CI(-2.36,-1.94)]与传统置入方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纳入研究未报道导航下置钉神经损伤相关并发症发生,仅一项研究报道导航辅助下钉道准备时间长于传统手术。结论:导航作为脊柱外科手术的一种辅助手段,可以提高置钉的优良率,加快置入的速度,减少置钉相关并发症,但由于该系统的复杂性可能导致钉道准备时间延长,尚需开展进一步的RCT研究加以验证。
邢丹马信龙宋东辉马剑雄徐卫国王杰杨阳陈阳
关键词:椎弓根钉导航META分析
长骨骨折未愈合患者电磁刺激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检索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评价电磁刺激治疗长骨骨折延迟愈合以及不愈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Medline、OVID和万方医学网等中英文数据库并结合手工检索,时间为1978年至2012...
邢丹马信龙宋东辉马剑雄徐卫国王杰陈阳
关键词:骨折愈合电刺激疗法电磁场
文献传递
长骨骨折未愈合患者电磁刺激治疗的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检索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评价电磁刺激治疗长骨骨折延迟愈合以及不愈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1978年1月至2012年2月荷兰医学文摘(Embase)、Medline、Ovid和万方医学网等中英文数据库并结合手工检索,按照既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查找有关电磁刺激治疗长骨骨折愈合延迟及不愈合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1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估计结局指标的相对危险度(RR)及95%可信区间(c1)。结果最终有4篇文献符合既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4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21例患者,其中采用电磁刺激疗法治疗的患者58例作为治疗组,采用假刺激疗法治疗的患者63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结果提示2组患者最终愈合率[RR=1.96,95%CI(0.86,4.48)]、治疗12周后的愈合率[RR=2.26,95%CI(0.29,17.28)]、治疗24周后的未愈合率[RR=1.61,95%CI(0.74,3.54)]、疼痛视觉评分(VAS)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磁刺激可能是长骨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患者的一种治疗措施,但目前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尚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其确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需进一步开展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去验证。
邢丹马信龙马剑雄王杰陈阳杨阳马宝意朱少文冯睿贾浩波
关键词:骨折愈合电刺激疗法电磁场
股骨转子下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4年
股骨转子下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且很棘手的骨科创伤。股骨转子下区域是一个生物力学上应力高度集中的部位,内后侧皮质的重建是治疗上的关键。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重要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有畸形愈合、不愈合以及各种内固定器相关的并发症。充分了解了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和生物力学特点,才能有效予以治疗。
马剑雄王杰杨阳马信龙
关键词:股骨转子下骨折生物力学内固定器
保守与手术治疗老年Ⅱ型齿状突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系统评价保守与手术两种方式治疗老年Ⅱ型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Science Direct和Cochrane CENTRAL等数据库,纳入关于保守与手术两种方法治疗老年Ⅱ型齿状突骨折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或非随机对照试验(non-RCTs)。制定入选和剔除标准,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利用RevMan5.1(Cochrane Library)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2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730例患者,保守组441例,手术组28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保守组与手术组死亡人数相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不愈合人数相比,前者高于后者(P<0.05)。[结论]保守与手术治疗老年Ⅱ型齿状突骨折都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两者死亡人数相比,无显著差异;但两者的不愈合人数相比,保守组高于手术组。
杨召苑珍珍马剑雄马信龙
关键词:保守手术疗效META分析
两种大鼠股骨干骨折愈合模型的生物力学性能比较
<正>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定,比较闭合髓内钉模型和开放钢板模型的股骨干骨折愈合过程,为长骨骨折动物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髓内钉组和钢板组。髓内钉组行逆行克氏针固定后,使用造模支...
邢丹马信龙马剑雄徐卫国王杰杨阳陈阳
文献传递
微创内固定系统和动力髁螺钉固定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比较AO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和动力髁螺钉(dynamiccondylar screw,DCS)固定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选择内固定器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甲醛固定股骨近端相似的成年(35~50岁)尸体干股骨标本12根,排除畸形、骨折等病变,将标本随机分成LISS固定组(A组)和DCS固定组(B组),每组6根。每个标本小转子下方1 cm处用斜切机锯断,做成1 cm间隙,模拟粉碎性骨折模型,远端用牙托粉与牙托水包埋固定。标本模拟人体单足站立受力状态,固定于Instron-8874液压伺服力学实验测试机上,行轴向压缩试验和动态疲劳试验,测定抗压性能和标本内侧骨折线两端应变分布情况。结果轴向压缩试验显示,A组在2个应变片处的应变值均较B组相应应变值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同载荷下,A组股骨头的垂直下沉位移显著小于B组(P<0.01);载荷600 N时,A组的轴向刚度为(209.06±18.63)N/mm,显著高于B组的(65.79±7.26)N/mm(t=3.787,P=0.004)。动态疲劳试验显示,在相同循环加载周期下,A组股骨头的垂直下沉位移小于B组(P<0.01);当股骨头垂直下沉位移达0.5 mm时,A组内固定所承受的力值及所用的循环加载周期次数均远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ISS从生物力学和解剖结构上均能满足股骨转子下骨折内固定要求,具有良好的力学稳定性。经过生物力学比较,LISS内固定较DCS内固定牢固。
杨阳马信龙马剑雄朱少文马宝意姬树青马韬陈阳
关键词:生物力学股骨转子下骨折微创内固定系统动力髁螺钉内固定
大鼠股骨干开放骨折愈合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力学性能评价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比较闭合骨折髓内钉固定和开放骨折钢板固定大鼠股骨干骨折愈合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将40只8周龄SD雄性大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建立左侧股骨干闭合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模型和开放骨折钢板内固定模型,每组20只。建立骨折模型后,分别于术后4、6、8、12周4个时间点对两组大鼠进行分批次处死后取材,测量骨折处骨痂的最大横截面积、体积,计算骨痂的最大载荷、最大载荷恢复率。比较两种不同骨折愈合模型的力学性能。结果:两种骨折模型的平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种骨折模型组术后各时间点的平均骨痂最大横截面积和平均骨痂体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骨折固定模型组术后各时间点的平均最大载荷以及平均最大载荷恢复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愈合过程中,闭合骨折髓内钉固定模型的力学性能优于开放骨折钢板内固定模型,提示轴向的力学刺激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邢丹马信龙马剑雄王杰陈阳杨阳朱少文马宝意冯睿
关键词:股骨骨折内固定器生物力学
动态外固定架与静态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远期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系统评价动态外固定架与静态外固定架两种方法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BIOSIS,Springer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纳入关于动态外固定架与静态外固定架两种方法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远期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制定入选和剔除标准,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利用RevMan 5.0(Cochrane Library)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4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238例患者,动态外固定架组119例,静态外固定架组11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动态外固定架与静态外固定架比较,在术后并发症(针道感染及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和术后1年患肢临床疗效(旋前、旋后、伸展、屈曲、桡偏及尺偏)方面,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年桡骨长度恢复方面,前者优于后者(P<0.05)。[结论]动态外固定架与静态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都取得了良好的远期疗效;在术后并发症和术后1年患肢临床疗效方面,两者疗效并无显著差异;但在术后桡骨长度恢复方面,动态外固定架优于静态外固定架。
杨召马信龙马剑雄苑珍珍孙晓雷邢丹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疗效META分析
接骨灵丹胶囊对大鼠长骨干骨折愈合影响及基于Micro-CT技术对骨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接骨灵丹胶囊对大鼠股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以及应用Micro-CT技术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内微结构的观察。方法:将40只8周龄SD雄性大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分别建立股骨干闭合骨折髓内钉固定模型,术后第3天始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每组于造模后2周及5周两个时间点各处死实验动物10只。对患肢股骨进行取材后,大体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通过X线对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评分,利用生物力学实验机测量骨痂的最大载荷、最大载荷恢复率,利用Micro-CT技术计算骨痂的总体积(TV)、骨体积(BV)及骨体积分数(BV/TV%)并对骨痂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术后2周,实验组和对照组骨折愈合X线评分无统计学差异。Micro-CT检测结果提示,实验组的TV值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者的BV及BV/TV%值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骨痂的最大载荷和最大载荷恢复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5周,两组的X线评分、TV值无统计学差异。但实验组的最大载荷、最大载荷恢复率、BV值及BV/TV%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接骨灵丹胶囊可以促进骨折愈合。主要表现在骨折早期它会促进软骨痂的形成,骨折中期加速骨痂的矿化,提高骨折愈合的力学性能。
邢丹马信龙马剑雄刘爱峰张晓宇冯睿贾浩波王杰陈阳杨阳朱少文马宝意
关键词:骨折MICRO-CT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