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11145)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4
相关作者:史海涛洪美玲张珂汪继超刘启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海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红耳龟
  • 2篇盐度
  • 2篇盐度胁迫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生化指标
  • 1篇氧化酶
  • 1篇幼体
  • 1篇争抢
  • 1篇生化组成
  • 1篇食物
  • 1篇频次
  • 1篇外来物种
  • 1篇微核
  • 1篇微核率
  • 1篇物种
  • 1篇消化酶
  • 1篇消化酶活性
  • 1篇抗氧化
  • 1篇抗氧化酶
  • 1篇抗氧化能力

机构

  • 6篇海南师范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篇史海涛
  • 4篇洪美玲
  • 2篇张珂
  • 2篇汪继超
  • 1篇刘丹
  • 1篇杜爽
  • 1篇魏朝军
  • 1篇王剑
  • 1篇马凯
  • 1篇张文飞
  • 1篇李闯
  • 1篇李杰
  • 1篇陈鹏
  • 1篇谢迪
  • 1篇赵龙辉
  • 1篇崔雪芹
  • 1篇舒超华
  • 1篇张豪
  • 1篇刘启超

传媒

  • 2篇四川动物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水产科学
  • 1篇生态科学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海南万泉河琼海段外来物种红耳龟与本地种中华条颈龟家域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2010年7月至2011年4月、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海南万泉河琼海段,应用无线电遥测技术研究了外来物种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和本地种中华条颈龟(Mauremys sinensis)的家域。采用最小凸多边形法和线家域法计算了所有个体的家域大小和不同个体间家域的重叠状况。结果表明:(1)红耳龟和中华条颈龟的家域面积分别为(8.15±2.83)hm2、(5.82±3.95)hm2,线家域分别为(534.07±74.98)m、(504.00±222.96)m;(2)两种龟的家域面积和长度均无种间差异;(3)成年雌性红耳龟的家域面积和长度显著大于雄性;(4)红耳龟和中华条颈龟家域的种内重叠度分别为0.27±0.02、0.08±0.06,并且红耳龟家域的种内重叠度显著大于中华条颈龟;(5)红耳龟与中华条颈龟家域的种间重叠度为0.20±0.02。本文研究结果提示,红耳龟在野外对本地种中华条颈龟具有潜在的竞争威胁。
马凯李闯史海涛王剑刘丹汪继超
关键词:外来物种红耳龟家域
急性亚硝酸盐胁迫对红耳龟和中华条颈龟幼体抗氧化能力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比较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与本地龟抗氧化损伤的能力,选取体重为5?1 g的红耳龟(n=18)和中华条颈龟(Mauremys sinensis)(n=18)幼体暴露于3个亚硝酸盐浓度组(0、50、500 mg?L–1),进行24 h急性胁迫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亚硝酸盐浓度的升高,红耳龟肝组织中积累的亚硝酸盐量显著低于中华条颈龟(p<0.05),肠组织中的积累量则相反,这说明红耳龟对亚硝酸盐的代谢及解毒能力要强于中华条颈龟;(2)两种龟肝组织和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同一浓度组内红耳龟SOD活力略高于中华条颈龟,但差异不显著;两种龟肝组织和肠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随亚硝酸盐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相比于红耳龟而言,中华条颈龟的上升趋势更加显著,说明亚硝酸盐浓度的升高对龟体产生了氧化性损伤且中华条颈龟的损伤程度要高于红耳龟;(3)两种龟红细胞微核率随亚硝酸盐浓度升高而升高,且高浓度组中中华条颈龟略高于红耳龟。综上所述,红耳龟幼体在亚硝酸盐胁迫下,其机体的氧化损伤程度要弱于中华条颈龟。
裘正元洪美玲张豪陈鹏史海涛
关键词:微核率抗氧化酶红耳龟
红耳龟与中华条颈龟争抢食物能力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是全球最危险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已在我国多个地区建立野外种群。为了研究红耳龟与本地种的竞争优势,本研究选择了与红耳龟在野外同域的本土中华条颈龟Mauremys sinensis为竞争对象,设计了一对一、三对三和直接争抢食物的实验,以比较它们对食物的争抢能力。结果表明:一对一和三对三争抢实验中红耳龟取食颗粒多的频次和获得食物颗粒的总数均显著高于中华条颈龟(P<0.01);争夺实验中红耳龟先触及食物的频次和最终得到食物的频次也极显著高于中华条颈龟(P<0.01),但是两者在对等竞争中的获胜频次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在争夺实验中由红耳龟先发起冲突的频次也显著高于中华条颈龟(P<0.05)。综合表明,与中华条颈龟相比,红耳龟反应更敏捷、侵略性更强,取食效率更高且争抢食物的能力强,尽管在争夺实验的对等竞争中优势不明显。
赵龙辉李杰魏朝军汪继超洪美玲史海涛
关键词:红耳龟频次
基于16S rRNA序列分析红耳龟肠道拟杆菌和厚壁杆菌菌群多样性被引量:8
2013年
脊椎动物肠道内定植了大量的微生物群落,在正常肠道菌群中,拟杆菌菌群和厚壁杆菌菌群作为优势菌群存在,对宿主的生理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外来入侵物种红耳龟的肠道拟杆菌和厚壁杆菌菌群多样性组成,本研究提取3只成体红耳龟粪便的宏基因组DNA,利用最新的Roche454测序技术对样本菌群的16SrRNA基因V3~V5区域进行测序。测序结果显示拟杆菌菌群为2纲5科11属,其中拟杆菌纲(98.82±1.24)%是绝对优势菌群;厚壁杆菌菌群被鉴定为3纲11科38属,主要由梭菌纲(95.81±0.88)%构成。此外,测序还检测到大量未知的拟杆菌类群(4.38±1.64)%和厚壁杆菌类群(14.96±8.15)%。本研究表明成体红耳龟粪便中拟杆菌菌群和厚壁杆菌菌群具有多样性。基于16SrRNA基因的Roche454测序分析可以很好地揭示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
杜爽张文飞史海涛
关键词:红耳龟ROCHERRNA基因
盐度胁迫对红耳龟生长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为了解外来物种红耳龟在不同盐度水域中的生存状况,本研究选用体重67.28g±19.39g的红耳龟进行为期70d的不同盐度胁迫实验,分别测定红耳龟在对照组以及盐度为10‰组和20‰组(以下简写为10组和20组)的体重特定增长率和血液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盐度10组的体重特定增长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盐度20组(P<0.01),而盐度20组的体重特定增长率略大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盐度10组的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盐度10组和20组的血糖(Glu)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盐度组血清渗透压(Osmp)、Na+、Cl-、K+、Mg2+、血清尿素氮(BUN)、尿酸(UA)含量差异显著(P<0.05);盐度20组Ca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红耳龟可通过提高血液中血糖含量及代谢所需的酶活性使得其代谢水平升高,从而为抵抗胁迫提供所需能量;还可以通过提高血液渗透压及无机离子的浓度来适应外界渗透压的升高,从而使其能够在不同盐度水域中生存。本研究为红耳龟对盐度的耐受生理及入侵机理研究提供生理学方面的依据。
舒超华张珂洪美玲谢迪刘启超史海涛
关键词:红耳龟盐度胁迫
盐度胁迫对红耳龟Na^+/K^+-ATP酶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将体质量(125.60±19.84)g的红耳龟饲养在盐度为5、15、25、35和自来水的水泥池中,进行了90d的盐度对其胁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除胃组织中的Na+/K+-ATP酶活性随盐度的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外,红耳龟的肠、肝脏及肌肉组织中的Na+/K+-ATP酶活性均随时间的延长先升后降,在盐度为5时达到最大值;胃蛋白酶活性随盐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盐度5时活性最高,盐度25时酶活性不及对照组的1/2;肝脏脂肪酶活性随盐度的升高呈现下降—升高—下降的趋势,且在盐度15时活性最高,肠脂肪酶和肠淀粉酶活性随着盐度的升高而下降。高盐(>15)显著抑制红耳龟消化酶和Na+/K+-ATP酶的活性,影响其生长存活,但低盐(5以下)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激活红耳龟消化酶和Na+/K+-ATP酶的活性,可正常存活3个月以上。红耳龟有可能入侵到更多水域包括半咸水水域。
张珂洪美玲史海涛崔雪芹江萌萌林多丽
关键词:红耳龟盐度胁迫消化酶NA^+K^+-ATP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