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08ZQ026-069)

作品数:9 被引量:53H指数:3
相关作者:屈艺母得志唐彬秩张莉刘华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缺氧
  • 3篇缺氧诱导
  • 3篇缺氧诱导因子
  • 2篇蛋白
  • 2篇调节蛋白
  • 2篇整合素
  • 2篇神经系
  • 2篇神经系统
  • 2篇缺血
  • 2篇缺氧诱导因子...
  • 2篇激酶
  • 1篇蛋白激酶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 1篇端粒酶逆转录...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肺透明...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修饰物

机构

  • 9篇四川大学

作者

  • 8篇母得志
  • 8篇屈艺
  • 3篇唐彬秩
  • 2篇张莉
  • 1篇毛萌
  • 1篇陈洪菊
  • 1篇张筱岚
  • 1篇熊涛
  • 1篇李姣
  • 1篇杨春蕾
  • 1篇刘华
  • 1篇熊涛

传媒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整合素与神经系统损伤后修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分析整合素在神经系统损伤及其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查阅近年有关整合素在神经系统损伤及其修复中作用的相关文献,并作进一步综合分析。结果整合素及相关信号通路参与了神经系统损伤,尤其是缺氧缺血性神经系统损伤及其修复过程。结论通过干预整合素相关信号对于治疗神经系统损伤,尤其是缺氧缺血性神经系统损伤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唐彬秩屈艺母得志
关键词:整合素神经系统损伤
整合素连接激酶与整合素被引量:1
2009年
整合素是位于细胞表面的重要黏附分子,激活后通过胞内效应器发挥作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是一种定位于黏着斑的苏氨酸/丝氨酸蛋白激酶,是整合素胞外-胞内信号传导中极为重要的效应器及众多生化信号通路中的枢纽。ILK在机体多种器官的生理和病理状况下,如细胞-基质交互作用,细胞生长、增殖、存活、分化,肿瘤转移、浸润和血管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熊涛屈艺母得志
关键词:整合素连接激酶整合素信号通路
端粒酶逆转录酶在神经系统疾病修复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在神经系统疾病修复中的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TERT与各种神经系统疾病修复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TERT是端粒酶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其活性的关键调节因子,它在神经系统肿瘤、神经发育缺陷及神经损伤等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已逐渐成为神经系统疾病修复治疗的研究热点。结论 TERT在神经系统疾病的修复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需进一步研究。
李姣屈艺母得志
关键词:端粒酶逆转录酶神经系统疾病神经修复端粒酶
皮质神经元缺氧缺血后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与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关系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1/2,ERK1/2)在体外培养的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缺氧缺血再灌注后变化的趋势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取15只16~18d孕龄SD大鼠的大脑皮层,进行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取培养5d的原代神经元建立氧糖剥离(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模型。实验分为实验组1:OGD模型制备后,更换培养液为含葡萄糖的神经元完全培养基,以形成再灌注;取再灌注0、2、4、8、12、24h观察;对照组1:正常培养液孵育的神经元;实验组2:U0126预处理神经元后制备OGD模型,于再灌注后4、8h观察;对照组2:DMSO预处理神经元后制备OGD模型,余同实验组2。应用Westernblot定量测定各组HIF-1α、VEGF蛋白及ERK1/2、p-ERK1/2的表达变化,SABC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ERK1/2、HIF-1α蛋白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培养5d的皮质神经元突起间互相连接成网状。实验组1HIF-1α、VEGF蛋白表达逐渐升高,8h表达量最高,12h后逐渐下降,与对照组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实验组1与对照组1ERK1/2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1p-ERK1/2蛋白表达在2h时开始增加,4h达高峰,8h开始下降,与对照组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2p-ERK1/2蛋白表达下降,HIF-1α及VEGF蛋白表达也随之下调,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实验组2和对照组2ERK1/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神经元黄棕色着色减弱,p-ERK1/2、HIF-1α表达下降。结论HIF-1α及其靶基因VEGF蛋白在OGD再灌注后的皮质神经元表达具有一定时间规律性,抑制ERK1/2信号通路后这两个蛋白表达均下降,提示该通路在神经元OGD后诱导HIF-1α及VEGF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张莉屈艺张筱岚杨春蕾毛萌母得志
关键词:神经元缺氧诱导因子1Α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胎鼠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与改进被引量:13
2011年
高校实验室是重要的教学和科研基地,其安全管理是科研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前提。目前实验室安全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试剂尤其是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不到位,安全操作意识不强,实验室预防措施不足等。针对这些情况分别采取措施来改进,可有效地促进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完善与升级,为高校实验室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陈洪菊熊涛屈艺母得志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管理
缺氧诱导因子-1与小泛素相关修饰物
2010年
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HIF-1)是机体氧平衡调节的重要转录因子,由α和β两种亚基组成,受氧分压调节的HIF-1α在蛋白质翻译后水平被多种方式修饰,如泛素化、磷酸化、羟基化、乙酰化、糖基化等,从而影响其蛋白稳定性、核转位以及对靶基因的转录调节等。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 SUMO)是一种参与真核生物可逆性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小分子蛋白,结构与泛素相似。SUMO化和去SUMO化修饰参与许多生物学过程的调节,包括细胞信号传导、转录调控、细胞周期进程及生物节律等。SUMO化修饰与低氧条件下HIF-1α的稳定性和转录活性相关,为了解HIF-1α的自身调控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张莉屈艺母得志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翻译后修饰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发病及预后的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发病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探讨防治HMD的措施。方法采用1∶4配对原则,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1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2例HMD患儿作为病例组,选择与病例组入院时间相同或相近(±7 d),出生体质量相同或相近(±200 g),胎龄相同或相近(±3d)的未患HMD及呼吸系统其他疾病的患儿248例作为对照,回顾性分析与HMD发生及预后有关的高危因素。结果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内窘迫、前置胎盘、子痫前期、胎盘早剥、母亲糖尿病、多胎妊娠为发生HMD的独立危险因素(OR依次为10.459、9.382、8.884、7.817、7.727、7.217,P<0.05);Cochran Armitage趋势χ2检验示HMD病死率分别随胎龄、体质量增加呈下降趋势(P<0.05)。HMD患儿合并或并发肺出血、呼吸衰竭、新生儿窒息、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高于无上述合并症或并发症者(P<0.05)。结论积极预防早产,加强高危妊娠和分娩的监护及治疗,积极防治HMD相关危险因素,可降低其病死率。
邓睿唐彬秩刘华屈艺母得志
关键词: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缺氧缺血性损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分析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在缺氧缺血性损伤及其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查阅和分析近年有关HIF-1α在缺氧缺血性损伤及其修复中作用的相关文献,并作进一步综合分析。结果HIF-1α参与了多种器官或组织的缺氧缺血性损伤及其修复过程。结论HIF-1α对治疗临床常见缺氧缺血性损伤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唐彬秩屈艺母得志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缺氧缺血性损伤
神经调节蛋白1在神经发育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唐彬秩屈艺母得志
关键词:神经发育调节蛋白营养因子发育异常结构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