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20487062)

作品数:11 被引量:52H指数:5
相关作者:孔维佳张松陈建军王彦君郭长凯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喉癌
  • 3篇耳蜗
  • 3篇变应性
  • 2篇蛋白激酶
  • 2篇性疾病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纹
  • 2篇死亡相关蛋白...
  • 2篇肿瘤
  • 2篇脱氧
  • 2篇脱氧胞苷
  • 2篇细胞
  • 2篇相关蛋白
  • 2篇呼吸道变应性...
  • 2篇基因
  • 2篇激酶
  • 2篇喉癌组织
  • 2篇喉肿瘤
  • 2篇癌组织

机构

  • 1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1篇孔维佳
  • 4篇张松
  • 3篇陈建军
  • 2篇郭长凯
  • 2篇王彦君
  • 2篇吴婷婷
  • 1篇张丹
  • 1篇刘争
  • 1篇孙宇
  • 1篇韩月臣
  • 1篇周玥
  • 1篇刘英鹏
  • 1篇张甦琳
  • 1篇钟刚
  • 1篇陈雄
  • 1篇李之望
  • 1篇李隽

传媒

  • 3篇国际耳鼻咽喉...
  • 2篇听力学及言语...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癌症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舌下含服免疫治疗与呼吸道变应性疾病
2008年
舌下含服免疫治疗是近年来临床上应用于呼吸道变应性疾病的一种新的免疫治疗方法。本文对舌下含服免疫治疗在呼吸道变应性疾病中的历史发展沿革、作用机制、疗效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综述。
陈建军孔维佳
关键词:脱敏法
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细胞因子测定及其变化特征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脾细胞在不同刺激物刺激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在不同时间段的水平,比较2种刺激物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效果,以及在不同时间段细胞因子的分泌情况。方法: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小鼠,并用OVA盐溶液滴鼻激发制成变应性鼻炎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替代,在末次激发后取脾单核细胞培养,并分别加入OVA和刀豆蛋白(ConA)刺激脾单核细胞增殖、分泌细胞因子,分别于培养后24、48、72h取培养上清液进行细胞因子IL-4、IL-5、IFN-γ浓度测定。结果:实验组脾单核细胞培养上清中加ConA刺激产生IL-4、IL-5和IFN-γ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IFN-γ/IL-4、IL-5明显降低;加0VA刺激产生的IL-4、IL-5比对照组明显增高但升高幅度比加入ConA的低,而IFN-γ浓度则明显降低(P〈0.05)。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4含量在72h内随时间持续增高,IL-5及IFN-γ在48h内增长显著,48~72h内增长趋缓。结论:小鼠实验性变应性鼻炎体内T细胞被广泛激活,受抗原OVA和非特异性刺激物ConA刺激Th2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明显增多,而Th1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则受抑制;ConA刺激产生的细胞因子差异更显著。在2种刺激物刺激下72h内各细胞因子是持续增多的。
周玥陈建军孔维佳
关键词:鼻炎变应性白细胞介素类小鼠
STAT3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STAT3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检测STAT3蛋白及mRNA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30例喉癌组织标本中有23例STAT3高表达,而8例正常组织中有2例低表达(P<0.05),6例未表达;RT-PCR检测STAT3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30例喉癌组织中21例呈高表达,相应的正常组织2例为低表达(P<0.05)。结论STAT3高表达于大多数喉癌组织中,较正常组织表达明显升高,提示STAT3的表达可能与喉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钟刚张松孔维佳刘英鹏孙宇
关键词:STAT3喉肿瘤基因表达
喉癌体外药物敏感实验对化疗指导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本研究以喉癌细胞系Hep2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外药物敏感实验分析化疗疗效的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特点,检测3种化疗药物对喉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用CCK8试剂盒体外药物敏感实验,测定5FU、紫杉醇、卡铂在不同浓度梯度和接触时间下药物的抑制率,选择最佳给药方式。结果:体外药敏实验结果显示:5FU对细胞的杀伤是受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而紫杉醇主要受接触时间的影响,卡铂主要受药物剂量的影响。结论:药物浓度和接触时间对药物敏感性的结果均有影响,体外药物敏感实验可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张甦琳孔维佳
关键词:喉肿瘤化疗药物筛选试验抗肿瘤
豚鼠耳蜗血管纹边缘细胞钾离子通道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单个豚鼠耳蜗血管纹边缘细胞的基本电生理特性。方法应用耳蜗血管纹组织块培养技术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单个培养的豚鼠血管纹边缘细胞在电压钳模式下的电流特性。结果边缘细胞上记录到钾离子电流,该钾通道有以下特性:①具有电压依赖性;②通道的活动可被4-氨基吡啶(4-aminopyridine,4-AP)和四乙铵(tetraethylammonium,TEA)在相对高浓度下阻滞;③细胞外钙离子浓度的减少可导致该钾通道电流的降低。结论豚鼠耳蜗血管纹边缘细胞钾离子通道电流包括钙离子依赖性钾电流、外向延迟整流钾电流和A型钾电流。
吴婷婷孔维佳姚琦李隽郭长凯李之望
关键词:血管纹边缘细胞钾通道膜片钳
免疫刺激序列在呼吸道变应性疾病中的研究
2006年
免疫刺激序列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具有免疫刺激活性的DNA片段,其具有强大的Th1方向诱导活性。本文对免疫刺激序列的细胞及分子机制进行了介绍,并综述了免疫刺激序列在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陈建军孔维佳
关键词:TRACT
5-杂氮-2′-脱氧胞苷对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0
2005年
背景与目的:5-杂氮-2′-脱氧胞苷是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能使因甲基化而失活的抑癌基因重新激活,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本文观察了5-杂氮-2′-脱氧胞苷对人鼻咽癌细胞及其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探讨其抗肿瘤效应及可能的机理,寻找鼻咽癌治疗的新靶点。方法:用5-杂氮-2′-脱氧胞苷处理人鼻咽癌细胞,观察其对细胞生长的抑制及死亡相关蛋白激酶基因(death-associated proteinkinase,DAPK)甲基化情况。建立人鼻咽癌移植瘤裸鼠模型,用5-杂氮-2′-脱氧胞苷处理裸鼠,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并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DAPK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未经5-杂氮-2′-脱氧胞苷处理的CNE细胞中DAPKmRNA不表达。经5-杂氮-2′-脱氧胞苷处理后,不同药物浓度组的细胞中均有DAPKmRNA表达,且表达随浓度增高而增强。5-杂氮-2′-脱氧胞苷对人鼻咽癌细胞及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能使失活的DAPK基因重新激活。药物作用4周后,用药组裸鼠体重(22.35±2.02)g与对照组(21.68±2.14)g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0.011,P>0.05),用药组肿瘤的体积(195.32±27.57)mm3较对照组(343.67±23.08)mm3明显减小,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t=10.11,P﹤0.01)。在鼻咽癌移植瘤中,对照组DAPK均不表达,而用药组出现表达。结论:5-杂氮-2′-脱氧胞苷对人鼻咽癌细胞及其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因为其使因甲基化而失活的抑癌基因DAPK再转录,诱导该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张松孔维佳王彦君韩月臣张丹
关键词:移植瘤裸鼠模型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喉癌组织中DNA修复基因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启动子区过甲基化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O6 甲基鸟嘌呤 DNA甲基转移酶 (O6 methylguanineDNAmethyltransferase ,MGMT)在烷化剂所致DNA损伤的修复中起重要作用 ,启动子区过甲基化而导致MGMT基因的转录失活。本文探索了喉癌中MGMT基因启动子区过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及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 ,RT PCR)法分析喉癌、癌旁和正常喉部组织中MGMT基因启动子区过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表达情况。结果  4 6例喉癌组织中有 16例 (34 8% )MGMT基因启动子过甲基化 ,相应的癌旁及正常组织中均无甲基化。MGMT基因甲基化在不同的病理分级 (χ2 =3 130 ,P =0 0 77)和临床TNM分期 (χ2 =3 95 7,P =0 138)中差异无显著性。所有甲基化的癌组织中均无MGMTmRNA表达 ,而所有非甲基化的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和 5例正常组织中均有MGMTmRNA表达。且非甲基化的癌组织中MGMTmRNA表达较癌旁组织 (t=30 5 4 0 ,P <0 0 1)和正常组织 (t=31 882 ,P <0 0 1)强 ,而癌旁和正常组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t=0 4 19,P =0 6 77)。
张松孔维佳刘争
关键词:喉癌DNA修复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DNA损伤
耳蜗血管纹产生耳蜗内电位的机理被引量:5
2006年
耳蜗内淋巴具有独特的离子成分,以及相对于外淋巴+80mv^+90mv的耳蜗内电位。血管纹对维持耳蜗内环境的稳定有重要作用,它在向内淋巴转运钾离子的过程中产生耳蜗内电位。本文对血管纹产生耳蜗内电位的各种相关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吴婷婷孔维佳
N型乙酰胆碱受体α10亚基在大鼠内耳耳蜗及前庭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N型乙酰胆碱受体α10亚基在大鼠前庭终器、Scarpa’s神经节、基底膜、螺旋神经节中的表达。方法运用RT-PCR技术分别检测大鼠前庭终器、Scarpa’s神经节、基底膜、螺旋神经节编码N型乙酰胆碱受体α10亚基的基因表达。以大鼠脑组织RNA为阳性对照。结果N型乙酰胆碱受体α10亚基在大鼠前庭终器、基底膜上有表达,在Scarpa’s神经节、螺旋神经节中无表达。结论在前庭终器和基底膜上扩增出标志N型乙酰胆碱受体α10亚基基因表达的PCR产物,为乙酰胆碱是内耳重要的神经递质之一提供了支持,并为N型乙酰胆碱受体在内耳中的传入-传出调节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
姚琦孔维佳程华茂吴婷婷夏交朱云
关键词:耳蜗前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